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德兼治:重塑区域社会治理新图景——以湖南省为例
2020-01-08何双凤
何双凤
法德兼治:重塑区域社会治理新图景——以湖南省为例
何双凤
(湖南科技学院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法德兼治”治理模式是新时代背景下区域社会治理模式发展的应有理路。现阶段“法德兼治”实践展开过程中仍存在诸多困境,以湖南省为例,立足基本省情,揭示湖南省实施“法德兼治”仍面临理论缺乏、公众认同感低、专业人才不足、治理平台不完善等多重障碍。因此应进一步加强“法德兼治”治理模式理论建设,强化“法德兼治”理念宣传与行动指引,培育推进“法德兼治”模式专业化人才队伍,完善“法德兼治”治理载体与平台,以探寻我国区域社会治理的新模式与新方法。
法德兼治;法治;德治;社会治理
一 问题的提出——“法德兼治”治理理念的生成及其逻辑
法治与德治是两种不同治理国家的制度和原则,前者强调法律对人们行为规范的作用,后者则更强调道德。法治与德治的关系问题,是法学和政治学基本问题,也是治国理政的基本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依法治国”基本理念的提出及深入,法律在规范社会大众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的主导作用得以强化,道德却常陷弱化或被轻视之境。
传统认知中,人们总期冀从既存规则处寻找安全感,深信只要依循规则指引行事,即可将行为所生风险最大限度降低,然而理性至上的立法建构主义却逐渐蚕食着人们的这一美好理想[1];同时因当前我国正深临社会转型时期,传统以农业、农村为背景的熟人社会渐次被城乡二元分立格局下的陌生人社会所取代,严重道德失范行为屡见不鲜,道德教化作用价值失落。见危不救、空巢老人、网络暴力、高铁霸座、“阴阳合同”、郴州“大头娃娃”“郑州毒王”郭某鹏、假药假疫苗等严重道德失范行为的“常态化”,不仅暴露出传统社会治理模式治理能力有限、收效欠佳等局部失灵问题,更恐使社会大众深植于心的法信赖感严重受损乃至丧失。因此,认清当下社会治理所临困境,直面当前社会治理所存问题,立足新时代、新国情、新背景,探寻社会治理新模式,已然成为时代发展不可回避的重大议题。
事实上,上述所谓诸多社会矛盾、行为纠纷的生成,看似纷繁复杂,但驱云拨雾究其内质,无非乃系个人思想上的困顿迷惘。故若不能真正伸及行为人内在本心,而仅凭法律规范抑或道德良知,意欲解决各种始料未及、错综复杂的新矛盾、新纠纷,与其说是对社会治理模式的勇敢试探,毋宁说是一种虚语妄言。换言之,无论是纯粹强调道德至高无上的“道德主义”,抑或过分夸大法规范作用的“法律万能主义”,均无法“单打独斗”从根本上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治理所面临的局部失灵问题。因此,探寻一种新模式,将法律与道德两种行为规范有机结合,实现法德兼治、法德相济,是新时代背景下社会治理模式发展的应有思路。
基于此,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讲话就法治和德治二者的辩证关系进行了深刻剖析与阐释,澄清法治和德治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不可分离、不可偏废的密切关系。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发表重要讲话,其中再次强调要既讲法治又讲德治,重视发挥道德教化作用,把法律和道德的力量、法治和德治的功能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德兼治的思想理论为我们全面推进湖湘区域治理提供了新思路、新遵循。
二 当前湖南省推行“法德兼治”治理模式障碍揭示
(一)依据不足:体系化指导理论支撑阙如
管子曰:“有道之君,行治修制,先民服也。”欲使“法德兼治”模式在湖南省“水土相服”,科学而全面的“顶层设计”作支撑是基础。2018年《湖南省人大工作报告》[2]中从立法格局、立法质量、监督实施、审查备案四个维度对如何建设“法治湖南”予以了详细论及,但就如何推行“法德兼治”却仍讳莫如深;2018年《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3]第二部分第(五)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中提及“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对“法德兼治”治理模式有所指引,但仅止于此,未有深及;2019年《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第二部分第(七)点“保障和改善民生,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开始尝试对湖南省“法德兼治”治理模式为基本思路之构画,如其中指出要“深化精神文明和民主法治建设”,并进一步强调“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广泛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道德模范学习宣传活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实施“七五”普法规划,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良好氛围”[4]。以上意蕴:对于法治制度的理论辩证,直至今日依然有坚持,而对如何推行、展开“法德兼治”,仍尚处各说各话,难觅系统而权威化理论基础之困顿中。我们不禁要问:何谓“法德兼治”?“法德兼治”中法治和德治二者关系如何平衡?“法德兼治”治理模式如何在实践中具体展开?评价标准为何?运行路径为何?面对上述诸多思想上的质疑,若不能从理论层面给予科学系统化之设计、阐释,“法德兼治”社会治理模式的实践展开,恐将是在不可能实现的期待中,假象性地满足社会大众对于“法德兼治”美好憧憬的情绪而已。
(二)受体不足:公众理解及认同感较低
湖南仍属欠发达省份,贫困山区、少数民族较多,民众法治意识较为落后。加之湖南人自古就有“吃得苦,霸得蛮,舍得死,不服降”的特性,“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性格深植于心。近现代文人王开林曾全面而深刻的对湖南人性格进行了剖析概括,指出湖南人至少有十一个方面鲜明的特点,其中之一便是“不怕死,不要命,老子不信邪,要死卵朝天,不死变神仙,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且湖南人历来深受“人定胜天”等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普通民众思想上仍不免存在法不外乎人情、权大于法等不良倾向与偏执,缺乏对“法德兼治”治理模式的认同感和信任感。在社会纠纷解决机制上,湖南人“信权”“信闹”“信访”不信法等问题仍较突出,尚未完全形成服膺于现代法治和德治轨道内化解纠纷矛盾之合意共识。更甚者,有一些公职人员亦未真正树立法德兼治思想理念,尊德尚法、明德崇法等为政之道未及于里,“法德兼治”思想的根植与外化仍待时日。
(三)队伍不足:专业化人才资源匮乏
“法德兼治”治理模式的推进,充盈的专业化人才队伍是保障。湖南省乃系农业大省,农村、农民较多,故用水、用地等邻里乡村类及婚姻家庭类矛盾较多,诸类社会矛盾纠纷的解决往往不必“大炮打麻雀”式大费周章的诉诸诉讼,仅依靠调解便能完成。运用调解方式解决此类纠纷矛盾,不仅可大量节约司法成本,且相较其他司法“暴力性”解决方式而言,调解对于行为人社会关系的修复与融洽、对行为人个人自身价值观的洗礼与塑造,治愈效果更佳。但是,反观湖南省司法之基本省情,不可忽略的是,现阶段湖南省“法德兼治”实践展开过程中尚临调解困境颇多,如专业调解员数量较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法律专业水平欠缺、调解工作方式单一陈旧、调解结果社会公信力低、公众信任度较差等等。因此,在全省范围内成立专门且职业化的调解组织和队伍迫在眉睫。
(四)保障不足:治理载体与平台不健全
充盈的运行成本与社会资源的保障和供给,是“法德兼治”多元调解机制建立健全的推动剂。然而当前我省无论是司法、行政领域抑或民间社会领域,纠纷矛盾的解决等无不面临资本投入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等窘境。“无米难为炊”“捉襟见肘”式的治理载体与平台,导致现阶段调解主要依凭的“媒介”,如电话、网络、媒体等矛盾纠纷解决载体及平台的搭建覆盖面狭窄,辐射范围极为有限。纠纷无处诉、矛盾难解决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这必然也将影响纠纷解决的效率和效果,羁绊“法德兼治”模式的展开与推行。
三 湖南省推行“法德兼治”治理模式路径探寻
(一)加强“法德兼治”治理模式理论建设
“行治必先修制”,“法德兼治”治理模式的推行,制度建设是基础。结合我省“法德兼治”治理模式制度建设严重不足之基本省情,应在全省范围内成立“法德兼治”治理模式理论专项研究团队、研究攻关小组,专门对“法德兼治”的基本内涵、具体模式、实施路径、评价标准等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与设计。并对“法德兼治”实践中产生、形成的现实问题与困阻,予以实时跟进与动态研究,及时给予科学、有效回应,并将研究成果借由新媒体、新技术,如微博、微信、直播等平台适时向公众展示、传播,以推广深化“德法兼治”观念,使其由外在理论内化为公民内心自觉。
(二)强化“法德兼治”理念宣传与行动指引
“法德兼治”治理模式的推行与实现,并非在于威吓或改善,而应是在于法规范及道德准则所认定价值之肯定,通过价值的宣示,进一步言及是否有威吓或改善之效应,或者进一步使一般社会大众产生信赖感。强化“法德兼治”理念的示范与指引作用,以下三个维度可供参考:
1.以行率之。“法德兼治”社会治理模式的实现,政府的率先“引领”与“垂范”是关键。作为社会大众行为之参照的政府,应积极转变执政理念,重法治、立政德,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与公众诉求,实现由传统管理型政府向现代法治型、“法德兼治”型、服务型新型政府转变,进而引导整个社会向尊德尚法、明德崇法、法德并举型社会迈进。通过政府行政理念之转变,以期从根本上促进整个社会实现治理理念的转变;积极开展“法德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在全省范围内不同区域、不同地区首先确立一批“法德文明”试点地区或单位,如“法德文明试点市”“法德文明试点县”“法德文明试点社区”“法德文明试点村”“法德文明试点单位”等,通过不同类型、不同地情地区或单位的实际试点,总结“法德兼治”的方法经验,从而分批次、分层次逐渐推及至全省各个地区。
2.以宣倡之。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德兼治”理念的系列思想,创建“法德讲坛”或“法德课堂”,邀请各行业、各领域专业或杰出人士,如专家学者、道德模范、援鄂“抗疫英雄”等,开展法律、道德等主题式宣讲,普及法律知识,弘扬道德观念。创新宣讲形式与方法,通过讲授、视频、表演等多种形式方法相结合,实现多维一体、多位一体,以增强宣讲的趣味性和深刻性;整合多方资源,融合多方力量,注意联合公检法司、高校等多方组织,成立专门的“法德宣讲团”,常态性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学校、机关、景点等区域或场所开展专门性、针对性的“普法”与“德育”活动,让不同区域、不同地区的公众都有接受专业法律知识与崇高道德观念熏陶洗礼的机会。集聚专业主体力量如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学教师、人民调解员等,经常性开展法律咨询、法律诊所等活动,以真正提高公民水平与素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二者融合贯通,并结合启发式、研讨式、情景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深化“法德兼治”理念,“如春在花”“如盐化水”在潜移默化中使其仿若习惯一般,深植于民众内心。
3.以评促之。“命令只能指挥人,榜样却能吸引人”,优良的示范是最好的说服。古罗马著名哲学家塞内加曾言,“教诲是条漫长的道路,榜样是条捷径”。通过“法德模范”“法德典范”等榜样的评选,从而推进“法德兼治”理念的普及。具体而言,可尝试每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法德示范单位”“法德示范社区”“法德示范村”“法德示范个人”等评优推先活动,通过荣誉表彰、实质性物质奖励,激发“法德互评”“法德共评”的社会效应,从而引领社会公众素质的整体提升。
(三)培育推进“法德兼治”模式专业化人才队伍
1.重点打造职业化调解员队伍。拓宽调解员引入选拔渠道,通过招考、自荐、考察等形式,组建一支职业化、专门化的调解员队伍。并通过各种学习、培训、进修等形式,强化调解员队伍专业知识、职业道德等素养,进一步提升调解员队伍的业务水平及职业操守;与人民法院、仲裁机构等机关部门通力合作,通过选聘调解员担任陪审员、担任仲裁员等方式,提高调解员的专业素养与工作水平;强化调解员职业性、专业性特点,对于调解员,应实行持证上岗制、持证调解制,建立调解员的等级评定与晋升机制,重视调解骨干人才,注意发展后备力量。
2.着力狠抓法德党员干部。“法德兼治”模式的推广,党员干部是少数关键。正视党员干部在“法德兼治”模式实践展开中的模范带头、先锋堡垒作用,对党员干部进行专门性“法德兼治”理念教育,培养党员干部法德专业素养,引导党员干部用法德思维、法德治理方式开展实践工作,以“润物无声”般“无痕教育”影响和带动群众,使群众切身感受“法德兼治”的温暖与力量,从而使其真正产生对“法德兼治”模式的认同感和信任感。[5]
(四)完善“法德兼治”治理载体与平台
1.夯实实体平台。全力打造,建立丰富多样的“法德兼治”实体教育基地,如德育中心、法治文化基地、学雷锋志愿服务基地、法德讲堂、法德文明示范基地等,夯实“法德兼治”实体平台;匠心设计,建设一个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纪检监督、公众参与、媒体推动、经费保障、科技支撑“社会协同”的“法德兼治”服务中心,实现“法德兼治”实体平台建构的体系化、组织的规范化、主体的多元化、运行的专业化、方式的协商化。[6]
2.创建媒介平台。创设“法德兼治”热线、栏目、频道、专项网站、公众号等平台,专门处理民众反映的法德问题,并对其中的典型问题、热点问题、难点问题等的处理情况或结果建议及时予以更新报道,在全省范围内构建一个全过程、全方位记录追踪的媒体监督体系;开设网络直播、云课堂、慕课等现代化线上传播方式,利用抖音、腾讯课堂、超星等现代化传媒传播技术,为公众提供自主学习法德知识的空间与选择。
3.打造实践平台。打造法德综合实践平台,设立“实践实训”课堂。以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为先,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性质主体实际,创新并不断成熟法德教育实践的内容与载体。如在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我省各地区、各单位可通过设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疫情防控党员先锋岗”等,在党员、干部队伍中广泛开展创建法德责任区、法德服务承诺、法德结对帮扶等专项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及各级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提升党员、干部“法德兼治”素养。
四 结 论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任何一种社会治理模式的诠释,似乎都有其不完整性情形存在。事实上,无论择以何种模式,或多或少都有其无法回避的痛点与短处,选择“法德兼治”模式只是综合权衡各种社会治理模式优劣后审慎思量的最好结果。提升湖南省社会治理水平,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坚持“法德兼治”是必由之路。文章仅浅略地从法德兼治思维,探讨新时代我国社会治理的模式,与其说能澄清若干问题,毋宁说是提供一个共同思维的方向,作为问题探讨的出发点而已。
[1]孙海波.道德难题与立法选择[J].法律科学,2014,(4):4-5.
[2]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湖南人大网[EB/OL].http://www.hnrd.gov.cn,2018-02-22.
[3]2018年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湖南人民政府网[EB/OL].http: //www.hunan.gov.cn,2018-02-11.
[4]2019年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湖南人大网[EB/OL].http://w ww.hnrd.gov.cn,2019-02-01.
[5]何洪周.坚持法德并举助力治蜀兴川[J].法治论坛,2017, (9):62-63.
[6]任绪保.创新“法德一体”模式,着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以山东省日照市为例[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8,(6): 62-64.
D902
A
1673-2219(2020)04-0082-04
2020-05-25
2019年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生态文明视域下湘南地区绿色发展的法律困境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9C0805)阶段性成果。
何双凤(1988-),女,湖南邵阳人,湖南科技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法律系讲师,研究方向为经济法、环境法。
(责任编校:呙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