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下的移动应用开发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20-01-08沈阳工学院信息与控制学院田丹杨玥

河北农机 2020年2期
关键词:本门校企实训

沈阳工学院信息与控制学院 田丹 杨玥

校企协同育人是为了更好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对接,让学校的育人工作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为行业需求、为企业需求提供服务。移动应用开发技术是一项重要技术,该门技术人才的社会需求非常大。为适应社会需求,我校计算机类专业均开设了移动应用开发课程。以校企协同育人为契机,对移动应用开发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优化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形成一套较完善的改革思路。

1 课程现状与问题

1.1 教学模式的单一性

目前本门课程的教学体系还不完善,主要表现在:

(1)基本教学方式都是利用课堂教学来讲授,没有充分利用实习实训的时间和学生课后的业余时间。

(2)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性,没有充分结合行业的需求,及时加入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学习内容。

1.2 学生实践能力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异

(1)本门课程的知识内容广泛,知识点较多,很多实用类的技术原理和使用方法难以掌握,导致很多情况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多情况都是跟着教师抄写代码,不能理解其含义,也不能灵活运用。

(2)目前的教学内容多涉及初级开发技术,教学案例和技术使用一般都是比较陈旧的知识,不能达到跟随行业发展及企业要求的程度。

2 课程教学改革

通过对计算机类各专业移动应用开发课程的现状进行认真调研和深入的分析,课题组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门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和探索。

2.1 引入企业项目开展“项目教学”

结合校企协同育人的平台,开展本门课程的“项目教学”改革,使用“常规教学+项目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安排教学内容。

(1)常规教学:主要对该门课程基础知识和开发工具的介绍(4 学时)。

(2)项目教学:把企业项目引入教学过程中,保证该门课程完成教学内容后是一个相对完整的APP,是一个独立的应用程序。

2.2 采用“教学+实训”的模式

课题组经过对该门课程的现状研究,对该门课程的教学采用“教学为主,实训为辅”的模式,将该门技术内容的教学分为两个过程。

(1)教学过程。主要以项目教学方式完成重要知识点的应用讲解,此部分内容主要由专职教师完成。

(2)实训过程。每个专业方向本门课程理论教学授课结束后,都会在相应学期安排1~2 周的校内集中实训,实训内容是教学内容的应用性提升,此部分内容主要由企业讲师来完成。

2.3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实施项目教学后,本门课程的考核方式采用“244”的方式开展。“2”为平时课堂教学的考核,“4”为项目教学过程的考核,“4”为项目实施过程的考核。其中项目教学过程包括课堂教学教师讲解的项目设计和编码过程,项目实施过程考核包括实践教学学生实施的项目设计和编码过程。

通过项目完成情况的分阶段考核,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各阶段的学习情况和状态。分阶段考核也能体现学生对于学习的系统性和对知识点应用和掌握的熟练程度。

2.4 技能型教学团队建设

为了保证学生学习内容的及时性、有效性、创新性等,本门课程在教学大纲的制定过程中就由“学校专职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完成,校企双方人员相互学习讨论、取长补短,把涉及的知识点以及项目的执行过程、步骤、注意事项等问题进行整理归纳,以供学生复习提高,关注实际操作和关键技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2.5 完善教学资源的建设

教学资源的建设是为本门课程的网络化推广提供强有力支撑的工作,是进一步完善课程建设、加深校企合作的推进作用的基本保证。

(1)搭建网络交流平台。为了方便专职教师、企业工程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课题组搭建了QQ 群和微信群,让三者之间及时了解学习动态、了解课程相关新技术、沟通学习心得。

(2)创建课程学习资源库。为了给学生课外学习提供支撑,也实现授课内容的补充效果,课题组将课程的个性化课件、项目源码、相关技术及视频资源等进行整合,创建学习资源库,共享给同学们学习下载。

3 结论

通过对移动应用开发课程的教学改革的实施探索,结合企业需求完善本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和项目教学案例,提升了专职教师的教学和实践技能,使学生更加明确了学习目标,尤其对于企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引入让学生对于课程就业需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收到了较好的改革效果。

猜你喜欢

本门校企实训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安全工程专业“建筑消防工程学”课程教学的思考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
校企合作五反思
案例教学法在《数据库原理》课程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