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内针治疗失眠38例
2020-01-08吴桂燕
吴桂燕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四医院,北京 100094)
皮内针是以特制的小型针具将其固定在腧穴部皮下或是皮内,从而实现长期埋针的一种技术手段,也被叫做埋针法,是古代针刺留针方法的发展。具体来说,它是将针具刺入皮内,固定后留置一定时间,利用其持续刺激,起到穴位按摩,减轻疼痛,促进器官血液循环系统来对某种达到治疗的目的。皮内针可持续性刺激穴位,同时减少疼痛程度,减小反复针刺造成的痛苦,患者亦可自行手压予以刺激。本次研究当中笔者以皮内针的方法对失眠症进行治疗,将获得的治疗效果总结为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8例,来自2019--2020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男18例,女20例,年龄25~81岁,病程1月~15年。
1.2 失眠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根据2017年《中国失眠症指南》[1],做下述评定:持续性或频繁性入睡困难,以睡眠不足为显著特征表现的睡眠障碍,该症可单一发生、也可同精神性疾病、生理疾病或药物滥用共病,可伴随多种觉醒时功能损害。
中医学评定依据《中药(新药)治疗失眠性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存在下列典型的失眠症状表现:入睡存在困难,入睡后常会警醒,睡眠不稳定,或是醒后无法再进入睡眠,睡眠整体时间少于5个小时,有反复发作史。
1.3 符合条件
(1)有典型失眠症状的表现,而且至少每周出现3次。
(2)于中、西医诊断失眠标准均相符。
(3)年龄跨度在20~85岁,并无性别限制。
(4)知情研究、且自愿参加。
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皮内针治疗,所选取主要穴位有:两侧安眠穴(经外奇穴,位置在耳朵后方风池穴、翳风穴两个穴位连线的中点处)、神门(手少阴心经原穴、输穴,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陷处)。
随证加减配穴:
肝火扰心:夜不能眠,导致情绪易怒、易躁,饮食无欲,常感口渴、饮水多,口苦,小便黄色甚至夹带红色,大便干结、便秘,舌质呈红色、舌苔黄,为弦数脉。加太冲、太溪。
痰火扰心:不寐,头重,痰多胸闷,恶食喛气,舌苔黄腻,脉滑数。加丰隆、足三里。
心胆气虚:不寐多梦,易于惊醒,胆怯心悸,遇事善惊,气短倦怠,小便清长,舌淡,脉弦细。加心俞、阳陵泉、悬钟。
心脾两虚:夜不能眠,伴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情疲乏、食欲降低,头晕倦怠、四肢疲乏,面部颜色无光,腹部胀痛、大便稀,舌质偏淡、舌苔薄,脉细且无力。加心俞、脾俞、血海、足三里。
心肾不交:心烦不寐,入睡困难,心悸多梦,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喉干,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加三阴交、照海。
操作:选用日本清铃揿针,0.2 mm×1.2 mm,病人取舒适的坐位,穴位用75%的酒精常规消毒,将揿针埋入以上穴位,用手轻柔按压埋针处,以出现酸、麻、重、胀感觉为佳。每1~3天进行1次揿针的更换,综合视患者皮肤状态的变化决定;夏天最好埋针时间少于2天;注意埋针部位不要接触水、避免发生感染,持续5次治疗为1个治疗疗程。
3 评价效果
3.1 评价依据
按照国家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失眠性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内容:当睡眠时间可持续6个小时以上,而且可以进入深睡眠、也就是醒后精神充足,即视为治愈;睡眠情况与治疗前相比可见发生好转,睡眠时间在3~6个小时,转醒后精神尚可,此为显效;较之于治疗前失眠症状有好转,睡眠时间有所延长、但延长少于3个小时,此为有效。无效:失眠无明减轻或反而加重。
3.2 治疗效果
临床治愈34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
3.3 典型病例
患者男性,31岁,反复失眠3月余,多梦,易醒,每晚醒来4~6次,醒后再睡困难,睡眠不深,醒后疲乏,心悸健忘,食少,四肢倦怠,腹胀,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无力。考虑心脾两虚,选用双侧安眠、神门、心俞、脾俞、血海、足三里。治疗1次后睡眠民情况较前明显改善,睡眠深度明显增加,夜间醒来次数明显减少至2次。治疗5次后,睡眠快速,不易醒,平均夜间睡眠症时间超过6小时以上。多梦、心悸、健忘、神疲等症状消失。3个月随访期之内并无复发病例。
4 讨 论
中医讲失眠症归属在“不寐”的范畴当中,认为该症的发生是由心神内扰或心神失养,神不守舍而成。证侯有虚有实或虚实夹杂。治疗应重在调理内脏。睡眠与心经关系最密切,因心主神志,心藏神。《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五脏有疾,当取十二原”,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故主穴选用心经的原穴神门。安眠穴为经外奇穴,是治疗失眠的常用的效穴。在临床治疗失眠病例中,根据每个病人临床特点,运用以上两组主穴,再随证配穴,治疗各类型失眠效果显著,且安全,操作简便,因无针刺的痛苦,病人更易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