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教育对幼儿心灵的美化
2020-01-07王瑜敏
王瑜敏
摘 要:音乐是感情的表达,灵魂的体现。音带给人的美,是其他领域所不能替代的,乐曲永远的旋律美,歌词蕴含的语言美,表演中展现的形态美,还有演唱时来的意境,能很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当幼儿欣赏音乐时,在聆听的过程中能产生强烈的情绪体验,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的發展,优美、积极向上的音乐带给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
关键词:音乐教育;幼儿心灵;美化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35-0051-02
【Abstract】Music is the expression of feelings and the embodiment of soul. The beauty of music is irreplaceable in other fields. The beauty of melody,the beauty of language contained in lyrics,the beauty of form in performance and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of singing can edify sentiment and purify the soul. When children enjoy music,they can have a strong emotional experience in the process of listening,which has a subtle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moral sentiment and ideological realm. Beautiful,positive music brings children's growth is very important.
【Keywords】Music education;Children's mind;Beautification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造就一代新人是百年大计,随着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成为突出的任务,把美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国人的共识。音乐教育是美育的一种,它不能等同也不能完全替代美育,但音乐教育能潜移默化地陶冶人的情操,纯洁心灵,是美育的中心环节。
1.生活中认识美——以美扬善
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说:“音乐的本身在于对情感的反映,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的过程,不如说它是一种情感的过程。”有人曾说“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辩识善恶与真伪,并使人倾向于真与善,排斥恶与伪。”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会聆听和欣赏到各种音乐,当孩子听到欢快的音乐时,他们会不由自主的用拍手、蹦跳的方式,表达心中的喜欢;而当孩子听到舒缓优雅的音乐时,心会安静下来;同样当孩子听到伤心的音乐时,会变得格外沉默。当然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会有这么强烈的情绪情感,很大程度上需成人的引导,也就是幼儿所开展的音乐教育,包括儿歌、律动、音乐欣赏等。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音乐有最强烈的力量深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用美来浸润心灵,使它因此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因此而丑化。”从柏拉图的这句话我们能深刻的感受到,在幼儿园开展良好的音乐教育对于3—6岁幼儿的心灵启迪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如:音乐游戏《动物与敌人》,旋律为三段式,即ABA段,A段旋律轻快活泼,B段沉重紧张,恰好地体现两种不同动物的特征。A段的小兔跳,孩子伴随着欢快的音乐,时而小兔跳,时而拔萝卜;当B段音乐开始时,低沉的音乐就像大灰狼出现了,孩子们听到这一段音乐时,一下子就紧张起来,再顽皮的孩子也会紧张地“找个地方躲起来,不让大灰狼发现”;A段音乐再次响起来来时,“大灰狼没有找到小兔子走了,小兔子们又开心的跳啊、唱啊”。这个音乐游戏中“小兔”和“狼”的形象,通过音乐让孩子进入角色,体验到兔子的弱小,狼的凶狠,自然的流露出“善”与“真”的真实情感。在幼儿园很多的音乐活动中,,丰富的歌曲和多彩的乐曲都蕴涵着美,透露着真。幼儿在音乐的浸润下,在认识美、感受美的过程中,体会到美的真谛。
2.教学中孕育美——以美养心
我国的孔子说:“移风易俗,莫过于乐”;《乐记》中载:“凡音之起由心生也,人之心动,物使然也”;古希腊的柏拉图说:“在教育中我们一向对于身体用体育,对于心灵用音乐”;德国的贝多芬说:“音乐使人的心灵爆发出火花”等,其表达的意旨是音乐产生于人的内心情感,同时也反作用于人的心灵。好的音乐作品能作用于孩子的情感,引起共鸣、激动、联想、想象,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润孩子的心灵。
如中班音乐活动《我的好妈妈》,这首儿歌旋律优美,歌词郎朗上口“我的好妈妈,下班回到家。劳动了一天多么辛苦啊”,如同讲故事般,把孩子很好的带入到生活中。生活中的妈妈也要上班,也很辛苦。“妈妈快坐下,请喝一杯茶”让孩子懂得如何去关心照顾妈妈,“让我亲亲你吧,我的好妈妈”原来宝宝的吻可以表达对妈妈的爱。歌曲让幼儿感受到爱的情感,感受到浓浓的亲情。这种强烈的感情很好的引起幼儿的共鸣,爱的传递,爱的流动,爱的表达。
大班音乐欣赏活动《梦幻曲》,则给孩子展现了一幅优美、如梦如幻的画面!音调悠扬而动听,引人入神的旋律,使幼儿仿佛置身于碧波涟漪的湖边,旁边是静静的森林,周围陪伴的是可爱的小动物。让幼儿沉浸在鸟语花香的诗情画意中,做了一个美丽的梦。
音乐活动《狮王进行曲》雄壮的旋律,百兽之王的威风;歌曲《颠倒歌》诙谐幽默的歌词让孩子捧腹大笑;《小篱笆》三拍子的抒情优美让孩子一下子仿佛看到了春天;《迷路的小花鸭》找不到妈妈的难过伤心……音乐情感所表现出来的多样性,逐渐丰富了幼儿的情感世界,并且在聆听和演唱过程中产生了心灵的共鸣。做为教师在日常的音乐教育活动中,要善于去发掘音乐的各种美,深入发挥教材的内在美。在活动过程中,让幼儿多听、多唱、多欣赏,引导幼儿体验、感受音乐的美。
3.活动中体验美——以美怡情
艺术是一种感受和体验的活动,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为了更好的让幼儿体验和感受音乐旋律带来的美,我们往往会给孩子们创设适宜的、多样的、游戏化的情境。让孩子们在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音乐活动中培养浓厚的情绪,激发丰富的情趣。
如:一次小班歌曲《小雨沙沙》教学活动。“春雨春雨,沙沙沙,沙沙沙”,形象生动的语言,教师声情并茂地唱出来,给孩子营造了一个意境优美的环境。活动尾声时,正好教室外面正下着小雨,老师随机带着幼儿到走廊上,用小手感受春雨的微凉,用耳朵去听下雨的声音。这种情景自然、随机,带给孩子的体验真实、难忘。
如:歌曲《春天在哪里》,当那清脆欢快的乐曲缓缓流出,那春天的景色似乎就在眼前,春风抚在面,一阵清脆的鸟叫声悦耳动听。“这里有红花,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这音乐中所包含的大自然的美,给幼儿的感受是那么的真实。这便是音乐为孩子们提供的情感体验。在情感体验中,他们能正确的认识客观世界,能感受到音乐作品中喜、怒、哀、乐等情感,从而使他们能明辩真假、善恶、美丑,从而形成自己美的观念和道德观念。
4.实践中创造美——以美促行
马克思在《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人还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这句话所体现的原则,既体现于人对自然界的改造,也体现于人对社会的改造,更体现于人对自身的改造。完整意义上的审美教育,就是通过掌握和运用“美的规律”,在与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人类实践活动密切相关的各项教育工作中,通过一定的教育行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音乐是审美教育的一种,也遵循这个规律。《纲要》中指出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活动。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应有愉悦感和个性化的表现。教师要理解并积极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注意不要把艺术教育变成机械的技能训练。幼儿园的音乐活动中,有些音乐能很好的促进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在学唱歌曲、音乐欣赏中,插上想象的翅膀,开启创造的源头。
大班音乐活动《狮王进行曲》,鼓励幼儿用身势动作表现“狮子王”的雄壮和威风。孩子们自由的展现和表达,有的昂首阔步,有的双手叉腰,有的张牙舞爪等等,艺术的展示没有规定,没有局限。孩子们在想象的天空中 ,尽情的发挥,尽情的游戏。最后教师给孩子们准备了各种的颜料和画笔,让幼儿在音乐中,用色彩来展现心中所想、所思。每一个孩子的作品都不一样,都有自己独特的意义。
5.结语
人是音乐教育的根本,音乐教育要遵循艺术教育的规律,作到寓教于乐,培养幼儿良好的审美情趣。幼儿园艺术领域中音乐教育,重在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让音乐去感染幼儿心灵,啟迪幼儿智慧,让孩子们在音乐的世界里畅游,在音乐的梦想中翱翔,让孩子们度过一个美丽的童年。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J].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2]张德绣著.教育心理研究[J].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