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沿海河口及感潮段水文站网布设

2020-01-08张佳宁李德刚

山东水利 2020年1期
关键词:沿海地区水文站河口

张佳宁,李德刚

(山东省水文局,山东 济南250002)

山东省地处黄河下游,濒临黄海、渤海,海域面积广阔,近海海域超过17 万km2,主要入海河流包括:徒骇河、马颊河、小清河、胶莱河、大沽河、五龙河、弥河等。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沿海地区的防汛防台、水资源管理、河口生态环境保护、水工程规划管理等都对水文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迫切需要水文资料作为支撑。然而,目前山东省沿海地区感潮河流及滨海区域的水文监测站点明显不足,制约了水文工作对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支撑,亟须加强沿海地区感潮河段、河口区域水文站网规划和布局,提高沿海地区感潮河流的水文监测能力。

1 潮水位站网现状分析

1.1 潮水位站点布设现状

截至2018 年底,山东省沿海地区现已建成水文站(潮流量站)25 处,潮水位站5 处,其他部门潮位站18 处。海洋等部门以离岸近海测站为主,多侧重海洋观测、海洋监测和海岛监视监测,水文部门设站重点针对河流感潮河段和河口地区,监测项目除潮流量和潮水位观测外,还观测泥沙、水质、盐度、水温、水生态和辅助气象等项目,水文部门和海洋等其他部门设置的测站信息共享还不够通畅。

1.2 潮水位站网存在的问题

1)近年来,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影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沿海防台防汛工作任务繁重。目前山东省沿海地区水文基础设施老化,技术装备水平不高,水文监测方法和手段基本采用传统方式,水文监测自动化程度偏低,站网密度明显不足,难以满足新形势下防洪防台监测预警工作的需要,沿海地区水文监测能力不足已经成预警预报工作的短板。

2)沿海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剧,众多河口、近海面临水污染和富营养化等问题,地下水过量开采导致海水入侵加剧,淡水资源严重短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迫切需要水文提供技术支撑,山东省沿海地区现有水文测站难以满足支撑水安全保障和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信息需求。

3)沿海区域监测站点分布不均,水文测站数量偏少,无法全面掌握流域、区域水文水资源及水生态动态监测情况,重要滨海区水文站点布设不足,对主要入海河流尚未实现全面监控。在观测项目上,现有站点主要是观测潮水位与潮流量,泥沙、水质、盐度、水温、水生态等其他监测要素缺乏,无法满足区域水生态文明建设、河口形态、水生态系统等监测需求。

4)沿海各类供水调水工程、港口桥梁建设运行、海水淡化利用等一系列重大涉水工程的建设与运行管理都需要水文数据的支撑,各类水科学研究工作需要水文相关基础资料。当前水文信息采集手段落后、水文信息产品单一、监测资料的代表性、全面性较差等问题仍然存在。

5)沿海地区应急监测水平低。“利奇马”台风期间,暴露出山东省在应急监测方面存在的短板,需补充建设和提档升级沿海各地市级和县级水文中心,增配先进巡测和应急监测装备,充分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地面巡测等手段,扩大水文资料收集和服务范围。

2 水文站网布设研究

2.1 站点布设

根据《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规划近期布设新建水文站(潮流量站)7 处,潮水位站14 处,远期新建水文站(潮流量站)7 处。除监测潮流量、潮水位项目外,还设置包括泥沙、水质、盐度、水温、辅助气象和水生态等观测项目。根据《水文现代化建设技术装备有关要求》(办水文〔2019〕199号),大量运用新技术新设备,增强测站功能,提升测站测验能力,实现水文要素自动在线和可视化监测,新建站实现无人值守和自动测报,提高自动化监测水平。

通过对沿海地区水文站和水位站的布设,将形成能够有效应对台风、风暴潮、水资源预报调度、水生态保护、河口形态、用水安全、海水综合利用等需求的全方位水文监测格局,山东省沿海地区水文监测能力显著提升。

2.2 站网优化调整思路

1)合理站网布局,入海河流实现全面掌控。进一步完善站网布局,适度补充和优化完善各类水文测站,扩大覆盖范围,初步实现沿海地区流域面积1 000 km2及以上入海河流实现水文站网全覆盖,其他重要河流或敏感区域的河口、潮位变化明显的感潮河段布设有水文测站;滨海区域沿海城市和人口密集区、产业园区、灾害易发区、滨海保护区、重点岛屿等沿海岸线重点区域布设有水文测站。远期实现沿海地区流域面积200 km2及以上入海河流水文站网全覆盖,使水文站网布局更加完善,更好地发挥水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支撑保障作用。

2)完善监测要素,加强与其他部门合作。依据《全国水文事业发展规划》总体布局,针对山东省沿海地区感潮河段、河口和滨海区域,统筹研究规划布设水文站网,以潮水位监测为重点,兼顾流量、泥沙、水质、盐度、水温、水生态、辅助气象等监测要素,共享利用海洋等部门监测站点,形成科学合理、布局完整的区域水文站网,为区域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3)打造现代化水文,改变水文测站管理模式。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强调,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关系国计民生,要建立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鄂竟平部长明确指出,水文监测站网体系建设今后要从强监管的需求出发进行调整优化,使水文监测成为行业监管的尖兵和耳目。在规划站点时,充分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和新仪器、新设备,实现水文要素的自动在线和可视化监测;除防洪、水资源管理等对水文监测有特殊要求的站点外,全部建立自动监测设施设备,实行无人值守和在线监测等要求。

4)提升信息处理能力,构建智能水文信息服务体系。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站点布局的基础上,构建集数据处理、预测预报和分析评价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化水文信息处理服务,构建防汛抗旱水文预测预报预警智能化业务平台,充分发挥好水文耳目和尖兵作用,完善水文数据服务系统,深化水文数据加工,提供多样化水文数据服务产品,为水利行业强监管的监督考核提供依据。开发丰富公众生产生活需求类水文服务产品,为沿海地区人民提供实时水文信息,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公众需要。

3 结 语

通过多年建设,山东省沿海地区已形成一定规模的水文站网体系,为沿海地区有效应对自然灾害、水资源管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水安全起到重要作用。通过进一步规划落实,感潮河段、河口及滨海区域水文站(潮流量站)和水位站(潮水位站)等各类水文监测站网的布局与功能得到进一步补充优化,水文资料的广度、深度和能力将进一步增强,为沿海地区的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防汛防台减灾、水污染防治、生态效益补偿等提供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猜你喜欢

沿海地区水文站河口
石河子地区水文站E-601型与Φ20型蒸发皿蒸发转换系数分析
论民国沿海地区渔业发展困境及其应对路径
海陆风对广东沿海地区秋冬季污染物的影响研究
百年风霜雨雪路 再绘繁荣发展图
北京冬奥会背景下沿海地区冬奥项目发展的研究
水运工程加固维护方案在水文站中的应用
浅谈乡下水利工程对水文站水文测验的影响
他们为什么选择河口
河口,我们的家
特殊的河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