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T磁共振成像在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评价中的应用效果
2020-01-08艾德艾力吾布力喀森木戴国朝
艾德艾力·吾布力喀森木,戴国朝
(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 影像科 新疆 喀什 844000)
动脉粥样硬化引发的颅外颈动脉及颅内大动脉狭窄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报道显示,亚洲及非洲人群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最常见诱因为颅内大动脉狭窄,大脑中动脉是最容易发生狭窄和闭塞的颅内血管部位;由此可见,对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进行准确诊断和评价对降低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导致的各类疾病的发生及提升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用于评价、诊断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管腔狭窄的影像技术包括CT 血管成像、经颅多普勒超声、数字化减影血管造影(DSA)、3.0T磁共振成像等,而3.0T磁共振成像所具有的高分辨率、非侵袭性及对管壁及管腔的有效评估是其他技术不能比拟的。本研究旨在探讨3.0T磁共振成像用于评价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临床价值及意义,现进行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9年7月—2019年9月在我院接受3.0T磁共振成像检查的50例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DSA确诊为粥样硬化性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生命体征平稳,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非动脉粥样硬化性大脑中动脉狭窄者,脑出血患者,存在心源性脑栓塞可能性者,合并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或器质性疾病者,急性期需进行介入、溶栓等治疗者,造影剂过敏者,合并磁共振禁忌症者,磁共振图像质量不佳者,不能配合完成研究者。其中男38例,女12例;年龄29~63岁,平均年龄(48.36±5.12)岁;41例粥样硬化性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9例双侧狭窄。
1.2 检查方法
采用3.0T磁共振扫描仪(生产厂家:西门子,型号:skyra 3.0T)对大脑中动脉进行检查,采用8通道头部线圈,非门控多序列扫描。首先进行3D-TOF磁共振血管成像定位序列扫描,采集数据并分析,定位狭窄血管;对大脑中动脉M1段进行由内至外依次行垂直断面扫描;本研究所选扫描序列及参数见表1。对比剂选择钆喷替酸葡甲胺,剂量为0.2mmol/kg,高压注射器注射,流速3ml/s。
表1 3.0T磁共振扫描序列及参数设置
1.3 血管狭窄评价标准
血管狭窄率采用WASID法进行计算,血管狭窄分级采用Samusle标准分为轻度狭窄(0~50%),中度狭窄(50%~69%),重度狭窄(70%~99%),闭塞(100%)。
1.4 评价指标
以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3.0T磁共振用于评价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特异性、敏感性及误诊率进行分析。
2 结果
DSA与3.0T磁共振两种检查方法对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检查结果见表2,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3.0T磁共振用于评价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特异性、敏感性及误诊率详见表3。
表2 DSA与3.0T磁共振检查结果
表3 3.0T磁共振用于评价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效果
3 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生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大脑中动脉是最易发生粥样硬化性狭窄的颅内动脉,且大脑中动脉的供血区域广泛;调查显示我国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有近50%患者的诱因为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1,2];因此,对大脑中动脉狭窄进行早期诊断、有效干预对于降低相关脑血管事件发生,提升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DSA是近年来应用最广的脑血管检查手段,对脑血管变异、狭窄、闭塞等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目前已经是公认的颅内血管病变评价的“金标准”,但DSA具有一定创伤性,且风险较高,因此,寻找一种评价效果与DSA相近的更安全的检查方法也成为医务工作者的研究热点[3-4]。
3.0T磁共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分辨磁共振成像技术,特别是3D TOF磁共振成像,更加简单、方便,且空间分辨力较好,能更好更直观的显示血管生理状态及血流信息。本研究中发现,3.0T磁共振对血管闭塞检查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达到100%,误诊率为0%;而对非闭塞性血管狭窄检查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稍有逊色,分析原因可能为检查过程中仪器会因为血管狭窄处信号丢失而高估血管狭窄程度[5]。
综上所述,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3.0T磁共振用于评价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特异性、敏感性均较高,且误诊率低,在临床实践中可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借鉴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