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考察之所思所感
2020-01-08吴雅莉
吴雅莉
永州考察之所思所感
吴雅莉
(湖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我研究的方向是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在本次永州考察活动中显得尤为异类。因为身处诸多古典学学者当中,无论是从本次考察的主题、还是研究范畴的共同点来看,我都不太搭调。然而尽管犹豫再三,我还是决定觍着脸来“滥竽充数”了。若论理由,本人自我感觉很是充分。第一,从个人情感上来说,受到了冉毅、高兵兵、陈小法、高平几位教授的热情感召,使我情不自禁想要加入他们的团队,主动接受熏陶。第二,从个人兴趣爱好来说,潇湘八景的魅力不可挡,且对湖湘文化根源的追溯,应是所有湘籍文化人的必修课。第三,从作为一个科研人员的研究态度上来说,文史哲不分家,古今中外应有互通之处,切忌存门第之见。无视过去,刻意与之断裂,又如何能正确认识现在、展望未来?第四,从思想史专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来看,应深刻认识到,实地考察是思想提炼的基础。只有实际体会了文人墨客描述的潇湘,才能更了解诗里诗外的人生实像。正如王汎森所说,思想是生活的一种方式。诗歌等艺术形式源于生活,蕴含的思想使其高于生活,让我们的文字灵魂附体,更为生动有趣。与近代思想史趋向于哲学的抽象化、理论化的研究路径不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更侧重于践履之学,更贴近人生。我想在这一点上,兴许恰恰能弥补近现代思想史“空中阁楼”般的不足。于是,基于以上几点考量,我跟随考察团一路南下,有幸在湖南科技学院张京华教授及一众少壮学者的陪同下,一边观摩名人石刻、品鉴如画美景,一边用心感悟古往今来作为“人”的人生,即生而为“人”的生命气质和人生态度。
日人宇野哲人曾在纪行中写道:“我国之文明来自湖南文明处甚多,湘山湘水,宛如家国乡园。其地虽以卑湿为人所知,然对习惯于祖国多湿气候之同胞而言,恐无任何障碍。”一语道出近代日本人对于湖湘山水气候的熟稔程度,和由于承继了湖湘文化思想所带来的亲近感。其实去过岛国的国人都知道,两地山水地理绝不似宇野氏描述得如此趋同。若单论视觉下的山水,浙江一地可能更胜一筹;若论地理气候,山东、东北更适合日本人居家。所以我认为,这种“宛如家国乡园”的亲近感,更多的是来自于心理层面。对于从未踏足中国大陆而又接受过传统儒家思想的日本文化人来说,湘山湘水犹如眼中的“白月光”,湖南文明则如同那心头的“朱砂痣”,以诗画等为媒介,早已神交久远。湖南之旅,等同于朝圣之途,永州之旅,于我亦如此。
此行最为难忘的,是亲身体验的“潇湘夜雨”。临近黄昏正值登岸欲归之际,忽然飘起濛濛细雨,似乎是老天爷在有意留客试图暗示着什么。顶着寒冽江风,透过扑面而来的细细雨帘,回望潇湘二水合流处的苹岛,在雄浑苍茫古朴的山水背景下,一渔民正划着乌篷小船艰难地横渡江面,显得那么地渺小无助(有图为证)。我这个冻得瑟瑟发抖的潇湘客不禁闭上眼想象着,“两岸丛篁湿,一夕波浪生。孤灯蓬底宿,江雨蓬背鸣。南来北往客,同听不同情”。不同的朝代,无数的诗篇,以“潇湘夜雨”为题弄墨寄情,“潇湘”也成为文人们爱不释手的文学艺术的母题。难怪陆游感叹道“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
凄黯天空、潇潇风雨、茫茫苍梧、雨打芭蕉、雨打篷窗、更深无眠……似乎不约而同地构成了“潇湘夜雨”不可或缺的题材要素。宛如一首首交响乐的篇章序曲,从视觉和听觉上处处凸显着天涯异客“悲”“苦”“孤”“惨”“愁”的羁旅之思。曾有人说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为林黛玉设置的潇湘馆就是苹岛的代名词,就是“潇湘夜雨”意境的化身。潇湘馆内竹林丛丛,清雅淡泊,超然脱逸,“潇湘夜雨”的意蕴结合林黛玉孤苦的身世,倒也不谋而合了。
我想,地处湖南最为“卑湿”之地的永州,也许正是文人政客们最好的大炼炉。这种愁苦体验,未必就不是一件好事,它迫使古往今来曾高居庙堂的人们对于民间疾苦更能感同身受,无形中促使他们重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背起行囊重启人生之旅。每个人都是行者,行在路上的异乡客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