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旱地全膜覆盖下马铃薯不同栽培模式对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2020-01-07周丰
周丰
摘 要:干旱少雨是西北陇中地区马铃薯种植的瓶颈之一,为研究甘肃天水干旱山区全膜覆盖下的马铃薯增产、增收栽培模式,以脱毒一级种薯‘克星2号为供试材料,设置了全膜覆盖下5种不同的栽培模式。结果表明,全膜宽垄双行种植模式较对照增产60.4%,增收108.4%;全膜垄沟种植模式增产39.6%,增收77.9%。全膜覆盖栽培模式均较传统常规栽培模式增产又增收,全膜宽垄双行种植模式增产、增收幅度最大,可在同类干旱、半干旱山区相同区域示范推广。
关键词:山旱地;全膜覆盖;马铃薯;栽培模式;产量;产值;影响
天水市地处甘肃省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是典型的雨养旱作农业区,降水量不足严重制约着当地马铃薯栽培的产量与产值[1]。随着地膜的普及使用,不但提高了水分的利用率,而且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然而,传统平膜覆盖对产量的增加有限,且天水山区马铃薯覆膜最佳栽培技术文献鲜有报道[2]。因此,研究干旱地区全膜覆盖下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产量及产值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试验旨在推广栽培新技术,改变山区旱地栽培模式,提升马铃薯产量,提高种植户收入,加快天水干旱山区脱贫步伐。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时间为2017年3—10月,试验地设在天水市甘谷县六峰镇黑窑村,梯田地,地势平坦,黄绵土,土壤肥力中等,海拔为1 650 m,前茬作物小麦,麦收后机耕1次,秋季再耕1次耱平,春季结合施肥旋耕1遍,施腐熟农家肥45 000 kg/hm2、美国复合肥(N 16%、P2O5 46%)450 kg/hm2。
1.2 试验设计
采用随机分组设计,重复3次。试验共设5个处理,小区长5 m、宽3 m,小区面积15 m2,以常规单垄单行为对照,处理1:全膜平铺穴播,每小区3垄,垄距1.0 m,每垄种3行,每行15株;处理2:全膜等垄单行种植,每小区5垄,垄距为0.6 m,种5行,每行15株;处理3:全膜垄沟播种马铃薯,每小区5垄,垄距为0.6 m,每行15株;处理4:全膜宽垄双行,垄距0.6 m,每垄三角形点种2行,每行10株;处理5:未覆膜单垄单行种植(CK),垄距0.6 m,种5行,每行15株,株距均为0.33 m,重复间及四周留0.8 m走道,于2017年4月7日起垄覆膜,4月8日破膜点种。
1.3 参试品种
脱毒‘克星2号一级种(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提供),该品种中熟、株型半直立、茎叶绿色、块茎椭圆形、白皮白肉、芽眼少而浅,属早熟类菜用品种。
1.4 放苗及虫害防治
播种25 d后,每天检查出苗情况,并及时放苗,于5月15日茎基部压土,6月5日、21日用吡虫啉1 000倍液各防蚜1次,并随时拔除田间杂草。
1.5 数据采集与处理
采用马力等[3]与李玲玲、秦舒浩[4]的记录方法,准确记录各小区的出苗期及成熟期,计算不同处理下的生育期,目测植株生长的株型、繁茂性及结薯的集中性,利用相互比较法采用“+”标记,“+”多,则生长繁茂、结薯集中;“+”少,则情况相反。在浆果期调查各小区的环腐病与晚疫病,并计算病株数、病薯数及发病指数。结合市场行情,计算大薯、中薯及小薯产值,得出总产值,利用产值和产量分析全膜覆盖下的马铃薯最佳种植模式。
采用软件Excel 2003处理原始数据,DPS 7.05进行统计分析。根据王沛芹和蒋以超方法调查马铃薯病毒退化与环腐病的研究,根据陈锡时等方法调查马铃薯晚疫病的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出苗至成熟对照100 d,全覆膜92~93 d,全覆膜较对照提前成熟7~8 d;播种至成熟对照133 d,全覆膜123~124 d,较对照早熟9~10 d,全覆膜间相比较,成熟期基本相同,出苗率均为100%。对照露地栽培(处理5)苗期长势强,后期因干旱長势逐渐衰弱;全膜平铺穴播(处理1)长势较强,全膜等垄单行种植(处理2)、全膜垄沟种植(处理3)、全膜宽垄双行(处理4)处理长势均强,结薯均集中(表1)。
从表1可以看出,采用不同的栽培模式处理时,出苗时期和成熟时期不同,以处理5的生育期为全处理中最长。地膜覆盖的土壤耕作层温度,一般比露地提高2~3 ℃,可促进植物早出苗、早发育。处理5为未覆膜单垄单行种植,其生育期在5种栽培方式中时间最长,说明未覆膜状态下,马铃薯植株生长缓慢,出苗期、成熟期都比覆膜的要滞后,总体长势比覆膜的处理(全膜平铺穴播、全膜等垄单行种植、全膜垄沟种植、全膜宽垄双行)要弱。
2.2 产量
通过对各小区的产量进行称重,计算不同栽培模式下的马铃薯产量,并对小区产量结果进行差异性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处理5(CK)的产量为29 481 kg/hm2,产量最高的处理为处理4全膜宽垄双行47 290 kg/hm2,与对照比较增产60.4%;其次为处理3全膜垄沟种植41 153 kg/hm2,较对照增产39.6%;全膜平铺穴播、全膜等垄单行种植分别为38 619 kg/hm2、37 885 kg/hm2,较对照分别增产31.0%和28.5%。对各处理产量进行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全膜宽垄双行、全膜垄沟种植与对照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全膜平铺穴播、全膜等垄单行种植与对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全膜宽垄双行种植与全膜平铺穴播、全膜等垄单行种植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表2产量结果表明,实际大田生产中必须进行覆膜,栽培方式采用全膜宽垄双行种植播种,这样才能达到高产、稳产的生产效果。
2.3 产值
按照当地马铃薯收获时的当天价格,计算出各小区商品率的价值,并减去地膜成本,计算出该小区的经济产值,得出种植马铃薯的增收效益(表3)。
从表3可看出,處理5(CK)产值为32 316.15元/hm2,产值最高的为处理4全膜宽垄双行种植,较对照增产35 032.58元/hm2,增收108.4%;其次为全膜垄沟种植、全膜平铺穴播、全膜等垄单行种植,分别增收25 160.98元/hm2、21 145.64元/hm2、20 520.88元/hm2,分别增收77.9%、65.4%、63.5%。
本研究结果可以得出,4个覆膜的处理全部比未覆膜的处理5产量和产值都要高,在相同的地膜成本下,处理4比对照增加产值35 032.58元/hm2,增幅达108.4%;处理3比对照增加产值25 160.98元/hm2,增幅达77.9%;处理2比对照增加产值20 520.88元/hm2,增幅达63.5%;处理1比对照增加产值21 145.64元/hm2,增幅达到65.4%。全处理中,处理4的产量最高、产值最高,处理5的产量和产值均最低。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马铃薯全产业链的持续开发,马铃薯系列产品深受市场喜爱,马铃薯价格也居高不下,鲜货供不应求,高效高质地种植马铃薯已成为甘肃陇中山区增加农户收入、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选择之一[5]。本试验结果能够准确验证,在山旱地全膜覆盖栽培各处理均能有效利用有限的降水量达到保墒增湿的作用,起到增产增收的效果[6]。
试验中4种覆膜的种植模式较对照常规未覆膜种植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其中全膜宽垄双行种植模式增产增收效果最好,其次为全膜垄沟种植、全膜平铺穴播,分别较对照增产31.0%~60.4%、增收65.4%~108.4%。因此,在干旱半干旱山区,耕地的全膜覆盖能有效增加土壤墒情,再配套使用高产栽培模式,就能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提高了种植收益,可在同类型气候区域内示范推广。
参考文献:
[ 1 ] 王殿武,程东娟,刘树庆,等.高寒半干旱区马铃薯聚垄集地覆膜栽培技术效应[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1,19(1):14-19.
[ 2 ] 王廷杰,赵跟虎,郭天顺,等.天水市马铃薯加工专用品种大西洋覆膜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马铃薯,2002,16(5):267-268.
[ 3 ] 马力,马达,张峰.不同灌溉方式在马铃薯生产上的应用效果[J].中国马铃薯,2011,25(2):89-91.
[ 4 ] 李玲玲,秦舒浩.陇中半干旱区集雨外源水分补给小麦玉米复合群体产量及水分效应[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6):38-41.
[ 5 ] 曾凡逸,许丹,刘刚.马铃薯营养综述[J].中国马铃薯,2015,29(4):233-243.
[ 6 ] 王桂玲,王秀英,张杰.扎兰屯市马铃薯覆膜栽培技术及目前存在的问题[J].中国马铃薯,2000,14(3):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