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我和我的祖国》“小人物”蕴涵的文学价值
2020-01-07张立威陈雨俊江宝城
张立威 陈雨俊 江宝城
在《我和我的祖国》影片中,各单元中的“小人物”在电影艺术加工下演“活”了,一个个鲜明的小人物特点,极具文学气息。這些小人物的塑造结合剧中台词,成为影片文学雕琢的过程,以小见大表现小人物的大事件,细节铺设使小人物活灵活现,象征表达将影片的拍摄目的与传达精神合二为一。
1.“小人物”的形象
《我和我的祖国》塑造了不同的小人物,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是小人物和小角色,也都是历史的参与者与见证者,围绕小人物的故事展开,形象平凡而质朴,主角是你也是我。影片从1949年的开国大典,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1984年中国女排夺冠、1997年香港回归、2008年北京奥运、2015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到2016年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安全着陆,都是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成就,是几代人辛苦经营与努力拼搏所换来的,成为导演电影素材与文学素材的来源。没有刻意的宣传塑造人物,也没有刻意地空喊口号,每个故事代表的寓意深刻,电影通过删繁就简,全面展示了其中小人物的性格、特点与形象,在压缩叙事时空和简化叙事视点之后,揭示远远超出小人物本体形象的另一重具有重大意义的形象,由此用影片人物与事件上的“小”来彰显民族与文化上的“大”。
影片中的小人物,展现在观众面前的却具有伟大的形象,这种在电影过程中便是以小见大,即以平凡书写伟大,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例如《前夜》篇中林治远“立国大事,必鞠躬尽瘁”, “二十八年革命,两千万人牺牲,换来的红旗,我们能做的只有四个字——万无一失!”,通过这一句句台词,便将两千万为新中国成立而牺牲的先烈带入到了开国大典的大事件中来,同时通过林治远的口述,使小人物的形象变得更加伟大。《北京你好》篇中的哥的土味“洋话”——“牛掰克拉斯”,影片结合台词,将小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而演活了的小人物又与各事件相联系,刻画大事件下小人物的发展历程,从而体现了文学艺术中的以小见大。
2.“小人物”的细节
细节展现是电影整体艺术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无论是在电影艺术中,还是文学艺术中,真实生动的细节铺设是丰富情节发展、塑造人物性格、增强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影片《我和我的祖国》便对小人物的细节展示比较多,对细节铺设就好像是三月春雨,润物无声,顺其自然,对细节处的打磨造就了影片的精彩与亮点,使影片的艺术价值更加耐人寻味,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每一个影视单元中,细节展现看似毫无波澜,但随着细节的不加加深,逐渐迎来了篇章中的高潮部分,从而在无声无息中将观众带入了最激动人心的片刻,这就是对人物细节铺设的功效,能够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影片之中,成为影片中众多的“小人物”之一,共同感受祖国的发展与昌盛。
在“小人物”的细节展示上,通过宏观场面的展示,突出小人物的个体形象。如《前夜》中“小人物”通过找电动装置的原材料,正当林治远心如死灰坐在房子里沉默时,老百姓举着灯笼,拿着手电,如潮水一般涌了进来,他们手上是孩子的长命锁,是吃饭的铜铁勺,是眼镜的金属框,是身家的黄金条,甚至还有戏剧演员的长刀,特别是清华教授那句:“这是我们实验室最后一块镍铬了。”最终凑齐原材料,完成了电动升旗的壮举,使无数革命烈士换回的五星红旗,与奏响的国歌一起,万无一失地展现在开国大典之上,令世人为之瞩目。其中的细节体现在材料的收集上,新中国成立前科技不发达,阻断装置用的材料矽和镍没有,而全城的百姓在广播后,争先恐后的送来各式各样的物件让林治远挑选,最终完成材料的收集。这些细节的呈现,是一个个小人物化身为大事件的参与者,亲眼目睹国家今日之强盛,从而让观众也从细节之处身临其境。
3.“小人物”的象征
从《我和我的祖国》电影的七个篇章中,不同的小人物都象征着不同类型的人物,这种文学艺术中的表达方式用于电影艺术中,提高了电影与文学的结合程度,促进了二者的共同进步。在影片中,各个篇章中的“小人物”代表推动每件大事件发生的人民力量。
4.小人物象征全体人民
影片中的小人物象征的历史的开创者,但是具体到每一篇章中,小人物便代表了不同的力量。《前夜》中,与其说是讲开国大典的升旗,不如说是在讲“为什么我们会胜利”,因此,这里的小人物象征了推动新中国成立的人民。林治远为了开国大典中五星红旗与国歌同步进行,夜以继日的研发电动升旗装置,最终保证了革命先烈换来的红旗与嘹亮的国歌一起成为经典瞬间,其中以林治远为代表的“小人物”象征着无数为了新中国成立而前仆后继的革命者。清华教授在送镍铬时,扶扶眼镜,苍白的头发上似乎映出的是中华民族百年的沧桑。我们为什么会胜利,我们一定会胜利,因为,人民群众的心在我们这里,有人民的支持,就算艰难险阻、道路曲折,我们终将取得胜利!
5.小人物象征扶贫干部
扶贫要从物质和精神上入手,《白昼流星》中退休扶贫办主任老李说过 “你扶它站起来没用,得让它自己站起来”便是精神扶贫的真实写照。这一片段结合当下国家现状,讲的鞭辟入里,而故事所表述的恰好是扶贫精神。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立意方面,扶贫与神舟飞船,立意精巧;二是角度方面,从精神扶贫讲起,提升高度。“扶贫”究竟要怎么扶?不是靠给钱就可以,物质上的扶永远比不上精神上的扶,正如老李对弟弟所说 “扶着小羊站,能扶多久呢?关键是得让小羊自己有能力站起来。” 而兄弟两个从小没有接受过什么教育,只知道“白昼流星”的传说,越是落后愚昧的地区,越容易相信各种神迹,而神舟十一号返航,就是启示他们的神迹。
《我和我的祖国》通过小人物的象征,升华了观众的思想与观念,使观众也仿佛置身其中,成为了一名小人物,见证并参与了影片中每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件中。实际上,这种身临其境并非真正参与了其中,只是进入到了电影角色中,小人物虽不足留名青史,但却象征着为每一个大事件的到来而默默做出努力奉献的人见证了中国崛起的这段历史,从而使每一位国人感到骄傲与自豪。《我和我的祖国》是对历史的倾述,历史刻画了属于每个人物的独特一笔,公正的记录着他们的经历与遭遇,在每个小人物的背后,是后来者们无法想象的奋斗之路,砥砺前行,唯有人民成就历史,创造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