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新时代中国文艺创作的指导

2020-01-07武洁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新时代创作

武洁

摘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文艺方面形成的具有前瞻性、指导性、实践性的理论,具有很强生命力和创作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继续扎根中国红色土壤,以更加符合中国世情、国情、民情的创作导向深耕创新文艺领域,谱写了一曲曲既符合时代脉络又温润心灵的红色主题歌曲,《不忘初心》便是众多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歌曲创作中的一首经典曲目,她从回望历史、立足当下、展望未来三个时间节点进行创作,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连续性、创新性、时代性特征,时间轴承上既一脉相承,艺术表现上又与时俱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新时代;中国文艺;创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一直不是死而僵化的信条,而是遵循文艺规律,鲜活的引领时代风貌和风气的文艺真理。新时代,勤劳善良的中国人民遵循文艺规律,把握时代脉搏,扎根中国土地创作了众多经典回响,而《不忘初心》更是生动刻画了不忘初心跟党走、砥砺前行中国梦的奋进旋律。

1.歌曲《不忘初心》传递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精神

1.1我们应怀有感恩精神铭记历史。

古语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一部中国共产党党史就是一部艰苦卓绝、砥砺前行的奋斗史。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用生命和热血铸就了共和国的丰碑;改革开放时代,中国共产党用勤劳和奋进创造了祖国的奇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用梦想和实干担负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正如歌词中写的那般“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鲜血浇灌出花开的国度”,我们需要怀有感恩的精神铭记历史,重温革命先辈用理想和信念丈量的伟大远征,知道自己从何而来方能知道自己将要去向何处,因为来时的道路是布满荆棘的,花开的国度也是经历鲜血的,唯有铭记历史方能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1.2我们应怀有斗争精神立足当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同样是在排除新的各种错误观念干扰、挣脱新的各种创作阻碍的斗争中前进的。当今世界是开放共享的世界,文艺创作虽然没有国界之分但是竞争确依然十分激烈。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斗争精神既是纪念马克思最好的方式之一,也是我们立足当下推进伟大事业、提高文化竞争力的思想方法。新时代,文艺创作领域虽然百花争艳,创作了很多优良作品,但是仍然存在浮躁、抄袭、急功近利等很多顽疾,凡此种种无时无刻不提醒我们应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创作领域怀有斗争精神。各位艺术家应以高度的德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不良现象做斗争,笃定恒心、倾注心血为人民群众创作奉献出真正的艺术盛宴,不能让马克思主义文艺创作领域迷失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正如歌词写的那般“无惧风雨迎来新日出”,我们应该志存高远,继续怀有斗争精神,学习斗争本领,增强斗争能力,无惧风雨迎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新日出”。

1.3我們应怀有自信精神展望未来。

毛泽东同志在《七古·残句》中言:“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展望未来,我们自信且笃定。一方面可堪重任的年轻一代驾起了复兴号轮船正青春昂扬的驶向中国梦。自去年,前有美国针对华为的贸易科技战,后有香港刚度分子挑战“一国两制”政策,历史将中华民族命运接力棒传递给了年轻的一代们。年轻的一代朝气蓬勃,不畏惧任何困难险阻,勇敢担当,爱国主义热情如排山倒海般迸发出来,在困难面前,他们既没有退缩也没有暮气沉沉,不仅自信阳光的接过了历史的接力棒而且担起了一座座人生高山,这一件件一桩桩事情一方面说明我们祖国真的强大了,另一方面说明年轻的一代真正成长起来了,这是国家的希望,也是人民的希望,正如歌词写的那般“生生不息只为了那一份托付。”另一方面实践和时间已多次证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优势和无穷的活力,尤其在灾难面前总是能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上下同欲,同舟共济。救治的是生命,表征的是制度,赢得的是人心,而且很多西方人确实也将中国制度看明白了,对中国道路非常服气,正如歌词写的那般“万水千山 最美中国道路”。我们应怀有自信精神展望未来,因为万水千山,中国人民生生不息,中国道路最美。

2.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原则创作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1弄明白“承担什么使命”的问题。

文艺和文艺工作从来不是独行侠,总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风貌的反映,既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又承担时代使命,为时代发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文艺和文艺工作?这个问题,首先要放在我国和世界发展大势中来审视。”[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建党至今经历了革命战争、社会主义探索和改造、改革开放、新时代四个时期,纵观各个时期,中国文艺创作都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导下呈现不同的历史情怀和时代感情。革命战争时期创作的文艺作品多为争取人民战争的胜利加油鼓气比如劳动歌曲《南泥湾》、影片《铁道游击队》等;社会主义探索和改造时期创作的文艺作品多为讴歌社会主义比如歌曲《社会主义好》等;改革开放时期创作的文艺作品多为表达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心比如歌曲《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好日子》等;新时代创作的文艺作品多为弘扬实现“中国梦”比如歌曲《不忘初心》、电视剧《毛泽东》、话剧《红旗渠》等。正如詹姆逊所言:“知识分子是附着于自己的民族情境的”,“理论来自特定的处境。”[ ]各个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创作也是附着于自己的民族情境的,来自特定的处境,承担特定的使命,因此文艺和文艺工作要弄明白“承担什么使命”的问题,这便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历史性。

2.2讲清楚“为什么人创作”的问题。

毛泽东同志曾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本质上就是人民的文艺理论,为人民进行创作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根本性、原则性的问题。人民和文艺相互需要,人民需要创作文艺,文艺也需要热爱人民。革命导师列宁说:“艺术是属于人民的。它必须在广大劳动群众的底层有其最深厚的根基。它必须为这些群众所了解和爱好。它必须结合这些群众的感情、思想和意志,并提高他们。它必须在群众中间唤起艺术家,并使他们得到发展。”正如歌词中的写的那般:“树高千尺根深在沃土”、“报答你是我唯一的倾诉”。文艺和文艺工作即使树再高、叶再茂也不能忘记:只有扎根在人民群众的沃土中,只有报答感恩人民群众才能源源不断创作出更好的艺术瑰宝,因此文艺和文艺创作要讲清楚“为什么人创作”的问题,这便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人民性。

2.3理得清“怎么进行创作”的问题。

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创作就是要求创作灵感来源于生活,创作内容来源于人民,创作形式来源于创新。歌曲《不忘初心》以新的曲式风格,以男女搭配二重唱的表演形式创新演唱表达,多了亲和力和互动感,引发了无数人的时代共鸣。创作形式既要来源于创新,创作过程也要经得起大众的批评检验。关于文艺批评,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批判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打磨好批评这把“利器”,把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在艺术质量和水平上敢于实事求是,对各种不良文艺作品、现象、思潮敢于表明态度,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表明立场,倡导说真话、讲道理,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 ]进行马克思主义文艺创作的方法就是既要坚持守正创新,又要敢于接受批评,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推敲和检验,因为真理总是越辩越明,而文艺也会越评越美。

3.结语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中国文艺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导下蓬勃发展,繁荣兴旺。从毛泽东时代文艺思想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中国文艺既是总结文艺历史经验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普遍性和中国特殊性的有机统一,这就必然要求艺术家们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进行文艺创作的过程中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思考,既要弄明白“承担什么使命”的问题,也要讲清楚“为什么人创作”的问题,更要理得清“怎么进行创作”的问题,因为一部好的艺术作品总是怀揣谦卑的感恩精神,通过抒发理想来引导道德;总是保持昂扬的斗争精神,通过记录丑恶来辨别真伪;总是承载充沛的自信精神,通过表达现状来歌颂梦想。新时代中国文艺必会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导下蓬勃发展,而中国文艺道路也必会越走越宽广。

参考文献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 .人民网 .2014-10-17

习近平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的讲话.新华网.2014-07-07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13年12月26日),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701页

习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谈会上讲话 .人民网 .2014-10-17

[美]詹姆逊、张旭东:《马克思主义与理论的历史性》,载[美]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4、28页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7页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 .人民网 .2014-10-17

猜你喜欢

新时代创作
让萧红真正为人所知(创作谈)
Jazz
小艺术家大创作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