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腹联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价值分析
2020-01-08胡维维王春斐
胡维维,王春斐
(敦煌市医院超声诊断科 甘肃 敦煌 736200)
子宫内膜病变是一种严重危害女性生命健康的疾病,近年来我国子宫内膜病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对患者预后至关重要[1]。子宫内膜癌是较为常见的子宫恶性肿瘤,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在子宫内膜癌早期采取有效的诊断方式,对治疗有积极意义。超声检查具有无创、安全等优点,包括腹部及阴道两种诊断方式,已被临床用于诊断子宫内膜病变。本研究旨在探讨经腹联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价值。具示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82例疑子宫内膜癌患者,患者年龄28~62岁,平均(55.26±3.18)岁;体质量指数17~25kg/m2,平均(21.22±1.23)kg/m2。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经阴道及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器为飞利浦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经腹部检查:适度充盈膀胱,取平卧位,探头频率为3.5~6MHz,探头置于耻骨联合上方,多切面观察患者宫腔及子宫情况;经阴道进行检查:排空膀胱,取平卧位,于探头涂抹耦合润滑剂,带无菌避孕套于探头上,探头频率为5~10MHz,缓慢置入阴道内,使其紧贴阴道穹窿及宫颈部位,扫描患者子宫内膜。所获取的图像均由2名专业的医师阅片,得出最终结果。
1.3 评价指标
以手术病理作为“金标准”比较单项经腹、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诊断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病理结果
82例患者中,71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癌,11例子宫内膜病变,包括子宫内膜息肉5例,子宫内膜增生3例,子宫黏膜下肌瘤3例。
2.2 单一经腹、经阴道彩色超声及联合诊断结果
经腹联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准确性(93.90%)、灵敏度(95.77%)均较单项经腹(65.85%、63.38%)与经阴道(74.39%、73.24%)诊断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表1 单项经腹、经阴道彩色超声及联合诊断结果n
表2 单项经腹、经阴道彩色超声及联合诊断效能(%)
3 讨论
子宫内膜癌是常见于妇科的恶性肿瘤,对女性健康有较大的危害,且发病率在近年来不断提升[2]。在早期选择合理的诊断方式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至关重要,目前,对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诊断方法主要是分析患者以往病史及临床表现,并结合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且影像学检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查子宫内膜癌中,并有经腹部与经阴道两种检查方式[3]。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腹联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准确性(93.90%)、灵敏度(95.77%)均较单项经腹(65.85%、63.38%)与经阴道(74.39%、73.24%)诊断高,表明经腹联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有较高的准确性,临床诊断价值较高。究其原因,经腹部超声检查有方便快捷及无禁忌症等特点,且具有操作简单、检查范围广的优势,在检查时可对多切面进行扫查,清晰的显示病变组织形态及位置,但易受膀胱充盈不佳等情况影响诊断效果,图像显示为可见条状血流信号,对应一些相对不典型的病变只能从声像图特点提示良、恶性的倾向性;经腹部多普勒彩超检查通常适用于未婚且无性生活女性,腹壁对其影响较大,易出现误诊漏诊现象。经阴道多普勒彩色超声,具有探头分辨率高、频率高的优势,即使是细微的组织结构也可清晰的显示,可观察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的情况,不受膀胱充盈因素影响,有较好的诊断效果;图像显示为宫腔内异常回声团,范围一般较大,边界不清,内部回声多以低回声为主或表现为混合回声;但仅能应用于已婚有性生活女性,且在检查前要求患者排空膀胱,可减少对检查结果的影响,提升诊断率。二者联合检查优势互补,在已婚有性生活女性及未婚无生活女性中自由切换检查,进一步提升诊断率。
综上所述,经腹联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有较高的准确性,临床诊断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