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绕主体对象开展新时代高校思政课

2020-01-08杨振宇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思政课思政大学生

杨振宇

围绕主体对象开展新时代高校思政课

杨振宇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 102617)

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办好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要紧紧围绕青年大学生这一主体对象的特点和需求,着力在丰富教学体系、创新方式方法、激发主体动力上下功夫,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主体对象

高校思政课事关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发挥高校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要紧紧围绕大学生这一主体对象,着力在丰富教学体系、创新方式方法、激发主体动力上下功夫。

一 着力在完善教学体系上下功夫

新时代的大学生主要由“95后”或“00后”构成,具有“六强六弱”的特点,表现在学习意识强,责任意识弱;自我观念强,集体观念差;参与意识强,辨别能力弱;竞争意识强,协作能力弱;成功愿望强,信念意识弱;创新意识强,实践能力弱。新时代思政课要着眼当代大学生的鲜明特点,多渠道、多层次构建丰富的思政课教学体系。

(一)把形势政策纳入教学内容

采取多种方法,摸清大学生关心关注的现实问题、社会热点、理论迷点、思想困惑,纳入教学体系之中,给予积极回应和解答。比如,组织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深入联系高校讲思政课,组织高校领导班子参与讲授“形势与政策”课,第一时间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两会”精神、新冠疫情防控精神等最新时政作为思政课教学内容,让大学生更好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二)把学生需求导入教学体系

长期教学实践中发现,思政课之所以出现吸引力不强、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重要原因在于课程脱离学生实际,没有从学生需求出发。思政课要积极构建形成以服务学生为中心、以关爱学生为目的的教育教学体系,对学生的思想现状和发展需求做到心中有数,因人而异进行指导和帮助,在答疑解惑的过程中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渗透到教育教学内容之中,促使他们得到成长关爱、产生情感共鸣,使理论思考自然转化为政治观点、理论修养、道德品质。比如,某北京高校从大学生普遍关心关注的就业需求出发,梳理分析近5年来学生毕业生的去向、待遇、原因,用一组组学生身边真实的数据和事例,侧面解析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的政策变化,引导学生了解北京城市建设规划、“四个中心”功能建设、高质量经济发展以及产业布局调整,从而激发大学生珍惜学习机会、勇担新时代历史重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把工作成效作为考评指标

工作成效是衡量思政课质量的重要标准。时代不同、特征不同,衡量思政课的标准也应因时而新、因情而变。要把是否打造学生们喜闻乐观的思政课语言体系,是否储备各类图片、音像、影像一体可见、可触的素材体系,是否构建日常民意调查、综合意见反馈、师生满意度测评的评价体系作为重要的教学考评指标,建立动态化、常态化、滚动式评价模式,把思政课教学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依据;将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纳入高校绩效考核评价,突出思政课的重要地位,推进工作落地见效。

二 着力在创新方式方法上下功夫

方式方法是决定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要加强探索研究,灵活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大力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

(一)把握好传统教学和创新教学的关系

思政课的教法改革不能一味地求异求新,而应当积极引入传统教育智慧和现代创新方法进行有效融合,实现传统经验和互联网技术、高新技术、新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模式的衔接。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面对大学生在线学习的现状,如何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创新教学方式,提升“网络思政”的实效。要积极探索将防疫抗疫故事融入思政课堂,深度挖掘、讲好防疫抗疫故事,凝聚形成众志成城、共同战疫的强大正能量。

(二)营造充满时代气息的课堂环境

新时代是信息科学技术、新媒体模式发展迅猛的时期。旧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及方法手段,正被直观快捷的多媒体设备、电子课件视频所改变,思政课的内容直观效果和信息量正被成倍放大,课堂的形式和氛围将越来越生动活泼。但同时出现了一些问题,那就是对课本这一“思政理论”文字载体的解读阐释功效被不断弱化。这就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既要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措施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又要想方设法增加学生对理论内容的关注与兴趣,还要善于运用大学生之间流行的“时髦语言”,把最新的理论成果和知识热点通过新技术、新媒体以喜闻乐观地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充分展示出思政教育的包容性、互动性、创新性,以多种方式使思政课堂“活”起来。

(三)积极推动思政课与课程思政、课堂与课外的融合贯通

要积极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加强思政课主阵地建设的基础上,坚持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加强综合素养课程建设,发挥专业课程育人作用,把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使各门课程都“守好一道渠、种好责任田”。要加大力度拓展“第二课堂”,充分发挥其积极支撑作用和补充功效,逐步引入“易班”“慕课”等网络授课模式来对思政教学工作进行辅助和补充,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团员和班干部的示范表率作用和凝聚引导作用,不断丰富思政课的内涵和外延。

三 着力在激发主体动力上下功夫

思政课教学中,教师负责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往往是导致一些大学生内心抗拒和厌倦、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

(一)不断强化大学生主体意识

思政课教学过程是指导帮助大学生群体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关键在于激发大学生的自主性,强化他们主动学习、主动参与、以我为主的“主人翁”意识,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范式改革,引导他们自主探索式地学习,培养他们独立探究分析、勇于创造和大胆实践的综合能力,充分认清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二)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

“思政课”要让大学生富有参与感和亲近感,就要变被动式、接受式教育为主动式、自我式教育,注重发挥好他们的主体作用。比如,上海某高校在“新时代·中国说”思政课中,通过线上线下选拔大学生讲师的形式,组织全校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组团参赛,学生们自主发掘所学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人物和故事,用学生们喜闻乐观的方式讲述专业、解读专业,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实现德育“自省”和“互助”,学生知晓度达90%以上,报名学生达2000余人,不仅实现了学生的自我教育,更通过朋辈教育实现了思政教育的全覆盖、多领域、深层次,有效弥补了依赖思政课教师队伍教学的短板和不足。

(三)积极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机制

要积极推进“班级、公寓、网络思政、国防教育、社会实践”等多位一体的育人阵地建设,加强“党团班”队伍建设,探索形成“人人是教员、事事是教材、处处是课堂、时时受教育”的浓厚氛围和工作机制,凝聚青年大学生为伟大复兴中国梦而拼搏奋斗的思想共识。

[1]柴艳萍.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再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9):115-119。

[2]覃夫杰.新时代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中旬在的突出问题和破解[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8,(2).

[3]教育部,中组部,中宣部,财政部,人社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Z].中国教育新闻网,2019-10-14.

G416

A

1673-2219(2020)04-0052-02

2020-03-05

杨振宇(1979-),男,湖南岳阳人,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校:张京华)

猜你喜欢

思政课思政大学生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