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全媒体时代高校媒体的融合质变

2020-01-08尹振永朱方彬陈瑞涵

科学咨询 2020年51期
关键词:影响力受众校园

尹振永 朱方彬 陈瑞涵

(重庆邮电大学)

高校媒体是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和载体。高校要深刻认识全媒体时代的挑战和机遇,结合新时代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要求,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创新内容和形式,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品质提升和融合发展为突破点,不断向师生要影响力,向社会传递影响力。

一、注意流“一转”:转做影响力

面对全媒体时代给校园媒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必须紧跟时代,加快融合发展步伐,加强内容生产和传播手段创新,特别注意把注意力由做事转向做影响力上来,从做事完成任务,转向做出影响力。

高校要坚守自己的职责,用活自己的阵地,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把握新要求,转观念、转作风、转文风,发挥出校园主流媒体在舆论上的导向作用、旗帜作用、引领作用,画出学校师生最大思想同心圆,使全体师生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因此,我们要从校园出发,逐步扩大校园媒体影响力版图,让高校因宣传工作而更有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1]

二、传播效度“二聚”:聚焦、聚力

(一)聚焦传播链内容价值的可视化表达

我们要适度调整信息传播重心和梯次,遵循一定的法则和方法,有效抓住受众注意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把握“少即是多”的法则,理解“慢就是快”的道理。以校报为例,版面设计应践行“少即是多”的法则,适度“留白”,让重点内容以大图表强力“吸睛”,大色块强势“抢滩”;采用“散点式构图”法,使信息集群呈现,主次分明,虚实相生,做到“我想让你看的,由不得你不看;你想了解的,我这里都有”。这就避免了版面平淡、文字冗长的情况,以新闻的政治站位和专业态度,扭转受众以自我为中心随意寻找关注焦点的局面。[2]

(二)聚力资源整合与媒体融合

力量既存在于个体之中,也蕴含在整体关系里。全媒体时代高校新闻舆论“四力”提升需要发挥媒体整体优势,发挥校园宣传力的聚能效应。我们要推进深度融合、跨界创新,左右协同、上下联动,把校园媒体融合起来,把宣传力量凝聚起来,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让校园宣传资源心力合一。我们还要用制度、用活动统合全校宣传队伍,建立合理的工作平台、合作机制、考评制度,让全校“宣传力”聚合到宣传部,让全校的新闻素材、舆论消息、思想动态、文化活动尽收眼底,让作为“主厨”的宣传部门“有米可炊”“合理配菜”“精准上菜”。

三、媒体融合“三变”:自我求变、校园寻变、媒体说变

(一)由表及里、以点带面,勇于“自我求变”

高校媒体要把握大势,直面问题,自我求变,“变”出活力。“冲击力”“吸引力”应该成为高校宣传工作的出发点,应该贯穿宣传工作全过程。基于此,媒体作品的标题、文笔、配图、版式,发布时机和节奏,都要讲究冲击力和吸引力。我们要以“冲击力”“吸引力”为起点,深刻领会高等教育规律,深入调研校园受众需求,深挖作品内涵,做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

(二)纵横交贯,咸与维新,擅于“校园寻变”

媒体宣传内容应寻“变”、说“变”。常规事件,突出新意;新生事件,多着笔墨。特别是对于每年都要发生的常规事件,我们应着力发现和展示它的细微变化和革新之处,或者在报道形式、内容编辑上做文章,使新闻作品在面貌上实现“横向差异化”和“纵向差异化”,达到无论干部师生看哪个媒体,哪怕是同一事件,此媒与彼媒不同,今年与往年不同,不是一点不同,不大相同,而是大不相同的效果。[3]

(三)声情并茂,文以载道,精于“媒体说变”

高校校园媒体在“校园寻变”“媒体说变”的过程中,要用真心真情、真才实学讲好真人真事、凡人小事、背后故事,“见人见事”“有你有我”;擅于发现和击中受众的“笑点”“泪点”甚至“槽点”,打造现象级刷屏霸屏产品,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能够“给作品穿上文学的衣裳”,讲好高校故事,传播好高教声音,让每一件作品有人看、有人赞、有人转,争相看、必须赞、强烈转。[4]

高校媒体要加速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需要内容和技术的“双驱动”,硬条件软实力的“两手抓”,努力将注意流从做事完成任务转向做出影响力,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逐步催化媒体融合质变,打造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新型校园媒体。

猜你喜欢

影响力受众校园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天才影响力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
传媒不可估量的影响力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