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业发展新形式下的编辑选题组稿策略浅析
——以《智能传感关键技术及其应用》专题为例

2020-01-08曾文君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约稿传感选题

曾文君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期刊中心 《高电压技术》编辑部,湖北 武汉 430074)

众所周知,电力系统所涉及到的范围很广,每年的学科进展都有很多内容,如何在众多信息中选择对读者最有用的学术内容进行报道,保持新颖,避免和其他期刊专题重复,是一项有难度的工作。科技期刊编辑大多出身于专业院校,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在编辑业务上可谓游刃有余。但是在科研领域上缺乏深入钻研的工作机会,无法自行精准制定专题方向。因此,应运用好身边的充足资源,积极做好准备,精准实施制定专题的步骤。

一、确定专题的方向

(1)积极学习与行业相关的政策信息。笔者从事电力科技期刊编辑工作,不仅要基本具备编辑文字功底,还需要深入了解电力行业的形态发展。国家和企业制订的相关政策和规定决定着行业的发展走向,仔细分析、学习,既可以从中发现具有前瞻性的选题线索,又能够认清行业的发展方向。通过学习企业文件、浏览政府网站公告等方式可以直接获得各方面的政策信息[1]。相关政策的制定引导高压领域的高速发展,《高电压技术》期刊也不断追踪报道了超高压、特高压、清洁能源、纳米绝缘材料、先进巡检技术等热门专题。笔者于科研单位工作,有较多机会学习到行业相关文件,近年的文件一直在强化一个概念,即电力物联网。电力物联网的框架很大,但是只有依赖先进的传感量测技术对各类装备进行数据采集,并通过通信和信息处理实现运行监视与协调控制,才能保证电网安全、可靠、优质、高效的运行。因此从中认识到新型传感器作为物联网的基础,使设备能够感知并且联网,其具备一定的技术潜力。因此,将智能传感技术这一方向暂定为年度专题计划之一。

(2)查询电力行业期刊和知名高校电力专业的专家信息,由量提质作数据调研。同行业期刊的信息具有专业性、层次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对选题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借鉴和参考意义[1~4]。此时开展数据调查,通过中国知网、各期刊网站来查阅电力期刊历年发表的重点文章,通过浏览这些期刊的内容,查询智能传感技术是否曾经被报道过,避免了专题选题的重复性。同时,通过查询各大重点高校网站的近期专家研究方向,了解到有哪些电力行业学者从事于智能传感方向的研究,将未来的征稿团队逐渐缩小到一个范围中来。

(3)通过参加全国学术会议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和趋势。全国性甚至国际性会议往往云集知名高校的教授学者,无论是针对大会报告的学习还是与专家们面对面的交流,都是了解学科前沿发展的有利契机。笔者参加了2019年高压年会——高电压技术专业的传统盛会。在该会议中,有专门针对智能传感技术开展的会场。笔者通过翻阅会议手册,跟进大会报告,了解到目前有数位专家正开展和物联网相关的研究,并积极与专家们沟通,就智能传感技术方向开展深入的专业调研,询求专家的意见。从中获知过去数十年国内外对电力设备状态感知技术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有力促进了电力系统的技术进步,但依然不能满足当下对信息感知深度和广度的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针对广域范围的大量设备,网络化在线获取多物理化学量,利用多源信息融合、云边协同计算、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实现信息有效采集、可靠传输以及准确的设备状态评估和故障预警,是电力设备状态感知领域的发展趋势。因此认为智能传感关键技术是一个值得跟进的组稿方向。

(4)编辑部内部对专题进行论证。期刊的选题流程最后一般都由编辑部主任甚至编委来最终决定[1]。笔者编辑部已经建立了一支深入了解学科、可以承担期刊重要学术工作的核心编委队伍。由编辑部主任和编委对选题进行把关[1,5~8],采用点对点的直接咨询方式,可以从宏观角度来保证期刊内容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同时发掘专题的纵深度。编辑部主任结合各方面的选题信息来源做出最终决策。其不仅决定选题的取舍,还要和组稿编辑规划出专题的组稿内容和研究方向重点,并根据具体的设想,提出组稿专家以及作者团队的遴选标准或初步人选,使选题与下一步的组稿环节有效衔接[1]。

二、选择合适的组稿形式

期刊组稿的方式多种多样,有通过平台发布征稿通知自由征稿、邀请专家组稿、针对重点作者团队点对点约稿等形式。期刊组稿希望能通过这些方式,突出重点,报道学术前沿动向,获得优质、高影响力的稿件,使得专题在行业范围内起到学术引领带头作用。

在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征稿通知是组稿的传统手段。由于《高电压技术》学术性较强,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声望。因此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征稿通知后,往往会有不少作者投稿。但是一则这样征稿形式具有分散性,稿件质量有时会参差不齐;二则关注《高电压技术》期刊的学者大多都是在传统高电压学术范围内做研究,投的稿件多侧重于传统传感器方向。笔者希望智能传感技术内容与目前热门的5G通信学科相结合,体现学术融合性,然而通信方面的专家对《高电压技术》期刊关注很少。如果只依赖于这种方式的自由征稿,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起不到一个很好的效果。

组稿专家在此时便能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因为他们长期从事于智能传感技术相关领域的研究,非常清楚国内优秀的研究团队有哪些,也很清楚相关行业重点项目和在研项目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组稿专家非常关键,需要组稿专家在行业内具有相当的影响力,非常支持期刊工作,对期刊组稿运作具有浓厚的兴趣。通过一系列的调研工作,笔者邀请到西安交通大学的李盛涛教授、丁卫东副教授和华北电力大学的马国明副教授担任特约主编,发挥其能动性,运用其学术人脉,联系到平时编辑接触不到的研究团队,重点邀约编辑约不到的最优质稿件。这种组稿方式的优点在于特约主编能从重点研究团队入手,更容易邀约到内容契合度很高的稿件,特别是行业内领军人物的综述;并且,特约主编可从专业角度上对投稿内容进行把关,保证了稿件质量。最后,特约主编也承担着智能传感关键技术的科研工作,他们的团队向专题投了包括综述在内的数篇优秀稿件,充分发挥了其组稿的作用。

考虑到“智能传感关键技术”专题可打造成一个持续性报道的专题,特约主编组稿为该专题的第一期出版起到一个打头阵的作用,后期的专题约稿还需要编辑以针对重点作者团队点对点约稿的形式来进行。笔者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1)通过梳理曾经投稿的大团队数据,找出与智能传感技术相关的团队并定向约稿,由于论文一般基于某些重点项目,项目时间会比较长,因此作者也会乐意连续投稿。(2)通过汇总院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等科技攻关项目的在研情况, 向项目负责人了解项目的进展、合作团队、发文需求,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约稿。(3)通过参加各种相关会议来了解团队信息。由于目前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绝大多数线下会议停办,但是随之开展了更多的线上会议。这些线上会议通常规模较小、时间较短、参加方式简捷,因此多参与线上会议是一个挖掘重点作者团队、持续约稿的很好方式。例如,笔者最近参加的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第三期青年云沙龙,聚集于“面向各电力设备状态感知的先进传感技术”,特邀了电力设备状态感知领域的5位知名青年学者分享传感器技术最新的研究成果,还邀请了5位行业资深学者剖析智能感知技术行业热点、并展望未来发展。笔者通过参加这些会议,发现很多熟悉的学者都在跟随电力形势的变化而科研转型。有更多的学者从事于智能传感关键技术的研究,也就意味着专题约稿资源也是越来越多的,但是需要编辑时时关注。

三、刊后适时宣传反馈与选题策略微调相结合

与前期的选题、组稿工作相比,专题论文刊出后体现的学术水平和读者认可度是对专题方向选择的终极实践评价,因此,编辑还需要做好宣传和调研工作。

一是要对刊发的专题论文进行广泛宣传,提升专题的学术影响力。针对一部分专题论文,笔者邀请作者撰写了篇幅较短、内容精炼的微文,刊发在《高电压技术》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同时选取3篇体现了多学科技术融合的论文,授权中国知网双语出版,提升国际影响力;针对方向相关性较强的科研团队,笔者在邀约稿件的同时,还会将专题论文适时推送。

二是要对论文进行追踪与数据调查,以确切评价专题质量,并为编辑部调整专题未来报道方向和提供重要依据[1]。编辑部可采取定期(如每隔6个月)在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等数据库查询文章的引用率、下载率等指标,来评价文章学术水平和实用性。编辑也需继续学习国网公司关于重大科研项目的指示精神、跟进重要项目、基金的团队研究进度,以及参与学科研讨会,来实时局部调整专题的征稿范围和征稿对象。

四、结语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各个行业的从业者都在积极探索5G、物联网、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在本行业的应用新可能[9]。作为富有发展前景和极大发展空间的5G落地领域之一,电力行业也开启了智慧化、现代化升级的新征程。电力科技发展不再仅仅囿于电力技术的自我升级,而是多学科的结合突破。作为电力科技期刊工作者,应顺应新的形势,广泛汲取知识,与专家学者保持良好沟通联系,积极策划多学科融合的具有前瞻性的专题,对于期刊实现智慧化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今后期刊综合实力的提升也大有助益。

猜你喜欢

约稿传感选题
《传感技术学报》期刊征订
新型无酶便携式传感平台 两秒内测出果蔬农药残留
约稿启事
约稿启事
约稿启事
《实用临床医学》约稿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