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打造幸福河湖的思考与建议

2020-01-08平,邱

山东水利 2020年2期
关键词:河湖防洪河道

冯 平,邱 浩

(1.济南市水文局,山东 济南 250014;2.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014)

山东省河流分属黄、淮、海三大流域及半岛独流入海水系。全省平均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为0.24 km,干流长度在5 km以上的河流有5 000多条,10 km以上的有1 552条。其中,黄河横贯菏泽、济南等9市,在东营市垦利县入海。全省大型河道有沂河、沭河、梁济运河、洙赵新河、东鱼河、泗河、韩庄运河、大汶河、徒骇河、马颊河、德惠新河、漳卫河、小清河、潍河、大沽河15条。湖泊主要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与鲁西平原接壤带,总面积1 494 km2,兴利库容23亿m3,较大的湖泊有南四湖和东平湖。加强河湖保护和治理,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幸福河湖,是山东省今后一段时期水利建设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1 山东省河湖特点

河湖特点与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等自然地理条件紧密联系。山东地形特征:中部山地隆起,西南、西北平原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形大势。境内河流亦依托地形特点分布,除黄河横贯东西、大运河纵穿南北外,其余河流按地形大势环山辐射,分流入海(出境)。从河流与山东的区域联系方面看,山东省河流可分为三种类型:

1)从山东入海的黄河和鲁北诸河。其中黄河源起巴颜喀拉山,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四个地貌单元、三级地形阶梯,连绵延伸5 464 km,犹如一条巨龙,积聚着千里奔涌、万壑归流的磅礴伟力,在山东奔腾入海。保护好黄河,治理好黄河,山东义不容辞。

2)发源于山东的沂沭河和南四湖流域诸河。其中沂河、沭河、泗河、东鱼河、万福河等发源于山东,这些河道均属于淮河流域上游河流,是淮河流域湖泊的重要水源涵养河。

3)发源于山东及从山东入海的河流。主要是小清河、潍河、弥河、胶莱河、大沽河等半岛水系河流,这些河流最具山东特点。潍河、弥河等河流,上游有山、中游有平原、下游有海,河流虽短,却也具备大江大河的些许特点;小清河是省内水情最复杂、也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有河有湖,支流大、干流小,防洪、除涝、航运、调水、生态多功能兼备;黄水河、绣针河、母猪河独流入海,源短流急,雨季流量大,枯季流量小甚至干涸,是典型的雨源季节型河流。

总之,山东河湖水系既与全国水系相联通又相对独立,拥有各类典型的河流,具备打造山东特色幸福河湖的条件和优势。

2 对幸福河湖基本内涵的理解

幸福河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河湖能够造福人类;二是人类能够保护河湖,维护河湖生命健康。打造幸福河湖的目的,是趋其利、避其害,实现人水和谐、共生共荣。对幸福河湖的基本内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安全河湖。有安全才有幸福。河道一般都承担着相应保护范围的防洪安全,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口越来越密集,土地越来越珍贵,单位面积经济产值越来越大,防洪保护对象在遭受洪灾时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也会变得越来越大。河道的防洪标准也需要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相应调整,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而目前山东省骨干河道干流防洪标准均已达到50年一遇、中小河流多为10年一遇到20年一遇,但从整个流域水系上看,还存在不少防洪薄弱环节和短板,需要加快构建和完善以河道、水库、湖泊为主体的全流域防洪体系,确保防洪安全。

2)健康河湖。河流本来是具有一定生态功能的系统,包括陆地河岸生态系统、水生态系统、相关湿地及沼泽生态系统在内的一系列子系统。同时,又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具有栖息地功能、过滤作用、屏蔽作用、通道作用、源汇功能等多种功能。多年来,我国河流多突出注重了防洪、调水等功能,而在生态水量、生物多样性、生物群落保护等方面则是短板。

新的历史时期下,需要加强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统治理,加强水功能区水质和生态保护与入河湖排放口污染控制,把河道恢复打造成既有一定社会功能又具有自然属性的近自然河流,因地制宜打造山间溪流群落、沿海潮间带群落等沿河生态群落带。

3)美丽河湖。打造美丽河湖,首先应该是洁净的河湖。河水要清,河岸也要清,要以创建“无违”河湖为目标,严厉打击非法侵占河湖、非法采砂、非法取水、违法涉河建设、违法设障、人为造成水土流失和破坏水利工程等违法行为,巩固和拓展河湖执法成果。

其次是要根据城市河道、乡村河道不同特点因地制宜达到沿河景观带,建设亲水平台、沿河绿道等,形成水清、鱼多、岸美的宜人生态廊道,让老百姓切身感受美丽河湖的魅力。

4)文化河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河流都有自己的故事。山东省的泗河流域孕育了光华璀璨的儒家文明,京杭大运河是绵延千年的文化纽带,黄河成为炎黄子孙同根同源的共同血脉。广大水利工作者要做河湖的代言人,不仅要保护好治理好河湖,还要讲述好河湖故事;不仅要讲述岸边的故事,也要讲述流域的故事;不仅要讲名人典故,也要讲治水史、防洪史;不仅要写书、宣传册,发微信、微博,更要把水文化融汇在河湖生态景观建设中,使每一个水利风景区、每一处沿河景观都有自己的文化主题,一河一景、景景不同。使人们徜徉在桃红柳绿、岸芷汀兰中得到烟云供养,身心愉悦,从而以文化河湖增加人民幸福感。

5)科技河湖。在河湖水资源调度管理、雨洪水水源利用、河湖生态用水保证、河湖水质保护、河流生态岸坡治理、防洪工程建设和防洪调度等各个方面,强化科技引领,把成熟有效的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案应用到河湖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全过程,全面提升河湖治理成效。

3 对幸福河湖建设的建议

1)全面加强河湖防洪减灾工程建设。从总体看,旱涝频繁、水旱连续、旱涝交错仍将是山东省长期面临的水情,水旱灾害依然是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威胁,抗大旱、防大汛仍将是山东省的一项长期任务,要进一步提升全省重要河道、湖泊和重要水工程的防御洪水抗御旱灾的综合能力。加快推进小清河防洪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打通省会城市经济圈防洪入海通道;加快湖东蓄滞洪区、环湖诸河等建设,继续完善以南四湖为中枢的南四湖防洪体系;加快推进弥河、潍河等半岛诸河全流域系统治理,全面提高以河道、水库为主体的半岛防洪工程体系;加快鲁北徒骇河、马颊河、漳卫新河等诸河建设,畅通鲁北海河流域入海通道;推动东平湖南排北畅工程建设,继续完善以东平湖(老湖区)为枢纽的大汶河东平湖防洪体系;打造智慧河湖,提高水利信息化在防洪调度中的重要作用。

2)进一步提高河湖全流域整体蓄水能力。山东是水资源极度紧缺的地区,雨洪水也是宝贵的水资源。提高山东省河湖蓄水能力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东平湖、南四湖可以增容挖潜的库容,是山东省宝贵的蓄水空间资源,要合理利用;河道干流拦蓄工程,要以防洪调度的迅捷、可靠为前提,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拦河闸工程;发挥水土保持涵养水源的作用,在河道全流域加大植树造林、生态护坡、五小水利工程等水保措施建设,提升面上利用雨洪水资源的能力。

3)推动生态景观河道建设。根据城市河道、乡村河道、山溪河道、平原河道等不同类型,分别确定河流生态景观建设的重点和特色。城市河道要以恢复河道生态功能为主,改善河流水文、地理、生物、结构功能等多种因素,构建健康完善的河流生境,使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逐步恢复。乡村河道要尽量维护河道原有的自然地貌和水文特征,使其与周围环境相和谐,加强污染物源头控制、河道内水质的生态修复和河道护坡的生态修复。山溪河道要根据卵石河床水力特性科学确定治理方案,天然形成的河流奇石、植被、河砂等都是大自然赐予的宝贵资源,不能一味扩挖疏浚、渠化硬化白化。平原河道要重点考虑水体流动、水沙平衡、河道淤积等因素确定治理方案,达到水体流动、河床稳定、景观宜人的效果。

4)依法加强河湖管护。当前《中华人共和国水法》《中华人共和国防洪法》等法律法规及山东省出台的一系列具体的河湖管理办法,为依法管理河湖提供了制度保障。要按照“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总基调,推动河湖的依法管理、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加强水域、岸线、涉河建设项目的动态监测监控和管理,切实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维护河湖健康生态。2019年,在河湖水事秩序逐步走上正轨、河湖生态系统逐步恢复的情况下,山东省又正式印发了《山东省河湖管护规定(试行)》,通过建章立制保持河湖综合整治成效,规范河湖管理和保护,为推动河湖管理保护科学化、常态化、规范化,全力构建“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生态河湖提供了管护依据。

4 结语

总之,打造幸福河湖,首先应该是安全的河湖、健康的河湖、美丽的河湖,这三个特性是幸福河湖的基础特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打造文化的河湖、科技的河湖,这两个特性是幸福河湖的更高标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山东水利建设新一轮高潮期、水利行业监管持续攻坚期和水利发展方式深刻转型期,一条条幸福河湖建设将会为山东省人水和谐发展的新格局、新画卷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猜你喜欢

河湖防洪河道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快速组装防洪挡水墙装置
夏季防洪防汛
试析河湖健康评价工作的要点和措施
02 中老铁路:“搜山”小分队日行万步备战首个“防洪大考”
关于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的思考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公益宣传(防洪进行时)
河道底泥脱水固化处理处置技术的研究
打造河湖长制“武汉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