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做法

2020-01-08

山东水利 2020年1期
关键词:项目区农田水利管护

崔 健

(禹城市水利局,山东 禹城251200)

山东省按照国家推进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的工作要求,从2014 年开始,选择武城县、郯城县、乳山市、兖州区、阳谷县、定陶区6 个县(市、区)作为国家级试点县,章丘区、桓台县、台儿庄区等24 个县作为省级试点县。经过三年的探索,各试点县圆满完成了试点任务,取得了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经验及成功模式。

1 完善项目管理方式,健全管理制度

1.1 建管一体模式“遍地开花”

这一模式在山东省74 个县(市、区)得到大力推广。普遍采取的工作程序是:新型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民用水户协会等)向行政村、乡镇逐级申报;县级水行政、财政等部门组成项目评审组,采取竞争立项方式择优确定扶持项目;县级水行政部门对规划立项项目实行统一规划设计;新型主体作为“项目法人”按照法定程序和有关建设管理规定进行自主实施,且在建设、验收等环节服从水行政部门监管,签订建管协议书、安全生产责任书和资金使用保证书。

1.2 项目公开公示方式趋于精细化

设立项目区建设管理信息公示牌,将项目法人、施工单位、建设内容、投资构成及预期效益等内容,予以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全省已有85 个县设立了水利热线“116”监督电话,及时接受登记农田水利各参与方的意见与建议,搭建起政府及时服务和群众广泛监督的信息渠道;实行农民质量监督员制度,在项目村选择经验丰富、责任心强、政治素质高的老党员、老干部或群众代表作为义务质量监督员,对所建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田间灌溉设施全部安装维修信息标识,载明项目名称、实施年度及报修电话。

2 探明产权确权方式,搞活经营权

2.1 产权“到村入户”的肥城模式

一是坚持有“法”可依。制定《肥城市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流程表》《关于开展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等10 多项办法规定及政策措施,为改革和创新提供政策保障。二是落实有“人”干事。抓好对乡镇水利站长的业务培训;各乡镇抽调能够熟练掌握电脑操作的大学生村官作为工作人员,进行测绘和录入;由村组干部入户,深入细致地宣传改革政策,提高群众参与积极性。三是创造干事“条件”。先后投入资金70多万元,为15 个乡镇水利站统一购置仪器设备,提高确权登记质量。四是确权“到村入户”。按照投资主体不同,分类进行确权。五是因地制宜搞活经营权。主要形式有承包、租赁、股份制合作。

2.2 产权“国有国营”的定陶模式

一是建立一个统管平台。成立定陶区润田灌溉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农田水利工程建后管理、运行维护及为广大用户提供服务。二是营造建管一体环境。凡是定陶境内所有农田水利建设项目都要纳入水利工作统筹,凡是定陶境内的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建成后均交付润田服务中心管理。坚持做到施工有资质、管理有制度、验收有标准。三是确权移交,定陶以片区为单位,以0.67 万hm2为单元,将全区划分为八大片区。通过试点改革,已惠及8 个乡镇76 个行政村7.5 万户1.73 万hm2耕地,将已建成的179 座泵站、717 眼配套射频器机井等农田水利设施全部交付润田灌溉服务中心,颁发“两证一书”,实行统一管护。

2.3 产权“合作组织共有”的邹城模式

一是加大扶持力度。邹城市制订《邹城市关于鼓励和支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邹城市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考核办法》等文件,鼓励工商或民政注册的合作社、协会参与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二是加强培训指导。邹城市编写《邹城市农民用水户协会培训教材》,对乡镇水利站人员、重点县项目区村干部、村民代表进行培训。同时,采取广播、电视、标语、散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农村群众广泛宣传。三是规范运作。引导灌区群众自愿组建灌区农民用水户协会,并在民政或工商部门进行注册登记,制订规章制度,明确有关各方权利、责任和义务。

2.4 产权“村企共有”的阳信模式

成立阳信朝阳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公司,按照“政府主导、企业经营、村级服务、利润分成”的方式,探索实施三级联动体系。金阳街道办事处负责主导整个项目的发展,严格把控质量关,并对项目投资,组织、协调好灌溉用水、用电的保障;公司主要负责材料及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及办卡充值业务;村“两委”班子负责宣传、发动群众,并协助做好设备的安装、维护、调试、办卡等工作。同时,积极探索市场化的运营管理模式,逐步建立“自主筹资、政府奖补、自主建设、自主经营、自主管理”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管机制。

3 健全管护费筹集渠道,落实长效机制

3.1 台儿庄模式

一是扎实推进农业灌溉用水改革,以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区为试点,对项目区内泵站、塘坝、机井、涵闸、田间管道、阀门井、给水栓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全部移交润禹供水有限公司统一管理运行。二是稳妥推进农村饮水改革。按照“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用水户参与”的农村公共供水建设管理模式,润禹供水有限公司统一负责秦庄水厂、涧头集水厂和全区农村供水工程的运营管理。三是创新推进工业供水改革。按照“先地表水、后地下水”的水资源利用总体要求,结合企业用水需求,根据水源情况向生产企业供水,将每月收取水费的一部分用于工程的运行管理,补贴农业灌溉。

3.2 兖州模式

一是建立多元化的管护经费筹集渠道。主要从水费中计提维修基金、区政府补助资金、省以上财政扶持资金及村集体自筹四部分组成。区政府设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经费专项资金,连同省以上财政扶持资金一起,通过村集体自筹解决。二是建立奖励机制。对纳入试点的村,根据其考核等次分别每年每亩奖励10 元、5 元、3 元,主要用于日常管护所需。考核不合格的村不予奖励;连续两年不合格的村不再纳入试点村的管理。对纳入试点的乡镇,根据其承担任务大小和工作效果,设一、二、三等奖,分别奖励15 万元、10 万元、5 万元,用于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对各村大修项目,区以上资金按总投资额的70%,通过提供材料的形式予以支持。三是建立设施维护响应机制。区水利、财政、发改部门联合印发《兖州区小农水项目区农田水利设施维修管护实施细则》,对试点村每年亩均投资小于5 元的维修管护项目由村自行负责投资,鼓励各村因地制宜,采取“井长制”“承包制”来负责日常维护;年度亩均投资超过5 元的大修项目,主要材料、设备由区水利局组织政府采购,按审批工程量统一配置。施工队伍由镇政府通过招投标确定,施工费用由各村自行负责。

3.3 桓台模式

一是建立桓台县农田水利设施维修养护长效机制,县政府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安排30 万元用于农田水利设施的维修养护。二是先后出台《桓台县农田水利设施维修养护以奖代补管理办法和考核办法》等制度。由镇用水协会作为管护主体,利用各级财政资金,每隔3~5 年对已建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大修一次,日常的管护由村协会小组自筹资金来解决,保证工程的正常运行,以此作为桓台县主要的工程管护模式。

3.4 临淄模式

临淄区采用政府考核、财政奖补的方式对农田水设施进行维修管护。区水务局、财政局联合制定下发《临淄区农田水利设施维修养护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和考核细则》,作为临淄区农田水利维修养护资金使用管理的重要依据。《考核细则》实行百分制考核,委托第三方机构每半年一次由项目区所在镇、街道牵头,区水务局、财政局参加现场考核打分,项目区按照每亩每年10元的标准落实奖励考核资金,专项用于对项目区所有工程设施管护情况进行考核奖励。考核奖励对象为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依据考核结果由区财政将奖励资金拨付至项目区所在镇、街道,依据考核得分情况兑现管护资金。服务承接单位的维修养护工作分为日常管护和不定期集中维修相结合。

4 建 议

4.1 学典型,找差距促改革

在改革试点的过程中,各试点县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下一步,各地应充分了解辖区内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和运行的现状,找准适合自己的县作为自己学习的标杆,及时组织学习并推广复制改革试点成熟经验及做法,发挥典型引路和示范带动作用。

4.2 拓展改革范围,加大资金投入

下一步,应全面开展产权制度改革,不应局限在重点县项目区内。同时,各地要建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经费合理分摊机制,足额落实管护经费,加大管护资金投入力度,建立长效的农田水利设施维修养护资金投入机制。

4.3 加强基层水利服务能力,提升运行管护能力

各地要扶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创新发展,提升其自我管理和服务能力。培育发展社会化服务力量,提高管理效益。进一步强化基层水利服务组织的服务效能,提高改革工作水平。

猜你喜欢

项目区农田水利管护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合阳县节水灌溉项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讨
凌河源项目区水土流失危害及策略研究
森林管护中GPS技术的应用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