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借导学单,精准推进学习过程

2020-01-07王见芬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20年12期
关键词:导学精准交流

王见芬

【摘   要】导学单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导航仪,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载体。要精准推进学习过程,可以导学单为支架,从“任务驱动,精准导航”“聚焦问题,精准反馈”两个方面深入实践,助力实现学为中心,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导学单;精准;学习过程

导学单作为语文课堂上的一种自助式学习辅助工具,能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建构。它以问题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使课堂成为展示、交流、深化学习的学堂,让“教而学”走向“学而教”。那么,如何巧借导学单,精准推进学习过程呢?

一、任务驱动,精准导航

导学单是架在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桥梁。教师要针对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以及语用点,巧借导学单,通过任务驱动,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支撑和引领,将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处。

(一)导在重点,精准定位

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可以借助导学单,帮助学生寻找学习任务与文本的关联点,从中发现规律,获得方法,顺势迁移,落实重点。

例如,四年级上册略读课文《梅兰芳蓄须》明确提出“说说梅兰芳用了哪些办法拒绝为日本人演戏,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的学习要求。因课文的时代距离现在较远,学生要在短时间内梳理出关键事件不容易。而课文中隐藏着一条时间线索,恰恰联结了“关键事件”和“当时处境”。教师可以时间轴为路径设计导学单(如下图),并把它作为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展开教学过程。

首先,师生共学,还原导学单完成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课文第2自然段主要写梅兰芳用了什么办法拒绝为日本人演戏”展开思考交流。教师示范圈画关键信息并填入导学单上的相应位置,让学生真实经历信息的提炼过程。接着,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导学单,并发现规律:以时间轴为顺序推进,每个时间节点对应的上一行是拒绝的办法,下一行是遇到的危險困难。在此基础上顺势迁移学法,完成填写,让文本与学生、学情与思维无痕对接。

又如,教学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时,借助关键句,把握课文的主要观点是教学重点。教师聚焦“‘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这一结论是怎样一步一步得出的”这一课后主问题,以导学单为支架,分步推进教学过程(如下图)。

第一步:借助导学单上的第1题,梳理提炼分观点。接着变换分观点顺序,引导学生发现分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白分观点是通过一步一步层层推进来印证结论的。之后用上关联词,同桌互说,体会论证的严密性。

第二步:二借导学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从内容和表达的角度,发现课文通过正反对比论证一步一步得出结论的表达特点。接着借助资料、图片展开对比,进一步理解、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如此这般,学生始终处于一个积极主动的阅读状态之中,对阅读材料中的信息不断进行提取和加工,发现文本表达的秘妙,让学习重点的落实自然无痕。

(二)导在难点,精准突破

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一文堪称是小学阶段场面描写的典范。对于这样的长课文,厘清课文的脉络,学习作者有序观察的方法,了解作者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是教学难点。教师可紧扣本课的“时间密码”和“言语表达”这两个点,设计形象直观的导学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阶梯,化难为易。

在导学单的引领下,学生借助过渡句中直接表示时间的词语“早上六点”“下午三点整”等,以及隐藏的提示时间的词语“接着”“升旗的时候”,厘清了各个时间节点对应的场面。同时,借鉴图式中已有的范例“入场”“宣布成立”,举一反三,或提取,或整合,或概括,进行快速梳理。导学单中的第2题更是以阅读课文中大量的句段为前提,引导学生整合重组、比较思考、归纳发现。有了导学单的精准导航,难点的突破也就水到渠成了。

再如,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习作时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本单元的课文《北京的春节》《藏戏》为习作表达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但如何将文本中的写作手法灵活迁移到表达中,仍旧是教学难点。学了课文后,教师可把两课的导学单一同呈现,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介绍风俗,可以像《北京的春节》按时间顺序,依次介绍各个时间节点的风俗活动,也可以像《藏戏》那样分几个方面介绍。介绍要有重点,突出风俗特点,至于文章主要写什么,次要写什么,要根据想要重点表达的意思决定。

两张学习单一对比,不同的内容,不同的结构,不同的表达,不同的情感,展现出不同的风俗特点,启迪学生的思维,打通读写的通道。

(三)导在语用点,精准拓展

教师可以利用导学单,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凸显阅读策略的指导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例如,教学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教师可以借助导学单,引导学生在说说、写写、评评中积累语言,发展思维,习得方法,建构能力。一用导学单,分“海水”“海底”“海岛”三个板块边学课文边完成梳理,并借助导学单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二用导学单,当当小导游,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在说中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灵活表达;三用导学单,想象画面,迁移仿写,在练笔中激活思维,建构语言。

又如教学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一文,当学生对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有了一定的认知和感悟后,教师顺势进行拓展延伸,出示学校周一升旗仪式的一组图片,引导学生仿照课文,借助导学单写一写学校的升旗仪式,学以致用,实现语言的增值。

二、聚焦问题,精准反馈

展示交流是重要的课堂环节,是检验和评价学习效果的核心。教师要敏锐捕捉学生学习中的困惑,发现群体共性的、典型的、最具价值的问题,在展示交流时“对症下药”,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点面结合,促进交流

教师在找准问题实质,明确了“展示什么”后,就要考虑以下内容:(1)“展示的层次”,是个人层面、小组层面还是班级层面来展示;(2)“由谁来展示”,是小组长展示、同桌合作展示还是全组成员一起展示;(3)“如何展示”,是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对比展示,还是小组的合作展示、自由展示,等等。

例如,教学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一文时,在学习爬山虎脚的样子部分,教师设计了导学单,让学生选择哪一幅图才是正确的爬山虎的脚。

有许多学生没有基于文本草率选择了②。基于这样的学情,教师设计了如下展示交流的层次与方式。

层次一:全班交流。让学生反馈自己的选择,教师并不急于给出正确答案。层次二:同桌交流。再次回到文本,画出相关的语句,分别说出自己选择的理由和依据。层次三:全班展示。同桌合作汇报交流成果。最后,教师小结,读这类介绍事物的文章要抓住描写事物特点的词语。如此教学,让学生站在课堂的最中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成为展示的主角,在选择、交流、辨析中提高鉴赏批判能力。

(二)再现思维,习得方法

在展示和交流环节中,不仅要展示学的结果,还要展示学的过程,让隐性思维显性化。

例如,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一课中,在问题“老人是在什么条件下创造奇迹的?”的引领下,学生借助导学单自主学习。教师发现学生概括大环境时大致呈现两类答案:“怪物盘踞之地”“环境恶劣”。提取小环境第三个典型事例的信息时大致呈现两类答案:“女儿三番五次接他进城,他不去”

“拒享清福”。不同思维成果的碰撞正是精准提取关键信息的发力点。于是,教师呈现学生原生态的回答,让得出不同结论的学生分别展露自己的思维过程:“我是借助第2自然段‘我知道这里的大环境和‘如此险恶的地方等关键词句提炼出‘环境恶劣的。”“女儿三番五次接他进城,他都拒绝,我就概括为‘屡遭拒绝。”“我想到‘拒享清福这个词……”如此这般,让导学单撬动思维,引领学生在思维碰撞、学法比较中弥补思维缺陷,改进阅读方法,习得阅读策略。

(三)修正完善,实现增量

如果说借助学习单自读自悟的过程是学生对文本进行原生态的解读、思考、感悟,那么,学生在充足的时空里展示交流、真诚互动、思维碰撞、生疑释疑的过程,就是对文本的再一次叩问、探索与对话。

因此,在交流反馈的基础上,一定要让学生對第一次的学习成果进行修改完善。在学习场中,让学生在导学单与文本之间,在文本的内容和形式之间生成对话,对原有学习单进行深加工、热处理,在优化答案、完善表达中深化感悟,真实经历学习提升的过程,实现学习的增量。

总之,只要教师真正站在“学”的视角建构课堂,恰当、灵活、创造性地使用导学单,真正发挥其指导、反馈、矫正和提升的功能,就一定能精准有效地推进学习过程,实现学为中心,增强教学实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俞国平.从“折叠”走向“舒展”:生本视域下学导式阅读课堂实施力点[J].作文教学研究,2014(1).

[2]王书林.翻转课堂:让学生灵动智慧,让学习走向深入[J].语文建设,2014(8).

[3]黄新艳.“学程单”,让学生神思灵动[J].小学教学参考,2014(16).

[4]凌琳.让思维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灵动[J].语文天地,2015(6).

(浙江省缙云县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321400)

猜你喜欢

导学精准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我是小导游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