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美学内涵

2020-01-08谷利民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儒家传统文化

谷利民 李 瑛

当代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美学内涵

谷利民1李 瑛2

(1.湖南科技学院,湖南 永州 415199;2.湖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倾向。如何引导人们的精神生活沿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已成为时代的需要。从美的内涵出发,剖析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蕴含的美学思想,并指出人们需要通过学会发现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以及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达到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传统文化;美;现代价值

“美”指某一事物引起人们情感愉悦的一种属性。美的概念包含两层含义:一种是外观形式的美丽、美观;一种是与“善”的含义类似。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美的本质在于理念,只有这种理念才是真正的、永恒的美,才是一种具有客观意义的实在[1]。黑格尔也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2]。美,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其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涉及到人们心理结构的完善、人生态度的优化和道德人格的提升等问题。因此,当我们学会在生活中发掘美、欣赏和认识美,就能并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使我们周围的世界变得更加美丽。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而今,体会传统文化中的“美”,将审美与生活融合,并演化为人生的态度和生活的方式,这样的需求正悄然在国人的头脑和心灵深处强劲地伸展着,使传统文化再一次焕发出耀眼的光彩。因此,如何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将传统文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发掘传统文化思想中有生命力的美学内涵,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仍然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 自然之美:在与自然的和谐中获得自由

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感应”学说的影响,中国人历来注重自然与人格的融会。与西方文化中“自然”一词指“独立于人之外的自然界”不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主要指物质世界而非一种状态、侧重直觉的“体验”,并主张从自然中获取人生自由与人格独立,从而摆脱世俗的束缚,得到真淳的愉悦,形成高尚的人格。

(一)儒家的自然观,主要是一种道德自由感

一方面体现在以“仁”为最高人格境界的“孔颜之乐”上。“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颜回将外在的道德准则内化为人性的自然欲求,因此体会到自由真乐。一方面体现在以“真”为美的人性自然,强调处己之真、对生命和自我的尊重。“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中庸》),提倡人们的生活与道德律相符合,努力实现真我,将外在的合乎道德的宇宙和内在的真人性的规律之间建立起一种和谐。儒家认为,要达到这样的道德自由感,一是要教育和训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鼓励个人建立好习惯,社会建立好风俗;二是要穷究事物的原理,具有诚实的品质,涵养自身的道德,顺应物理和人性,超越法则、技巧和现实存在,自然地表现出内心的真诚质朴,才能达到自然大化的境界。

(二)道家的自然观,体现为一种审美自由

道家追求心性的自在逍遥,认为自由是人与自然的完全顺应以至冥化的一种人生境界。“真正的快乐,是忘去一切形体上的快乐;真正的荣誉是离弃一切美好的荣誉。”(《庄子·至乐》)“夫得是至美至乐也。得至美而游乎至乐,谓之至人。”(《庄子·田子方》)超越现实的束缚和功利的计较,人的心性得到了解放,感到自在舒适,达到“自然”之自由状态,因此获得自得之乐的审美愉悦。

(三)禅宗的自然观,体现为一种修行顿悟

禅宗强调内心体验的心理直觉,自然与心灵圆融无碍。这是一种天地人各在其位的本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感应、共颤,达到当下时空“心与物”“情与景”的刹那兴会,并导向人以自身为对象的反思性思维,而不是以自然为对象的认知型思维。自然界不再是外在依附,而是人内在心理情感的有机感性形式,人们在观照自然中发现自我。

当然,人与自然和谐的最高境界,应属陶渊明笔下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田园诗所传达的平和、冲淡、空灵、静远的意象,最大程度体现了诗意与人生的“双美”,堪称艺术和人生理想的范式。

二 静的美:在与自身的独处中净化心灵

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重视外在环境之“静美”,更讲求内心的“静定”,体现了人格修养的方法与境界的统一。

(一)儒家讲求通过“静定”内修以达到“至善”的道德境界

“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儒家将“止”“定”看作是“静”的逻辑前提。王阳明以静、定并举,“‘定者心之本体;是静定也;决非不观不闻、无思无为之谓,必常知、常存、常主于理之谓也。’……岂是静定也,又有以贯乎心之动静者邪?”[3]总体而言,儒家通过静观、静坐,做到“慎微”“慎独”,对内修身治心、臻于至善,对外则修身以“齐家”“平天下”。

(二)道家强调凝神而去智、虚静无为而通于万物的心灵状态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做,吾以观复。夫物云云,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老子》)道家通过提倡“虚静”,通过“心斋”“坐忘”等方式求得“心境之静”。这里的“静”要求通过清除内心欲念达到精神贯注的状态,从而达到与“道”的合一。道家的“虚静”呈现出两种倾向:一类是带有强烈的超功利的目的,把瞬间的审美态度扩大到对整个人生的态度,将其看成是摆脱政治、伦理束缚的思想武器,以抚慰人生竞争中的疲惫压抑,获得一种现实的心理平衡;另一类是把“静”作为一种特定的心理过程,在宁静的思绪中促进审美活动的深入,为了更加切近现实、更好地反映生活。

(三)禅宗通过冥想、静虑的修行方法努力达成心寂的境界

禅来源于梵文“Dhyana”的中译,意思是入定,原始佛教徒六种修炼方法之一,这种禅定思想对国人的影响极深,是一种普遍的修行方法。具体来说,一是要切断与外界欲念的联系,二是要摒除内心的各种杂念,三是将注意力高度集中起来,返观心性,在静定中追求内心的清净圆满。

总体而言,“静”之所以能达到净化心灵的功效,在于其能够超越纯粹生理的感官欲望和现实的纷扰、知识的成见等,实现心灵的纯净自由和本真世界的开启与澄明。

三 适的美:在与社会的互动中控制欲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闲”和“适”是人们在“出世”与“入世”之外开辟的另一安顿心灵的路径,更有人把其当作化解痛苦、安顿人生的灵丹妙药。

(一)儒家并不否定人性中的情感与欲望,但主张节制情欲

儒家提倡“适度”以达到“适性之美”,如孔子主张“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揭示出“中和”的审美意蕴是情感的节制与表达的适当。“适”的思想在儒家的典型体现便是“中庸哲学”。这种学说,是指一种介于两个极端之间的一种有条不紊的生活——“酌乎其中”。这种中庸精神,在动作和情感之间找到一种完全的均衡,所以理想人物,应属一半有名,一半无名;慵懒中带用功,在用功中慵懒;穷不至于付不出房租,富不至于可以完全不做工;在社会上稍具名誉,但不太显著。这种中等阶级生活,是中国人所发现最健全的理想生活。[4]

(二)道家对“适”的理解角度不同,但都强调“适性”逍遥

老子从政治哲学的立场出发,彻底否定人性的感官欲望,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聘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第十二章)。因而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老子》第十九章)。庄子从养生的教育,认为过度的感官欲望会妨碍养生,因此他也持否定态度。他充分尊重人作为主体的自性,并承认其中差异性,认为“适性”是“自适其适”,而非“适人之适”。如“庄周梦蝶”的寓言中,心化为物、物为心所化、心物融化为一。这种源于自性满足而产生的审美愉悦超越了感官层次,具有极高的精神价值。

(三)禅宗认为生活中的痛苦,源于人对欲望的追求

当人们沉溺于不正当的欲望及精神上种种形式的卑琐,就注定要堕入轮回,因此佛教提倡欲望的抑制及苦行主义,认为唯一解脱的道路就是不断克服掉肉体的欲望,从而获得内心的宁静。如不能克服贪念和欲望,将来会为现在的所作所为接受惩罚。

“适”对于现代文明社会的积极意义在于:任何事情都要“适度”“适中”,并指出“闲暇”对于幸福生活的必要性。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存在于闲暇中。”[5]应该说,闲暇并不是可有可无的生活的点缀,而是追求智慧、培养德性的必需,是一种从容有度、安适自在的人生态度与生活方式。现代人应当从追求功利的快节奏生活中缓步下来,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内心,给予心灵更多的沉思内省的时间以及徘徊的空间,用通达的人生态度突破物理空间的限制,从而获得无限广阔、无限自由的心理空间。

[1]柏拉图.理想国[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2]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

[3]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吴光,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1.

[4]林语堂.国学拾遗[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亚里士多德.伦理学[M].苗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G122

A

1673-2219(2020)04-0033-02

2020-06-15

谷利民(1979-),男,湖南永州人,博士,湖南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李瑛(1988-),女,湖南永州人,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湘南方言艺术。

(责任编校:呙艳妮)

猜你喜欢

儒家传统文化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谁远谁近?
刘涛《音调未定的儒家——2004年以来关于孔子的论争·序》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从“以直报怨”到“以德报怨”
——由刖者三逃季羔论儒家的仁与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