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语文教本与读本的阅读教学

2020-01-07彭成祥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47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彭成祥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阅读的重要性,被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至少阅读300万字,这是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高中生课外阅读的基本要求。因此,人教社据此编写了必修的教本及与教科书配套使用的读本,并且要求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如何运用好教本与读本,使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进一步指导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师需要认真研究与思考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教本;语文读本;阅读教学

新课改以前,语文教材的编写受语文学科任务、功能不明确等因素的影响,忽视了读写能力的培养及语文自身的教育功能,过于强调了语文学科的文学教育、政治教育、工具性的训练。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材的编写也适时发生了新的变革,充分体现以人为本,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接受能力,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教本就像一把钥匙,可以帮助学生打开其他的书库。语文读本内涵极其丰富,可以把学生带到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语文读本的出现,给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培养语文能力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契机。高中语文教师要根据语文教本的内容,引导、指导学生学会发掘课内、课外知识的内在联系,将课内所掌握的读书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一、增加读本点读频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标准要求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兴趣是刺激学生爱上学习的重要外因,只有学生爱上阅读,才能真正的掌握阅读方法,语文阅读水平和语文素养才能真正提高。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将教本和读本有机的结合起来,让教本成为指导学生掌握适当阅读方法的助推器,激发学生阅读读本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读本成为拓展学生视野和见识的阶梯,学生通过读本的学习,可以进一步提高语文能力和素养。

最为简便也是十分有效的一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就是在语文课中增加读本点读的频率。比如在进行鲁迅先生《为了忘却的记念》阅读教学时,可以通过为学生朗诵鲁迅评价白莽诗歌的经典语录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爱的大森,也是对于摧残者憎的丰碑。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悠远之作都无从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学生想要弄明白鲁迅一个很吝啬评价别人文字的人,为何会如此欣赏这个白莽这个年轻诗人,并且对他评价颇高。借此时机,教师可以告诉学生,鲁迅评价白莽的这段话出自《白莽作〈孩儿塔〉序》中,也算顺势为读本做了一次宣传。长此以往,如果经常能在课堂上恰当地增加与教本相关的一些读本的点读,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对读本的阅读兴趣,教师也可以实现语文阅读教学教本与读本的完美衔接。同时,还可以借助丰富的手段形式,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阅读的兴趣。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高中诗歌的时候,高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诗歌朗诵会的形式,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学生的参与度。长此以往,阅读和写作能力都会有所提升。

二、教本、读本二者结合,对比分析

语文读本内涵极其丰富,给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培养语文能力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契机。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相机地引导学生学会将教本与读本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对比分析,进一步明确文章的主旨和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高中教师在阅读教学时要向学生传递一点,就是作者的著作一般都会有相似或相同的主旨,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基调也会有众多的重合。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将教本与读本结合起来对比分析,可以有效地提高鉴赏分析等语文能力。

比如教本中的《庄子》,选自《秋水》,而在《读本》中选自《庖丁解牛》。《秋水》让我们看到了视野的局限性和谦虚的必要性,其主旨是宣扬事物的相对性;《庖丁解牛》主旨在消极出世,用故事演绎保身、全身、养亲、尽年的人生旨趣,但却让我们意识到要注重实践、把握规律、敬业求精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透过认识作者这种作品客观意义和主观立意相分离的“分裂”现象,进一步延伸到《逍遥游》的学习中,让学生领会到庄子在《逍遥遊》贬抑大鹏、为自己追求绝对精神的主旨,对我们向往大鹏神奇浩大的形象并没有起到减弱作用。时至今日,“鹏程万里”依然是极富正面意义的一个词汇。由此引导学生学会从教本里学会阅读作者文章所表达的感情基调,再延伸到读本中进行操练,这种跨文本的文章主旨比较,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对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很有帮助。

三、循序渐进,从教本到读本由浅入深

“孔子圣人,其學必始于观书。”“读书足以怡情博采,足以长才。”这都足以阐明阅读的重要性。阅读教学是语文学科教育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改的影响下,语文阅读教学更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的语言能力可以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潜移默化中逐渐掌握修辞方法、丰富词汇用法和规范语法,从而实现语言能力的提高;通过阅读教学,学生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到优秀作品中严密的,近乎完美的思维方法,和呈现出来的遣词达意、谋篇布局的想法,进而借鉴和指导自身的写作,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提升思维和写作水平;通过阅读学习好的文学作品,学生可以间接地认识外界事物,学会和掌握生活的知识和技能。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反映了作者对社会、对生活、以及对这个世界的深刻的、正确的的看法,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文学作品,对于自身树立正确的三观有正面的指导作用;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经过作者缜密的思维和创造的结果,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各种自然现象、人生百态及各种学科素材的学习,通过联想完成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联结,指导生活实践,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有很重要的作用。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阅读是让学生爱上学习、学会学习,从而自主学习非常重要也是非常有效的途径之一。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在老师指导的基础上,逐渐增加阅读量,在阅读能力有所提高的过程中,老师慢慢减少指导的频次和所占的比例,从浅显到难度增加逐步推进,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逐渐培养学生自我阅读的能力。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教本与读本的跨联,进而掌握知识迁移的手法,运用到语文写作及其它学科中。诚然,从来没有一蹴而就的神话,阅读教学和学习都是日积月累的一个过程。尽管课内的时间有限,但是课外的时间是无限的,语文教师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善于发挥读本的作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及创造性思维,逐步提高阅读质量和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锦丽.苏教版《语文读本》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语文·语文论坛,2007(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钱理群.新语文读本一段历史,一个故事[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网络交际情境下高中语文写作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应用初探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