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释“咽”“喉”“咙”“嗌”“噎”“”“喝”
2020-01-08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 100029
古代辞书中记载了许多医学词语,并将当时世人对这些医学词语的理解记录在释义之中。由于古代科学技术的限制,导致部分医学词语的释义界限模糊。由于咽喉在人体构造中位置相近,而且功能相关,古代辞书中有关人体咽喉部位解剖及病理方面的词语就有“咽”“喉”“咙”“嗌”“噎”“”“喝”等,但未能进行明确区分。本文将结合古辞书释义及现代医学知识对以上医学词语进行考辨,明确其中的含义并发掘其语言学价值,以期为医学文献语词研究提供参考。
1 咽、喉、咙、嗌
《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咙,喉也。喉,咽也。”[1]24《尔雅·释鸟》:“亢,鸟咙。”郭璞注:“咙,谓喉咙。”[2]94口语多将“喉”与“咙”连用,称为“喉咙”,又称为“咽喉”。此为同义并列结构的复合词,训释词与被训词意义相近,有一部分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结合为双音节词,并以此形式在语言中固定下来。古人常常用事物义类相近的单音节词组合成复合词,这是复音节词产生的途径之一,以此来强调词义,使词义更加突出。《说文解字义证》:“咽也者,《苍颉篇》同《御览》,引作‘咙也’。”王筠同桂馥,并进一步分析,曰:“此浑言之也。”[3]2086可知,喉、咙、咽三者在古时“统言不别,析言则异”。
1.1 咽 “咽”在古辞书中有三个音项,以音别义,此属于单音词造词法中的音变法。古辞书中,《说文》:“咽,嗌也。”[1]24《大益广会玉篇》:“咽,咽喉也。”[4]24《集韵·先韵》合《说文》《大益广会玉篇》之释义,曰:“咽,嗌也,谓咽喉也。”[5]162此为名词,表示咽部。
《三国志·魏志·华佗传》:“佗行道,见一人病咽塞,嗜食而不得下。”李贤注:“咽,喉也。”[6]《汉书·息夫躬传》:“云咽已绝。”颜师古注:“咽,喉咙。”[7]1677《梦溪笔谈·卷第二十六·药议》:“水与食同咽,岂能就中遂分入二喉。人但有咽有喉二者而已。咽则纳饮食,喉则通气。咽则下入胃脘,次入胃,又次入肠,又次入大小肠。喉则下通五脏,为出入息。”[8]
咽喉与鼻腔、口腔、喉腔相通,为人体的重要部位,此可引申为战略中的险要之地,即为地势险要,连接多地的枢纽之地。《释名疏证补·释形体》:“咽……气所流通扼要之处也。”[9]114《战国策·秦策三》:“韩,天下之咽喉也。魏,天下之胸腹。”[10]
1.2 喉 《说文》:“喉,咽也。”[1]24王筠细致区分了喉与咽的不同。《说文解字句读》“喉”下云:“案,喉骨而咽肉,喉前而咽后。或曰喉右而咽左,则结喉见于外,可以破之。惟咽纳食也。”[3]556《素问·太阴阳明论》云:“喉主天气,咽主地气。”《灵枢·忧恚无言》说:“咽喉者,水谷之道路也;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类经》曰:“喉为肺系,所以受气,故上通于天;咽为胃系,所以受水谷,故下通于地。”[11]可知喉在上,中医将其归属于肺系;咽在下,与食道相连,归属胃系。
现代人体解剖学将咽部与喉部作如下区分:咽腔以软腭与会厌上缘为界,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咽位于喉的上方,与喉部连接的部位为喉咽,范围是舌根部向下至会厌上缘。喉上连咽,下通气管。功能上,咽部主要是传输气体与食物的管道。喉部下连气管,由软骨和声带组成,主要作用是通气与发声,咽部对发声起到共鸣的作用。发病症状上,咽与喉的黏膜是相连接的,发病时相互牵扯,难以区分,可借助声音判断。喉的主要功能是发声,如果声音出现了变化,可推测是喉部出现了病变。
1.3 咙 “咙”即“喉”,常以复合词“喉咙”的形式出现。《尔雅·释鸟》:“亢,鸟咙。”郭璞注:“咙,谓喉咙。”[2]94
《说文》:“咙,喉也。”[1]24马叙伦[12]《说文解字六书疏证》:“伦按,龙、喉,东侯对转转注字。”由此,“喉”与“咙”为六书中的转注字。许慎[1]316给转注下的定义为:“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授。考老是也。”在其中,许慎并未注明何为转注字,所以造成了后世学者分析转注的分歧。马叙伦先生综合汉字形音义三要素来理解转注,认为“建类一首”的“首”指声纽韵部,突出语音在转注中的重要性,这点较前人有所突破;“类”指字形,侧重于部首,主要指事物的属性,但不局限于同一个部首中,隶属于不同部首,只要意义存在关联,也可划归为一“类”。《说文解字六书疏证》:“转注之意,是谓从此运输达彼。故就明而观,即含有以此字之形声义运输至彼字之意矣。”[13]转注为造字法,转注两字,部首相同,意义相通,古音也要相近。
“咙”,来母东部;“喉”,匣母侯部,侯、东对转。二者韵部相近,同属“口部”字,又意义相近,故二者为转注关系。马叙伦[13]认为,转注字“由原字而转变其声,复不刻定为一字,而可转辗复造”。
1.4 嗌 《说文》:“嗌,咽也。”[1]24“嗌”指咽部。又作“”,为象形字,《说文》:“上象口,下象颈脉理也。”[1]24《素问·至真要大论》:“嗌干面尘,身无膏泽。”“嗌”与“咽”同义,其引申方向亦大致相同,属同步引申。“嗌”由咽喉引申为险要之地,形符从“”作“隘”。《说文解字注》:“嗌者,扼也,扼要之处也。”[3]558《释名疏证补》:“咽,咽物也。又谓之嗌,气所流通阨要也。”[9]114《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杜预注:“言楚在险隘,不得陈列。”[14]3937《龙龛手镜·土部》:“塧,险塧。”[15]《山海经·北山经》:“单张之山……有鸟焉,名曰白鵺,食之已嗌痛。”郭璞注:“嗌,咽也。《谷梁传》曰:‘嗌不容粒。’今吴人呼咽为嗌,音隘。”[16]郭璞此处训释既解释了“嗌”指咽部,又通过注音沟通了“嗌”与“隘”的词义关系。“嗌”,锡部影母字;“隘”,支部影母字,二字双声,韵部对转,音近义通,为同源关系。“嗌”,又指咽喉阻塞,引申为阻塞之义,也作“隘”。在“阻塞”这一义项中,“嗌”同“阨”。今查,厄,锡部影纽,有阻塞、险要之义,其中“险要”义,后作“阨”,“阨”同“隘”,韵部由锡部对转至支部;其中的“阻塞”义,同“隘”,声音不变。声符“厄”“益”同在段玉裁《音韵表》的十六部。“厄”“阨”“隘”“嗌”音近义通。《释名疏证补》:“益州。益,阨也。所在之地险阨也。”[9]86
2 咽、嗌、噎
2.1 咽 咽部是食物与气体进入人体的共同通道,故声音滞涩称为“咽”,组词为“哽咽”,多用来形容哀痛时因气机不畅所发出的声音特点。《宋本广韵·屑韵》:“咽,哽咽。”[19]《集韵》:“咽,声塞也。”[5]704《慧琳音义·卷九十三》“呜咽”注“咽”曰:“《声类》云:‘下平声也。亦气逆也。’”[20]3522《文选·潘岳(寡妇赋)》:“口呜咽以失声兮,泪横迸而沾衣。”李善注引毛苌《诗传》曰:“咽,忧不得息也。”[21]737由“气逆”“不得息”可引申出阻塞义。食物阻塞食道可称为“咽”,又称为“噎”,常用于口语。《宋本广韵·屑韵》:“噎,食塞。又作咽。”[19]通过比对古代文献记载的咽部疾病的特点,可知咽部疾病大多有“堵塞不畅”这一特征。
2.2 嗌 由上文分析“咽”的生理功能可知,咽主传输饮食物与气体,咽的发病特点主要是“阻塞”“不通畅”。若饮食或气机出现异常,可推测是咽部发生了病变,通常表现为咽部有阻塞感,饮食不易下咽,气机不畅。这在古代文献中有大量记载,如《谷梁传·昭公十九年》:“……哭泣歠飦粥,嗌不容粒。”[14]5297《说文》:“鲠,食骨留咽中也。”[1]81《玄应音义·卷二》引《声类》曰:“哽,食骨留嗌中也。”[20]3821此为饮食不易下咽。《说文》:“,咽中息不利也。”[1]177《说文》:“欭,嚘也。”[1]177《大广益会玉篇》“嚘”下引《老子》“终日号而嗌不嚘”云:“嚘,气逆也。”[4]99《集韵》:“欭,嘅也。”[5]125此为气机不畅。
2.3 噎 《说文》:“噎,饭窒也。”[1]27指食物阻塞咽部。《慧琳音义·卷三十四》“哽咽”注引《说文》:“噎,食在喉也。”[20]1362《慧琳音义·卷六十》“噎饥”注:“食在喉中不下曰噎。”[20]2444《集韵·质韵》:“噎,食塞咽也。”[5]508《诗经·王风·黍离》:“行迈靡靡,中心如噎。”[14]697今查“嚘”,《大广益会玉篇》:“嚘,气逆也。”[4]148《太玄集注·夷》:“柔,婴儿于号,三日不嚘。”王涯注:“嚘,气逆也。”[22]《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噎候》:“此由忧恚所致,忧恚则气结,气结则不宣流,使噎。噎者,噎塞不通也。夫五噎,谓一曰气噎,二曰忧噎,三曰食噎,四曰劳噎,五曰思噎,虽有五名,皆由阴阳不和、三焦隔绝、津液不行、忧恚嗔怒所生……”[23]“噎”为食物堵塞,或气机不畅上逆所造成的咽部有堵塞感的疾病。《说文》:“,咽中息不利也。”[1]177《通俗文》:“大咽曰。”[24]此“咽”为“噎”的借字,“”为哽咽之义,是由于气机不畅所致的气哽。
综合咽部疾病名“嗌”“噎”,均有颈部堵塞之感,导致饮食与气机壅塞。《方言笺疏》:“咽谓之嗌,咽痛亦谓之嗌,饭窒谓之噎,咽痛亦谓之噎,皆义相因也。”[17]377
通过对比“喝”与“嗌”,可知“喝”指声音嘶哑,为喉部疾病;“嗌”指饮食阻塞、气机不畅,为咽部疾病。王念孙误认为“喝”与“嗌”同,是没有将相关文献进行分类比对所致。事实上因咽与喉位置相邻,难以区分,故古人不分咽与喉,而构成了复音节词“咽喉”。对比同义词(近义词)的语言环境,可看出二者的细微差别。
从词源角度分析,《方言笺疏·卷七》:“斯,离也。”[17]257《方言笺疏·卷六》:“、披,散也。东齐声散曰,器破曰披,秦晋声变曰,器破而不殊,亦其音谓之,器破而未离谓之璺,南楚之间谓之。”[17]257、澌、嘶、斯、,声同义并相近,此词条揭示了从“斯”得声的字的同源义——分离、破碎,如以下例证,《诗经·陈风·墓门篇》:“……斧以斯之……”《毛传》:“斯,析也。”[14]804《大雅·板篇》:“无独斯畏。”郑笺:“斯,离也。”[14]1185《尔雅·释言二》:“斯,离也。”[2]35《说文》:“析也。从斤其声。《诗经·陈风·墓门篇》曰:‘斧以斯之。’”[1]120《说文》:“澌,水索也。”[1]234索,尽。《说文解字注》:“斯,析也。澌,水索也。凡同声多同义。”[3]6377《玄应音义·卷十三》“嘶碎”注曰:“嘶,又作二形。”[20]3847《说文》:“,散声……”[1]151又曰:“,悲声也。”[1]51、嘶、,三者均指声音沙哑,,从疒,专指疾病;嘶、,从口,从言,专形容声音。
综上所述,咙即咽,咽与喉相连,喉在上,咽在下。“嗌”“噎”为咽部疾病,指吞咽食物困难。“喝”“”为喉部疾病,指声音嘶哑。辞书是中国传统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言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晶。古代辞书中包含的大量医学词汇及辞书对医学词汇的训释,对解读中医古代文献具有实用价值。通过比较辞书中所收的医学词汇可进一步明确词义,从而探究医学词汇从古至今的发展演变。本文将中国传统语言之学用于释读中医文献,解释疑难字词,梳理词义发展脉络,体现了训诂学对中医文献研究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