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时间康复护理应用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对其盆底功能的影响评价

2020-01-07李小蕾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时间康复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对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在不同时间进行康复护理对改善其盆底功能障碍的护理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0月~2020年1月本乡镇76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依据康复护理的开展时间不同分组,对照组产后2个月开始进行康复护理,同期观察组为产后42d,比较2组的盆底功能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盆底功能合格率为94.74%,对照组为81.58%,且P<0.05)。结论:对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通过在产后早期(产后42d)进行康复护理,更有利于促进产妇盆底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护理;时间;盆底功能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是分娩产妇比较常见的产后并发症,这与产妇妊娠和分娩期间由于盆底肌肉受损有关,该疾病的临床发病率较高,也对产妇的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所以加强此类产妇的科学护理来帮助其提升盆底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有报道指出,通过进行科学的康复护理,例如运用盆底肌训练以及生物反馈等有利于改善女性的盆底功能障碍[1],然而关于康复护理的时间方面并无统一标准。以下将重点分析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在不同时间进行康复护理,对提升其盆底功能的临床效果。

1.资料以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取2018年10月~2020年1月本乡镇76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依据康复护理的开展时间不同分组,即观察组:38例,年龄24~36岁,均值为(29.6±1.2)岁;阴道分娩30例,剖宫产8例。对照组:38例,年龄23~38岁,均值为(29.4±1.5)岁;阴道分娩31例,剖宫产7例。2组临床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2组产妇均于产后进行康复护理,且康复护理方法及流程完全一致,对照组产妇的康复护理开始时间为产后2个月,同期观察组的康复护理开始时间为产后42d,具体护理方法如下:均由护士对产妇开展一对一的产后盆底肌功能训练指导、生物反馈训练指导和低频电刺激干预,指导产妇有意识的缩紧肛门,并维持3s以上,之后放松肛门,如此反复连续,30min/次,2~3次/天,共计训练6~8周;运用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训练仪对患者开展盆底功能训练,产妇保持平卧位,同时双腿保持屈曲并分开,将阴道内置入电击棒,对盆底肌进行测定并实施电活动刺激,20分钟g/次,2次/周,连续治疗10~15次。在产妇的康复护理中,还需要进行科学的健康知识宣教,向产妇讲解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发病原因、危害性以及治疗方法。并向产妇讲解康复护理的目的、流程以及配合要点等,从而提升产妇在康复护理中的依从性及配合度。

1.3评价标准

2组产妇均在康复护理干预结束后利用盆底肌力牛津分级评分系统对其盆底功能恢复效果进行评估,0级:即检查过程中产妇并无阴道肌肉收缩;1级:阴道肌肉存在轻微颤动;2级:阴道肌肉:可恢复不完全收缩,且持续时间达2s,且能够重复2次;3级:阴道肌肉恢复完全收缩,可持续3s,并能够重复3次,且无对抗;4级:阴道肌肉恢复完全收缩,能够维持4s,并重复4次,具有轻微对抗;5级:阴道肌肉恢复完全收缩,持续时间超过5s,并且能够重复5次,具有持续性的对抗。≥3级为合格,<3级即存在盆底功能障碍。

1.4统计学方法

涉及数据以SPSS19.0分析,数据标准差以( ±s)描述,组间数据t、χ2检验,P<0.05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盆底功能合格率为94.74%,对照组为81.58%,且P<0.05。

3.讨论

女性盆骨主要负责对子宫和膀胱等相关盆腔脏器进行稳固以及支撑的重要作用,并且盆骨的生理功能涉及女性阴道紧缩和排便与排泄等,当盆底肌力水平下降容易诱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并导致女性出现阴道松弛以及子宫脱垂等,该疾病的发生也对患者生存质量产生较大影响。近年来研究发现[2]-[3],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和女性妊娠与分娩均存在密切相关性,对于分娩产妇积极进行康复训练有利于改善盆底功能并预防该疾病的发生。然而我国临床中产妇产后康复护理仍然处在起步阶段,对于产后康复护理何时进行,以及对产妇盆底功能的促进效果等仍缺乏系统化的研究,因此目前尚无产后康复护理开展的确切时间规定。本次研究中,对于两组产妇在产后不同时间进行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从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通过在产后四十二天开始进行产后康复护理,主要通过给与低频电刺激、生物反馈训练指导和盆底肌力训练指导等进行康复护理干预,从研究结果来看,两组产妇的盆底功能均得到一定恢復,然而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早期进行产后康复护理,该组的产后盆底功能恢复合格率较对照组明显提升。这表明,对于分娩产妇在产后通过早期进行康复护理,更有利于促进产妇盆底功能的恢复。同时也提示,在产后康复护理期间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对产妇进行科学的盆底功能训练指导,并确定恰当的收缩训练时间以及强度,避免盆底肌肉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受到损伤,从而确保产后康复护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4]。除此之外,在产后康复护理中还应做好产妇的健康宣教,并坚持个体化的康复护理原则,结合产妇的实际情况和康复效果等对康复训练计划进行积极调整,从而提高康复护理的针对性以及科学性。特别是通过开展科学的健康宣教,来提高产妇在盆底康复训练中的认知水平和依从性,有利于确保产后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通过在产后早期(产后42d)进行康复护理,更有利于促进产妇盆底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裴亚楠,乔汇荃,钱林, 等.不同时间康复护理对于产后盆底功能影响的效果研究[J].新疆中医药,2019,37(3):72-73.

[2]赵春丽,魏见芳,郭玉庆.不同时间康复护理对产后盆底功能影响的效果研究[J].双足与保健,2018,27(10):29,31.

[3]伏秀婷.分析产妇产后不同时间接受康复护理对其盆底功能的影响[J].健康必读,2019,21(23):74.

[4]程秋霞.不同时间康复护理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的影响分析[J].母婴世界,2018,33(9):174.

【作者简介】:李小蕾(1986-09-29)女,汉 ,山东省海阳市人,主管护师。主要研究方向:妇产科护理。

猜你喜欢

时间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尿潴留康复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
时间消灭空间?
“时间”面前人人平等
汤姆?提克威影片的审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