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与结算》课程教学库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2020-01-07陈家旭
陈家旭
移动支付也叫手机支付,是用户通过使用手机对其所购买商品或服务所进行的一种支付手段。具体来说就是买方为了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向卖方使用移动终端作为媒介,通过卫星通讯网络向其支付等值金额的商业交易。
一、我国移动支付经济发展现状
(一)移动支付行业业务呈现高速发展趋势
有相关研究报告表示,在中国国内各大寡头相互竞争中,促使了中国移动支付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并且随着不断的创新和新的支付模式的出现,移动支付产品几乎渗透各个方面,且渗透的领域在不断地扩张。
根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公开的数据:2019年第一季度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就已经达了166.1万亿元。全年增长幅度将会较去年同比增长42%以上。
2018年国内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到277.4万亿元,同比去年增长36.7%,2018年中国移动支付使用者规模较2017年增长11.3%,达到7.33亿人;从表格中的数据所得,移动支付使用者数量将在2020年突破7.5亿人,增至7.90亿人。
(二)移动支付用户习惯从PC端向APP端转移
近些年来,随着移动终端的发展,多功能集成已经实现。便利化和简便化已成常态。据有关数据分析,2018年远程支付占比98.7%,近场支付占比1.3%。届时,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到277.4万亿,同比去年增长36.7%。这体现了我国移动支付用户的支付习惯已经从PC端转想了APP端,基本实现了向线上端口的转移。
二、我国移动支付经济在现实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一)技术标准不统一
移动支付在不同行业的应用场景下,存在不同的技术标准,例如金融行业标准、交通行业标准以及社保行业标准等,即使在金融领域的近场支付方面也存在2.4GHz和13.56GHz的不同标准。
(二)移动支付同银行业务的竞争
在线支付业务能够帮助银行提高银行卡用户的活跃度和附着度,但同时也与银行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相比较于刷卡消费而言,无线端的支付更显便利。人们在APP端绑定银行卡就可以在网上支付消费,这对传统的刷卡消费的冲击力度是巨大的。
三、我国移动支付未来发展新方向
(一)远程支付与近场支付相互融合
远程支付起步较早并已经逐渐成熟,其安全性也较高,而近场支付则起步较晚。在未来远程支付将会与近场支付充分融合起来,在近场支付芯片上将会出现远程支付加载,从而形成一体化的移动支付业务。
(二)移动支付业务标准将形成统一化
为了让移动支付业务得以顺利展开,就需要制定统一化的业务标准,这也将使得产业链得到进一步的完善,而支付的安全性与可考性也将得到提高。届时,将大大降低移动支付的交易成本。
(三)移动支付平台开放程度将进一步扩大
在行业标准逐步统一的情况下移动支付平台必然会呈现出开放态势且开放程度也将不断扩大,这也就让移动支付拥有了全新的定位,各种新的商业模式也将不断出现,合作模式也将得到更为深入的发展。在开放的手机支付平台里,产业链也处于一个完全开放的状态,没有哪个单个体能控制产业链,各应用服务商开放平台,第三方开发者可以基于此平台开发各种应用。同时,手机都具有开放的API接口,用户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安装不同的应用客户端。
四、结语
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移动支付业务必然存在着极大的发展空间,在移动支付的推动下,整个市场也将迎来新的局面,这将是我国支付产业前行的巨大推动力。
从表面上看,移动支付只是一种支付手段的变化,与之前历史上发生的从现金支付到支票,刷卡支付等方式的变化一样,虽会对经济产生影响,但不至于发生质的变化,但实际上移动支付背后支撑其发展的是现代信息技术革命,是结合了新一代电子技术、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移动终端、大数据等新科技发展,而科技的跨时代发展必将诞生全新的经济结构。
参考文献:
[1]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移动支付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5:33-43,159,187,195-197.
[2]白榕,张永庆.完善第三方跨境支付的对策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7(4).
[3]黄志启,郭慧慧.移动支付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9:8-10.
[4]知乎.第三方支付发展概况[EB/OL].https://zhuanlan.zhihu.com/p/81313219,2019-09-19/2019-12-30.
[5]秦成德.移動支付[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7:235-241.
责任编辑 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