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生态的建设研究
2020-01-08王腾
王 腾
(榆林市水利局,陕西 榆林 719000)
1 生态修复对于治理水土流失的必要性
在生态修复过程当中需要改变传统的生态重建思路,在修理以及对环境治理过程当中主要采用引导的方式,通过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干预,以此减缓环境恶化的速度,提高生态质量,让地表的植被能够加快恢复,从而降低水土流失以及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其次,为了能够更好保护环境,我国制定了退耕还林以及植树造林的政策,以此使得生态环境得到修复,自从该政策制定出台以来得到有效地落实,并且获取一定的成果,由于人们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逐渐加大,使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逐渐深刻,对自然环境复杂程度以及自我修复能力具有深刻地了解。最后,退耕还林以及禁止放牧政策的有效落实并且在适当地区建立森林保护区,使得森林覆盖率逐渐上升,有效地改善了水土流失问题。
2 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建设制度不完善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生态环境质量大大下降,特别是水土流失现象频发,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并逐渐对人们的实际生活产生影响。对此,我国纷纷出台相关建设制度和政策推动生态修复工作的开展,但由于错过了最佳的治理时间,相关建设制度和标准规范并不完善,使得生态修复执行难度较大,再加上监督力度不足,无法达到最佳的修复效果。
2.2 生态意识不足
当前,在生态修复技术推广与应用中,生态宣传力度不足,使得地方相关部门没有重视生态修复工作,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开展中存在较大的问题,一方面工作人员的生态意识不强,过于依赖于生态自我修复,自我修复能力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停滞不前。另一方面则是当地居民生态意识不强,生活中没有注重生态环保,使得生态修复效果并不明显,生态修复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徒劳无功。
2.3 生态修复技术欠缺
在我国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相关政策推出后,获取较为明显的生态修复成果,但形势仍然十分严峻,这是因为我国国土辽阔,地形地貌多样化,生态修复整体形势并不乐观。这是因为在实际开展中,生态修复技术仍有欠缺,一方面相关管理部门对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力度不足,另一方面则是专业人才的欠缺,使得生态修复整体技术水平不高,需要进一步加强治理。
3 加强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有效措施
3.1 加强政策引导,推动生态建设
为了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顺利开展,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地方部门具体建设工作,规范制度标准和相关规范,通过国家政策的主导作用,制定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方向,利用制度标准规范具体的工作行为,并加强对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的监督,完善执法监督体系,落实各项生态修复政策。除此之外,生态修复还要从预防为主,加大对生态环境质量调查,及时发现已经出现危险的生态系统,通过“预防+治理”的方式,实现对生态系统的综合治理,加大监督力度,落实各项修复举措,一旦发现人为破坏或是工作懈怠的情况,要从重处罚,形成警示作用。
3.2 树立生态意识,形成自觉规范
在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要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必要性,形成生态环保意识,使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生态环保。另一方面,通过教育培训的方式,使得相关工作人员树立生态意识,积极参与到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事业中,抱着积极的态度进行生态建设工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研究生态修复方式和生态修复技术,推动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发展。
3.3 做好科学研究,提高技术水平
3.3.1 自然退化生态系统修复
由于生态退化因素不同,在生态修复中,要做好前期调查工作,了解生态退化的真正原因,因地制宜,根据地区条件制定针对性治理方案。在盐碱地修复中,通过种植碱茅的方式治理,挖沟排出盐碱地的积水,并加入化学制剂辅助修复,采用围栏封育的方式,实施土壤潜翻、挖沟和深松,保证土壤治理效果;水源丰富区域,要建设水利工程,采取节水灌溉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在牧区生态系统修复中,要封山禁牧,推行舍饲养畜方式,缓解由于放牧造成的生态压力,促进自然植被的快速修复,进而达到水土流失治理的效果。
3.3.2 过度垦殖、樵采生态系统修复
在过度垦殖、樵采区域,为了达到生态修复的目的,要运用“退耕还林+梯田”的治理方式,减少人类活动造成的自然环境干扰,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在实际实施中,要根据国家要求和相关政策实施退耕还林措施,坡度高于25°的坡耕地禁止农田开垦,采用封山育林的方式,减少破坏和干扰,而针对坡度低于15°的坡地,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实施水土保持耕作,强化生态环保能力。同时,当地政府部门要采取相应的补贴优惠政策,保证农村收入不受影响,提高农村对生态修复的认同性和积极性,减少由于櫵采形成的生态破坏,保证自然植被的快速修复,达到水土流失治理效果。
3.3.3 沿河生态修复
针对河流生态系统的退化,可以采用沿河生态修复技术,发展河流形态的多元化,为河流的自我修复提供足够的条件和空间,防止河流直线化发展。在具体实施中,建设主河槽与护堤,形成复合断面形态,同时借助工程与生物措施进行护坡建设,在岸坡位置设置生物隔离带,预防水源污染,提高河流营养性。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达到生态修复目标,分析当前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解决措施,促进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生态的建设和发展,进而实现最大的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