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德语课堂中讨论家庭关系
——以德国青春小说《公路少年》为例

2020-01-08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麦启璐

河北农机 2020年7期
关键词:德语文学作品家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麦启璐

外语教学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学习,更是文化的传播、思维方式的交流。在外语教学课堂中,让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引起学生的共鸣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是在外语教学中人所共知的规律,在德语教学当中亦如此。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港湾,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课堂中讨论家庭问题总是能引起学生自身的思考,刺激学生进行表达,从而达到语言训练的目的,是良好的教学主题。而由于德国人的婚姻观与家庭观和我国的存在差异,在课堂中通过引入文学作品,介绍德国青少年对家庭的看法和态度,更能引发学生与自身情况进行对比和反思,从而达到使学生了解德国文化的并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教学目的。

1 德国小说《公路少年》中的家庭关系

德国作家沃尔夫冈·赫尔多夫(WolfgangHerrndorf)的青春小说《公路少年》(德语名“Tschick”)作为德国近年来的优秀青春小说作品,具有引入德语课堂的价值。由于家庭在12~18岁的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想要了解德国青少年,就要对德国一些典型的家庭类型有基本认知。在该小说中,作者着重塑造了专制型、放纵型和权威型教养的家长,这几种教养方式也是发展心理学上的典型。

小说主角,14岁的德国少年麦克·柯林根博格与其父亲的关系体现的是专制型的教养方式。他的父亲在儿子面前习惯用各种手段来维持自己权威的形象,压制孩子的独立思考和判断,拒绝承认儿子的成长。但孩子终将长大,家长总有被赶下神坛的时刻,这时候对家庭关系的反噬也更大。

而麦克与其母亲的关系则更能体现放纵型家庭教养。一方面,母亲尊重儿子的私人空间,在意儿子的主观感受,不担心个人权威崩塌的问题。因此麦克与母亲的交流比与父亲的交流顺畅许多。但同时,放纵型家长容易忽略社会规则对人的约束,因此她对麦克的离经叛道不加制止,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小说中塑造的弗里德曼一家是典型的权威型教养家庭。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扮演了仲裁的角色,引导孩子的成长,依靠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而非树立威权。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既能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也能在正确的引导下接受社会规范的约束,最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2 德语课堂中关于家庭关系的讨论

2.1 目标人群和教学目的

本文讨论的是德语文学作品在德语课堂中的应用,因此教学目的还是以语言教学为主。但文学作品的特殊属性使得它们在用于语言教学的同时,还能承担使学生了解目标语言国国民思维、风土人情的任务,因此对文学作品的合理利用可以使之达到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目的。

《公路少年》是一部青春小说,其受众也应为青少年。小说使用的词语比较日常化、口语化,难度不大,这样的语言特征也符合青少年的口味。作为教材,这本小说要求学生具有欧洲语言共同参照标准(GER)B1的语言水平才能比较流畅地理解文章内容。

文学作品一般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虽然不排除可利用有声小说、翻拍电影等资源用于听力、口语能力的提高,但在本文中暂且不提。B1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应致力于把语言水平提高到B2,该水平要求学生在文学作品阅读方面达到为“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能跟上事件的发展与人物心理变化,可以理解总体情节及其中的许多细节”的标准,口语方面则应“能在正式的讨论中积极发言,发表并论证自身的观点,能就他人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当教师将《公路少年》作为教材的时候,可以参考上述能力要求组织课堂、设置任务。以下为笔者拟定的课堂目标:

(1)学生可以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在作品选段中找出有关章节,描述作品中描写的家庭关系;

(2)学生可以根据文章选段总结、理解柯林根博格家、弗里德曼一家的家庭关系,尤其是父母和子女关系;

(3)学生可以根据上述两个家庭的内部关系理解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并甄别其中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最有利的家庭教育模式;

(4)学生可以在讨论组中口述自己阅读文章后的感悟,可以倾听他人的观点并就“父母和子女关系”这一主题发表自己的观点。

2.2 课堂组织形式

在学生大致了解小说内容的基础上,笔者给出如下的课堂组织建议:课堂以轮换式小组的形式进行,即学员在课堂中被多次分组,每一次就不同的主题进行讨论,在得出结论后教师组织分成新的小组,在新的小组中,每位成员都带着从旧小组中得出的结论,就新的话题进行观点分享。在本课堂中具体流程如下:

首先把学生分为三组,每组分别需要在给定的章节上标记家庭中两代人交流的具体表现(语言、动作),分析柯林根博格家父子关系的组别阅读13、45章,分析母子关系的阅读6、49章,分析弗里德曼家庭关系的阅读25章。完成阅读和标记后,组内成员需要对这些情节描写进行分析,最终组员可以深刻了解上述三种家庭关系之一的特点。

在本轮小组讨论结束之后,学生带着对其中某一家庭关系的理解组成另一个小组,新的小组中须同时包含分别来自三个旧小组的成员,学员在新小组中就“父母和子女关系”这一主题进行讨论。由于在旧小组中,成员对小说中描写的某一家庭关系有充分的了解,在新小组中,这些成员将成为分析该家庭关系的“专家”,与来自其他小组的成员分享自己在旧小组中讨论得出的成果,并与其他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不同的家庭关系对子女成长产生的作用。在讨论中,应鼓励学生在就小说本身进行讨论之余联系自己的家庭情况,更深入地讨论家庭关系对自身成长的影响,使文章内容与学生的个人情况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利用轮换式小组讨论的方式,学生得以在较短时间内细读文学作品选段,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此外,该组织形式要求学生进行多次讨论,即使在某个小组学生参与度不高,重新分组后也要求学生必须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分享自身观点,这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多次分组也能使学生与不同的同学进行交流,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与沟通能力。

猜你喜欢

德语文学作品家庭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德语学习中英语的干扰性问题及其在德语基础教学中的意义
德国1/5小学生不会德语
家庭“煮”夫
Eva Luedi Kong: Journey to the East
恋练有词
丹麦小店流行取“难听的”德语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