APP下载

浅谈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的品牌传播意识

2020-01-08刘可苏姗

科学咨询 2020年51期
关键词:教育社高水平中华

刘可 苏姗

(重庆市铜梁职业教育中心)

党的十九大作出科学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迅猛之势。在发展中,如何适度、适量、适时地进行职业教育的品牌传播,为职业教育发展树立正确的发展方向,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成为职业教育学校思考的问题。

一、提出背景

(一)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批示,《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出台。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所作十九大报告对产教融合提出明确要求。2019年,“职教20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职业教育有别于普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职业教育和整个社会的发展一样,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从传播学角度讲,在大众视野中,品牌传播是当前中职学校发展的重要标志。

(二)高水平建设要求

高水平学校是《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项目设计,围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主线,支持100所左右高等职业学校和1000所左右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建成一批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专业建设与产业融合发展的高水平职业学校。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包括高水平党建工作、高水平治理体系、高水平专业群、高水平师资队伍、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高水平服务能力及自选特色建设项目等6+1个项目,成果以学校特色、国际化、智能化为特征,以内涵发展为终极目标,力求在人才培养和发展模式上有所创新和突破。

二、路径分析

结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4),《国务院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2017),《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文件,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项目的品牌传播路径。

(一)紧跟时代脉搏把握机遇

2017年,在中华职业教育社100年庆典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高度评价中华职业教育社改革传统教育、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贡献。职业教育面临重大的变革机遇不言而喻,已成为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

(二)诊断剖析学校办学基础

学校在高水平建设中,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地方政府支持程度、学校管理规范程度、学校师资队伍水平、学校信息化程度和校企合作水平,这几个因素互相制约,是构成高水平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学校未来发展还将持续推进的重要元素。

(三)突出重点打造项目品牌

高水平党建以阵地建设、活动建设为抓手,打造一支有凝聚力、战斗力的党员教师队伍。高水平治理要在机构设置、校企联动机制、管理规范流程、信息化建设标准上有所突破。高水平专业群集中精力打造,同时邀请企业、行业、研究机构参与。高水平师资队伍培养并非一日之功,短短的3年建设很难见成效。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围绕“三全育人”,做有特色、有水平、有创新意识的高水平人才培养。高水平服务能力可将教育理念与技术技能介绍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自选特色建设项目可探索逐步成为业内标杆。

(四)建立平台公开建设情况

在传媒经济时代,如何塑造好对外形象,打造专业品牌是一个企业能否长久生存的关键所在。职业学校要加强和大众媒体的合作,如当地的日报、电视台、微信客户端;可以加强自媒体的运营,开设微信公众号、企业号或服务号,将自媒体作为对外信息发布窗口推送建设情况,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呈现“品牌”。

(五)重视标志成果追求卓越

从传播学的角度讲,项目建设时在没有标准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借鉴高职的高水平标志性成果,也可以根据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突破点创新。传播理论认为,没有模仿就没有创新,没有传播就没有受众,没有受众就没有社会舆论的关注。关注数量是当前网络媒体传播关注的重要焦点。

品牌是一种识别标志、一种精神象征、一种价值理念,是品质优异的核心体现。近现代,“中华职教”理论缘起于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建立和黄炎培等人的探索实践。2017年,在中华职业教育社100年庆典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高度评价中华职业教育社改革传统教育、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贡献。“中华职教”是一个品牌,也是一种精神象征,一种价值观念。

职业教育的发展逐渐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强化品牌传播意识有助于推动职业学校找准发展方向,形成发展氛围,激活发展潜力,助推可持续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教育社高水平中华
四个聚焦保障高水平安全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Hester Prynne
江苏省中华职业教育社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宁召开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