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学术期刊数字化共享发展及应对思路

2020-01-08李晓婷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学术期刊期刊数字化

李晓婷

(湖北省体育科学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205)

现如今,各行各类的工作流程都难以离开“数字化”。随着网络技术的突然爆发和迅速崛起,新媒体时代的来临迫使各类纸质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其中也包括体育学术期刊。在突如其来的紧迫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将体育期刊与数字化共享相融合,探究其有效的发展路径是体育类期刊编辑需要共同总结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探究学术期刊的历史进程和体育期刊的发展前景,在厘清了国家对出版行业数字化指导方案的背景下,分析了体育期刊数字化发展的现状和新媒体形势下的转型思想要素,旨在为传播体育专业科技技术知识提供有效方案,促进体育期刊数字化转型的更快发展。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40年来,学术期刊经历了从主要翻译引进外文文献到各行各业涌现出积极研究的热潮,我国体育学术期刊的发展也是同样的进程,且相对较缓。基于我国体制和地域性问题,体育期刊社、编辑部等资源分布较为零散,期刊杂志的同质化比较严重、各刊特色不够鲜明,并且从被国际接纳程度来看,目前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这两大数据库同时收录的只有2012年由上海体育学院创办的《运动与健康科学》(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1],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体育期刊的国际化影响力较弱。

目前,多数体育期刊采取与国内各大文献数据库合作,将已出版的文章传播发布到网络平台,但这只是由纸质变为电子的一种再传播手段,缺乏了真正的数字化加工这一方式,虽然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国家相关政策法规来推动期刊数字化共享发展,如2009年我国国务院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对出版发行相关的内容进行了重要规划[2];2010年新闻出版总署印发的《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对数字出版的重要性和发展规划有了明确的指示[3];2011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对数字化出版等文化科技创新产业的发展要求[4];2012年《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被提出,该办法对各报刊编辑部的数字化转型提出了要求[5];次年,《2013年新闻出版改革发展工作要点》指明了出版行业与新媒体的融合需要加快进程[2];《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在2014年通过审议,该意见对媒体产业的融合发展作出了细致的说明[6];2015年国家五部委共同提出《关于准确把握科技期刊在学术评价中作用的若干意见》,其内容包括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的重要转型战略批示,及如何将科技期刊的角色伴随着数字化进行转变[7];2016年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与工信部联合发布了《网络出版管理服务规定》,更加细致的对新媒体行业的责任进行了划分和规定,同时强调了需加快数字化转变[2]。不难看出政府对于出版行业数字化转变的保障和推动力度之强,为了保证我国新媒体产业能与传统出版行业相融合,健康、可持续地推进期刊业的正常发展,体制机制正不断改革,但现阶段我国体育学术期刊离数字化共享仍存在很大差距。

二、体育学术期刊数字化共享发展内涵

1.体育学术期刊数字化含义

在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体育学术期刊数字化是必然趋势,其主要表现不仅仅是传播手段的变化,也包括在期刊出版过程中组稿、投稿、编校等每一环节都有数字化转变。从传播端来说,各大体育期刊编辑部逐渐创办具有刊物特色的期刊网站,与各大型数据库平台合作、发行传播电子刊物等;而从接收端来看,体育期刊数字化可让接收方式从单一的纸质媒介转变为多媒介渠道,如网络数据库平台和手机app、微信、微博等客户终端。

2.传统与数字化的优、劣对比

传统体育学术期刊作为体育领域研究者传播科研成果的平台,一直具有较为良好的专业性、创新性和权威性,其优势在于格式版面具有规范性和一致性;长期稳定的发表出刊;且相较于一般学术期刊,体育类期刊主要分管单位为各类高校或科研单位,编辑工作者的学术水平普遍较高,在基于作者群体与编辑不断修回交流过程中,文章内容层次被深度挖掘。但其劣势在于体育类期刊的发表周期较长,如《体育与科学》《体育学刊》《成都体育学院学报》等核心刊物均为双月刊,北京出版社出版的2000年版G8体育类核心期刊表中的季刊刊物多数因周期太长,文章积累过多、时效性差等原因改为了双月刊或月刊[8]也可看出,按时保质的纸质出版严重影响了研究成果的及时发布,并且由于纸质期刊经常受到排版的限制,导致作者对文章内容需要做出相应调整,同时多数期刊为黑白版面,彩色直观的图片因此受限,在国内倡导无纸质化办公的大环境下,传统期刊所需用到的成本也相对较高。

体育学术期刊数字化则可解决以上传统期刊模式中产生的问题,其优势在于可直观、直接、快速的传导即时有效的信息,突破了诸多条件限制,作者群体和编辑人员能更迅速的沟通,利用媒体融合,扩宽发布渠道,增强受众间、传播者和受众间的交流,通过大数据等科技技术,个性化推送信息等。然而缺点在于,受众接受的信息混杂、无法合理的辨别真实性,同时在开放存取的互联网平台,对于学术领域则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版权困境,除去现阶段作者人为的学术不端问题,AI作品的学术出版伦理问题也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9]。虽然现阶段各大体育期刊编辑部可借助大型数据库平台的学术不端检测软件进行识别以杜绝学术伦理失控,但在开放共享态势的商业运营模式下[10],体育学术期刊的权威性仍受到重大挑战。

当代科技已将体育学术期刊转变为纸质与数字并存出版,相互促进支撑,扬长避短才是未来体育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的先决条件。

3.体育学术期刊数字化共享发展

前文中提到过体育学术期刊数字化承载着诸多含义和优劣,其中矛盾对立面最多的就是共享。基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国近年来各处都被共享经济所充斥着[11],如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等,人们对于物品的态度从掌握所有权,逐渐转变为将闲置可二次利用的各类资源进行整合再利用的使用权,虽然各类安全法规政策保障没有有效地及时跟进,导致漏洞层出。但不可否认,人类对于资源共享这一词的态度不再是坐井观天,而是积极地通过共享来获取和创造,对于体育学术期刊而言,数字化共享发展可达到的预期是传统纸质化期刊无法触及的,期刊生态圈中的生产者、传播者、消费者及分解者的共享平台正被不断延伸及完善[12]。

(1)体育学术期刊的生产者

体育学术期刊的生产者主要包括作者、审稿专家、编辑人员。作者群体一般由各类体育院校学生、教师、教练员和体育科研工作者组成,作者数据较为稳定单一,有效的综合该群体的个人信息及相关科研成果于共享平台,将有助于各编辑部更好的发展和培养适合自身刊物的作者群,也可在此作者群中发展审稿专家及编委候选,并且随着编辑人员与各作者群体的不断沟通交流,可将该群体的关系人员和单位作为目标发展对象,精准扩展刊源。审稿专家则多为体育类各个分支学科领域的带头人,数字化集约这类专家可有效的解决资源分布不均等等问题,如审稿专家较少无法满足对文章保质保量的提出审稿意见,学科交叉导致无法安排匹配的审稿专家等,在数字化审稿过程中将审稿者信息共享,利用大数据平台,便于学科编辑及各审稿专家合理选取资源。而对于编辑人员而言,现阶段各大数据平台和体育学术期刊均推出了在线审校系统,有数据表明,约30%的体育学术期刊有自己的远程采编系统[2],部分借助北京玛格泰克、勤云、知网腾云等数字化采编系统[13],以避免传统的纸质修改、电话联系作者、确认文章准确性等复杂繁琐的编校过程,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提供责编、编辑、学科编辑等更为便捷、高效的编校操作,有些较为完善的采编系统还可直接对稿件格式排版进行规范化,从而更有效的减轻编辑过程中重复单一的排版工作,将时间更高效的运用在对文章内容深度的把控,更好的建立与作者群体的良性沟通机制。

(2)体育学术期刊的传播者

从传播者方面,现阶段,如知网、万方、维普等国内各大数据库主要还是停留在信息收集整理分类阶段,还有部分仍在进行着对纸质体育学术期刊的“搬家”工作,传播方式虽有一定数字化转变,但对体育学术期刊的内容整合仍存在较大不足,体育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需要借助此类平台,但又不能完全倚靠,毕竟相较大型出版集团,这些平台的专业性是不足的。一些具有国际规模及影响力的出版集团正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数字化出版平台[14],此类数字化平台的权威性、学术性和国际性等更经受得住考验。因此如何最大限度的整合体育学术期刊资源,建立主导及合作相融模式,共同挖掘可再利用的人群及信息资源,个性化培养或剔除具有多重身份的人群为圈所用,提升生产者与消费者共享平台中的转换作用,是传播者方面数字化共享所面临的问题。互联网造就了更为便捷的服务平台,体育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变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可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的意愿,传播者不仅需要合理的集中管理学术期刊资源[12],也要准确的服务好消费端。前文中曾提到,当前受众接受的信息鱼龙混杂,各数据库或期刊网站的资源分散,可提供给受众用户的体育学术期刊资源较为零散,缺乏个性化服务和精准推送,传播者需要着手从数字化终端的方向考虑,在体育期刊数字化的进程中,传播者需要了解用户需求,如教练员倾向于了解实用性强的技战术类文章,政府职能部门则主要查阅社会科学类政策导向型文章,科研人员则对最新的机能诊断等类型文章较为有兴趣,等等。各类资源的整合提供了大数据库,通过不同的体育学术期刊传播途径,合理开发具有个性化服务功能的终端系统,利用多种媒体方式传导信息,可提升受众的接受度,对推进体育学术期刊数字化具有深远影响。

(3)体育学术期刊的消费者

随着微信、微博等新型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据有关研究表明,超过80%的科研人员希望通过手机微信平台来获取最新的学术期刊发表内容[15],我国体育学术期刊也顺应时代要求,从2014年起陆续建立刊物微信公众号,截止2016年8月,共有14个体育类学术期刊利用微信平台传播自身刊物内容[2]。对于消费者而言,这种便捷的传播分享平台能激发他们积极投身交流,提高主观能动性,不再单一被动的去查阅,而能随时随地的接受信息并反馈思想。相较于远程采编系统的点对点专业模式,这类运用新媒体技术的数字化分享方式,如微信群、平台论文评议等,不再局限于体育期刊编辑、审稿专家和作者个人,而是发挥出版环节的各类人群的不同思维,以挖掘期刊文章的深度,不再单纯地以刊物发表为目的,而旨在加深各领域学术研究交流,使生产者、传播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有机的相融合,以构建多向、开放的学术评议体系。新型社交媒体更能拉动各群体间线上和线下的交流,如2018年由南京体育学院承办的第十三届全国体育信息科技学术大会,借助线下举办的学术论坛,创建参会人员微信群,不仅快速的发布会议资料信息,该群作为进一步交流学习的平台在会后也予以保留,人才、知识的传播流动速度加快,使体育学术圈的良好发展有着质的飞跃。并且,通过此类多媒体发布手段,体育学术类大数据库得以不断更新,对学术期刊的活跃性话题和前瞻性选题也可提供数据支持。

(4)体育学术期刊的分解者

分解者顾名思义,将学术成果深层次剖析、割裂的人,对于体育学术论文而言,其成果和数据、科研思想脉络和细节等都是可以被分割开来看的。论文的发表不仅对研究者自身而言是一个选题研究的阶段性完结,也是对该领域学术论文思想的启蒙,如数据库期刊(Overlay),其模式是将已产生的优质学术成果进行分解和筛选,提供学术成果发表后续的增值信息[16],科研数据、思路碎片、论文的引用来源等都是可以通过分解者分享平台来整合传播的,此数字化共享模式对于论文本身起到了一定的价值延续性,科研数据被不断深挖及评价,学术价值被更为精确的判断手法加以分析,创新型科研也可基于此得以快速发展。

三、存在问题及应对思路

1.栏目分类缺乏特色

体育学术期刊的栏目数量不一,安排4-7个栏目的期刊占大多数,为61.54%[2],不同期刊的设置模式和名称普遍相似,同质化较为严重,各刊物的风格缺乏特色,当面临数字化变革,即通过关键词便可搜寻到想要查阅的文章时,这种综合性强、边界性弱的栏目分类极易被淘汰。编辑工作者应提炼核心内容,创建品牌效应,不再按部就班的对刊物文章进行分类,而应注重其自身特征,投作者所好,这类改进方法可以通过终端建设突出其优势。

2.传播内容不注重创新

前文中曾提到各大体育期刊编辑部正逐渐创办具有刊物特色的期刊网站,与各大型数据库平台合作、发行传播电子刊物。但遗憾的是,现阶段的多数期刊网站仅停留在对期刊简介、目录、通知公告的更新,而且主要依托主办单位的网站,未建立独立自主的网站规模,对于其出版形式和传播渠道仍较为局限。并且,体育类的电子刊物与纸质刊物多数内容一致[17],数据内容整理编辑水平较低,这种“复制”式的传播方式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共享。相较于纸质化传播,数字化分享更强调的是在短时间内快速的吸引受众,因此需要编辑[18],通过题目或图片、音频等媒体手段丰富表现形式,贴近用户的消费习惯,从而更快速的传递信息。

3.数字化经营模式落后

对于各类收录数据库而言,我国体育学术期刊的价值主要还是以创造商业化价值为主,若消费者要获取相关的体育科研学术信息,则需要付费,有时连查看一般的论文摘要也存在一定的条件门槛[19],这类方式严重限制了数字化分享模式的发展。现阶段,如谷歌、百度、搜狗[20,21]等均开始提供跨库学术搜索引擎,此举有效改变了大型出版集团和各数据库的学术资源垄断局面,这种免费资源呈现的方式促进了各体育学术期刊网站平台建设,无需过于依托行业龙头,更加自由的创造具有各刊特色的期刊论文。

4.采编系统及交流平台不完善

多数体育学术期刊运用采编系统完成包括三审三校、作者修回、出版发行等环节,但由于这是一个需要多人齐心完成的流水作业,哪一环节的拖延都会导致成果推迟发表,因此建立移动端的采编系统和将优质文章优先电子出版是当下形成立体化传播格局的最优方案。对于审校人员、编辑部成员而言,可随时随地进行审读、校编等,而对于作者群体,可掌握文章审阅进度,及时对需要修改的地方进行调整,加快文章见刊速度。在发行方面,考虑到为尽快呈现最新的科技信息,发行方面应规避传统纸质刊物发行周期慢的缺点,可对无重大错误的论文实行数字化优先出版,但为确保文章的真实性、权威性及避免产生版权问题,体育学术期刊较少使用该出版方式。

对于传播者开发的交流平台而言,消费者通过终端,如手机app,微信、微博等交流平台越来越广发,合理开发具有个性化服务功能的终端是提升传播精准度的重要步骤,但是当下,多数体育类期刊公众号与期刊网站类似,缺乏交互过程,主要的形式仍为投递和转摘等较为单向性的过程,泛泛的推送相关体育学术信息,难以与受众进行沟通交流[22]。

5.人才与经费匮乏

上面谈到的一系列应对思路,需要专业的期刊编辑队伍和充足的经费作为支持。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细致说明了,近年来我国全力支持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在此背景下,建立专业的数字化体育期刊编辑梯队则显得尤为重要。有研究表明,大多数体育学术期刊编辑部的人员数量为3-4人,占65.38%,且多数编辑人员为合同工,在编人员主要属于管理者[2],合同工意味着流动性大,各编辑部应注重专业编辑的培养,毕竟办刊人员素质决定着学术期刊质量。并且,在体育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变的过程中,编辑人员对于新媒体出版传播技术应更为敏锐,能满足数字化发展要求及用户需求变化,这就需要编辑部将部门人员送出去,如加强传播学,数字出版法规及计算机技术学习深造,或将出版公司、资源数据库平台的人才引进来,建立一定的合作机制,更好的顺应体育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所提出的要求。

四、结语

与多数学术期刊一样,体育学术期刊还处于对数字化共享发展模式的摸索阶段,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浪潮下,体育学术期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压力和机遇,合理稳步解决当前出现的困难,将会为体育学术期刊,乃至整个学术期刊圈在新态势下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猜你喜欢

学术期刊期刊数字化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学术期刊评价指标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