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生》中高加林人物形象的局限性
2020-01-07朱彦高伊静
朱彦 高伊静
[摘 要] 路遥中篇小说《人生》中的主人公高加林是村里的“文化人”,有着更高的人生追求,一直想脱离农村走向城市,但自己“人生”的方向在哪里,面对生活、事业、爱情和婚姻等的不顺时,如何把握自己的人生之舵,他却始终搞不清楚,局限重重。
[关 键 词] 《人生》;高加林;刘巧珍;局限性
[中图分类号] I106.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8-0232-02
路遥先生的中篇小说《人生》发表于1982年,1984年被搬上了银幕,是一部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社会反响的小说。作者路遥先生在构思安排小说故事内容和相关人物命运的处理上有着高超的艺术水平,故事情节紧扣命途多舛的人物形象徐徐展开,娓娓道来。小说主人公之一的高加林是村里的高中毕业生,是村里上进且勤奋的青年“文化人”,也是村里小学的民办教师,对生活和工作事业有着美好的憧憬。小说主人公之二的刘巧珍姑娘则是村里女青年人中言行前卫的突出代表,她虽然没有上过学读过书,但却非常羡慕和喜欢有文化的青年人,如高加林。她敢说敢做,敢爱敢恨,骨子里的叛逆与生俱来,有着与一般年轻人不一样的想法和胆识。
从小说《人生》的内容布局来看,高加林和刘巧珍就是七八十年代農村社会青年力量的先进代表,是积极推动农村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但也许正是因为太年轻不谙世故,亦或许是命运的故意捉弄,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顺时主人公高加林自身的局限便一一呈现出来。
一
高中毕业未能如愿考上大学的高加林回到村里当上了民办教师,这是他的第一份工作,他很满意这份工作,希望日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转正成为国家正式干部,因此,他在平时的工作中也很努力和进步。看到高加林的努力和进步,老实巴交的农民父母也着实感到高兴,但好景不长,高加林民办教师的工作岗位被村大队书记高明楼的儿子替换了,这对高加林及其父母来说都是沉重的打击。明知道冤屈,但也只能哑口吃黄连,性格倔强的高加林本想要和高明楼他们大干一场告发他们,然而老实巴交的父母打死也不肯让高加林这样做。因为从父母的角度来看,一是高加林父母差不多到了40岁才有了高加林这个独生子,必须得好好保护和疼惜,不希望有事;二是他们知道自己家里没有任何关系和背景,始终斗不过有钱有权的大队书记等人,不想瞎折腾,他们劝高加林当农民就是,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高加林毕竟是高中毕业生,他到过城里读书,有见识,他的骨子里不想和父母那样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因此,他听不进父母的劝说。在和父亲挖地松土父亲再劝他不要折磨自己时高加林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我心里很乱,想通过劳动之苦来排遣一下心里面的憋屈。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高加林始终是如此,终日闷闷不乐、寡言少语,既有对突然打击的气愤和无奈,也有对自己今后的人生出路深感迷茫和心酸。
在笔者看来,此时的高加林心里面确实很苦,正如佛祖所说的“人有八苦”,即……怨憎、爱别离……但这苦从何而来呢,又如何才能消除这苦;这是必然还是偶然,是应该气愤、诅咒还是应该微笑面对,恐怕高加林他确实没有认真静心思考过。高加林失去村小学民办教师工作,这是社会不正之风导致的,但高加林因此而终日沉闷,甚至是自残则是他自身局限使然。
二
刘巧珍是小说《人生》中的第二号人物,她是一个勤劳、淳朴、善良、天真可爱的农村小姑娘。从小说内容来看,她最大的遗憾恐怕就是没能上学读书识字;她最让人敬佩的恐怕就是她骨子里的敢爱敢恨,敢于挑战当时农村社会的种种条条框框;她最让人点赞的恐怕就是她在非常时期及时让心乱如麻、郁郁寡欢的高加林重燃面对生活的激情,振作前行;而她最让人心疼的恐怕就是她为心爱之人高加林所付出的真心和善良最终换来的却是一句冰冷无情的告别:我要到很遥远的地方工作了,你怎么办。
刘巧珍是小说中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她积极上进,坚持走自己的路,有与村里同龄人不一样的言行举止和眼光。她敢于冲破风俗礼教的约束,在高加林心情跌入低谷时她悄悄落泪并及时安慰,以至后来和高加林大大方方的相爱,明显体现了改革开放年代新新人类特有的个性风格,是值得肯定的人物形象。尽管刘巧珍没有上过学读过书,但正如常言说的女子无才便是德嘛,她待人亲切、善良、孝顺,这在高加林到县城工作后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她尽心照顾高加林父母,那情深温柔的一声声“妈妈”的叫唤,让高加林母亲对这个未过门的儿媳称心满意,好生喜欢。她对高加林的关心、牵挂亦是如此温暖,让高加林好生疼爱,多次哽咽。
小说《人生》中的德顺爷爷说过“巧珍就是村里的一块金子”,当看到高加林和刘巧珍脸上灿烂甜蜜的笑容时,他心里高兴,夸赞高加林有眼光,并默默祝福她们。然而天有不测风云,随着高加林到县委机关工作后,在面对同学黄亚萍精心设计的爱情漩涡里的种种诱惑时,高加林最终还是抵挡不住乖乖成为同学黄亚萍的爱情俘虏,无情地舍巧珍而去。按理说高加林此时结束和刘巧珍的爱情奔跑去实现其更高的人生追求,这本无可厚非,不管是在当时社会还是现在恐怕很多人的最终抉择应该亦是如此。可德顺爷爷知道此事后对高加林说的一番话却如雷贯耳,那就是你抛弃了巧珍这块金子,离开生你养你的这片黄土地,你就是丢掉了你的根了,没有根了你怎么办?这里德顺爷爷所看到的问题要比高加林看得深、看得透、看得准啊,刘巧珍在小说里和在德顺爷爷眼里恐怕就是代表着道德、善良和珍贵,高加林理应须好好珍惜拥有巧珍妹妹和好好心疼巧珍妹妹的。在笔者看来,任何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人生追求,但这人生追求不应该是昧着良心和忘本的;任何人的人生追求,都要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应该贪欲无边,所谓厚德载物,只有这样才可能配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幸福。
三
高加林因着叔叔关系被安排到县委机关工作,当上了一名记者,工作出色,但又因他与同学黄亚萍谈恋爱,他的夺人所爱触犯了某些人的利益而遭举报,然后被组织免职,最终一无所有重回村里。究其原因,与高加林自身存在的局限性不无关系,因为他太在乎眼前一切了,他不顾一切地追求更高的人生幸福,全然不顾周围的人和事,失败恐怕就是很必然的了。对阿Q的不争气,鲁迅先生曾有一句很经典的名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似乎也同样适用于高加林身上。这争气,首要的应该是要正確认识自己,即我是谁。小说中的高加林作为一名高中毕业生,他有自己更广阔的人生奋斗目标,这是应该的,毫无疑问,高加林必须要明白的就是他也只是个高考落榜生,是个农民的儿子,是家里的独生子,他必须清楚自己的身世。其次是准确定位自己,即我能做什么。高加林骨子里一直都想摆脱农村追求更好的生活,他也为此努力过和争取过,如在民办教师工作岗位上和县委机关记者工作岗位上等的表现都很优秀,这是他能做的,但当不顺降临时,他却无任何招架之力。须知能做什么的同时,必须以能解决相应的问题为前提。最后是我想要什么。这里的前提条件是在自我能力范围内的努力可以实现的人生目标,很显然这是基于前两个条件而言的,即在知道自己是谁和能做什么的时候,才能清楚自己能要什么。
就小说《人生》中的高加林来说,他似乎真的没有思考清楚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他一味只知道他想要什么,而忽略了我是谁和我能做什么。如高加林和刘巧珍、黄亚萍之间的恋情,其实笔者是不看好高加林和黄亚萍结婚的,原因之一是两人的性格不合适,这点高加林是清楚的,他也跟黄亚萍说过如果他们俩在一起一定会经常争吵的。我们知道性格不合是婚姻的硬伤,不管什么时候不管谁,这样的婚姻也注定是失败和不幸福的。除此外还有门不当户不对和高加林家里的独生子等原因,黄土地有他太多的牵挂,但高加林为什么还要选择和同学黄亚萍在一起呢,用高加林的话来说就是我有自己的人生目标,我不想过父母那样的生活,但事与愿违,他践踏了别人的感情,触碰了别人的利益,最后被告发被撤职,导致工作和爱情同时离他而去。相反,对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婚姻笔者是尊重的、鼓励的和支持的,因为这样的结合才符合那个社会,符合高加林的身份身世。刘巧珍可以很好地照顾高加林的父母,让高加林可以在县委机关安心、放心和静心工作,同时刘巧珍的家族势力亦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助力高加林的发展。此外,村里的大多数人,特别如德顺爷爷等老一辈德高望重的村民都真心期待他们能结婚幸福生活,黄土地需要他们,也最合适他们,这是众望所归。最后,对村小学民办教师和县委机关记者等两项工作,高加林的能力和水平都是胜任的,但高加林最终为什么都不能真正拥有呢,这里不得不说有环境的因素在影响。你有能力做好某项工作,但你却低估甚至是忽略了那个无形的环境制约因素(包括不正之风),因此,失败只是迟早而已。
路遥先生的中篇小说《人生》的最大价值,在笔者看来恐怕就在于她告诉世人在面对自己的人生十字路口时请谨记自己来时的路和根之所系,在追求幸福理想的人生大道上要适可而止,学会知足和感恩。小说中的高加林是遭受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受害者,值得同情和可怜,但不幸的是,为了实现他所谓的人生奋斗目标——与同学黄亚萍结婚以彻底改变他的生活,他竟残忍地抛弃了一直深爱他的善良的刘巧珍——他最合适的爱情结合者。高加林,一个村里的“文化人”,但终因自身的小农意识和局限性,导致他只会看眼前,只知道要离开农村追求自己的幸福人生,却不能准确把握、梳理自己以及周围的人和事、环境等种种制约因素,不懂善待他人和常怀感恩之心,导致高加林始终在迷茫和迷失中混日子;一个曾经的受害者,却因为放弃自己做人起码的良知而变成了伤害别人的加害者。
参考文献:
[1]路遥.人生[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
[2]张鲁高.反叛与忏悔:试析路遥《人生》中的高加林形象[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1(1).
[3]陈月培.也悟《人生》:分析大马河桥[J].语文学刊,2011(10).
[4]江莉.在无法抗拒的命运里自我迷失:高加林的人物形象分析[J].课外语文,2016(21).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