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老子“道法自然”自然观中的生态智慧
2020-01-07彭楠
摘要:新时期国家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瑰宝之一的老子自然观可以为其提供生态智慧。本文着眼于老子“道法自然”的自然观念,分析其中包含的生态意蕴,比较古今中外不同思想家关于生态的观点,从而更好地理解与运用老子的自然观。
关键词:“道法自然”;老子;自然观;生态智慧;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23-00-03
1 “道法自然”的内涵解读
《老子》第二十五章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用这种逐层铺垫、逐层递进的句法,突出强调“自然”这一大于人、大于地、大于天的最高原则,凸显“自然”是大道的本性,凸显“自然”作为终极价值贯穿人、地、天、道。在这句话里,在人、地、天、道、自然五者中,地、天、道明显只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老子此言的落脚点在于此句的首尾——人和自然,老子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要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要了解自然。老子处于春秋时期,他所讲的“自然”不同于我们今天讲的自然。现代汉语中的“自然”通常指自然界或大自然,它小到粒子,大到宇宙。
老子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自然”,“自然”一词在《老子》里共出现五次,每一个“自然”都在表达一种天然去雕饰的自然而然,是纯粹、本原的集合。就老子的观念而言,他所关注的“自然”,焦点在于人类的生活状态,分为两个角度,一是人本身的自然状态,第二是人对自然事物的态度及做法。老子言:“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这就表明了老子对“自然”的态度,把“自然”放到“人为”的对立面。譬如动物在原野森林自由自在地奔跑,弱肉强食,春秋迁徙,依靠本能生活,这就是自然;而人类大肆捕捉野生动物,强迫其表演,如走钢丝、钻火圈、倒立等,这就是人为,这种人为极大地破坏了自然。“村上春树曾说:‘死并不是站在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远存在。”[1]人类与自然也并非一定站在对立面,自然永存,人类顺应自然,依自然之势而为,方能长久。再将目光落回人类本身,自然就是指人类日常真实纯粹的状态,是人之初所显现出的本真模样,天性未被扭曲,真性情未被矫饰,这个意义上的自然与虚伪相对。随着年龄、阅历的不断增长,人把真性情裹上层层外衣,为了达到目的而溜须拍马、曲意逢迎,为了交际而圆滑世故、八面玲珑,甚至不惜违背本心,用谎言伪装自己。老子经历了人间沧桑,明白了“逢人不可露真情,话到嘴边留三分”的道理,目睹了虚伪机巧的病态社会,在看穿这个世界的尔虞我诈之后,他以大智若愚的心态,践行着“无为”的原则,真实流露自己的自然想法,表现出自然状态,从儿童般天真纯粹,到超然物外、洒脱随性、放浪形骸,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自然境界。无论是修身齐家,还是用兵治国,对内对外老子都十分崇尚自然,追求事物本原的样子,尽可能以无为守自然。由此可见,老子所述的“自然”要求人遵循自己的本心,顺从外界的本原。
其次,要了解“道法自然”中的“道”。“道”可谓是《老子》的核心,即使老子认为“道”是惟恍惟惚的,是不可名状的,但他仍然在五千言中反复论述。老子在书中着重强调“道”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本,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孕育了生命,孕育了宇宙,孕育了一切。“道”不仅生成万物,同时也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自然变化的规律、行为的准绳、社会法则,约束规范着万物运行。“道”如同空气,无时无刻不在万物身边,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嗅不得,我们只能从万物中窥见“道”。日月盈仄、辰宿列张是“道”;生老病死、爱恨得失是“道”;春天满目“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是“道”,秋天“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是“道”;眼花缭乱的现象背后有“道”,瞬息万变的自然中也有“道”。“道”無时无刻不左右着世间万物。
最后是“法”,它是连接“道”与“自然”的纽带,是遵守、顺从的意思。人在世间生存,遵从万物生长作息的规则;地承天,万物生长作息依据自然气候的变换;自然气候遵循宇宙运行之自然大道。在希腊神话中,“自然现象的发生被希腊人民位移到了神性世界中”,[2]这意味着自然现象是神圣不可亵渎的。“道法自然”说明不仅自然界的运行规律需要遵循自然本身,人类行为准则、社会法则同样需要遵循自然,尊重万物本原,无为而治,方能得世间安定。
2 “道法自然”的生态意蕴
“道法自然”强调以天地万物的自然状态为法,以万物生存遵循的自然规律为法,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以“道法自然”为核心的老子自然观强调注重人的自然属性,保持人的本性,在遵循“道”的同时,主张自然无为,推行无为而治,作为辅助,不加矫饰地配合万物自然运行。“道法自然”所传达出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将生态与政治紧密结合,构成了中国传统意义上的生态理念。“道”以其不别出心裁而自然无为,春不因万物复苏而来,夏不为荷开蝉鸣而来,秋不为万山红叶而至,冬不因银装素裹而来,即使如此,春到万物向荣,夏至郁郁葱葱,秋收硕果累累,冬至万物收藏。大道自然总是以一种无心插柳的姿态,无意于为但最终无所不为。天地对万物都不违背其本性,抱着任其自然的态度让万物于自然中甩开手脚,肆意存在。让锦鳞于江河游泳,野兽于山间奔跑,雄鹰于峭壁翱翔,自然让它们在广阔的天地间适其性任其行,这也正是“道法自然”的无为表现。
老子通过“道法自然”传达出的无为而治的主张,很好地回答了如何对待自然、对待生态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第一,通过“无为”做到“无不为”。老子所述的“无为”并不是“不为”的意思,而是通过“无为”达到“无不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曾在大家笔下被生动地描绘着。”[3]儒家思想与老子“道法自然”的观念不谋而合,孟子主张“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从而达到“谷不可胜食”“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的状态,让梁惠王遵循自然生长之道,用之有时,用之有度,使资源用之不竭。荀子主张草木荣华、丰滋阔硕之时,斧斤不可入山林,不可绝其生长,这些都体现了“以时禁发”的开采原则,顺应天时地利用自然资源,尊重自然界的发展规律,遵循万物生长时序,正如“大地微弱生灵,刚毅朝向天际”[4],从而确保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5]。第二,“无为”不等同于“不为”。“无为”并不意味着消极地无所作为,不是让人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无为”的对立面是违背自然的“妄为”,要求不以个人主观意志破坏自然界的生长规律。“道法自然”主张人们合理利用自然,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遵循自然本身的规律,反对竭泽而渔、焚林而猎等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在老子生活的时期,践行着根据自然而有所为的原则,时时刻刻讲求顺应天时,二十四节气将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生物节律紧密结合,每个节气对应着农作时间,为农业生产提供极大的指导。因此,“所谓‘无为便是不能先于万物而妄为,所谓‘无不为就是因物之所为而成事”[6],以“无为”达到“无不为”的目的,方是“道法自然”传递出的对待自然、对待生态的最终极的目的。
3 不同生态理念浅析
恩格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并以当时生活的现实情况为辅,充分论证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观。他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中写道,居民为了得到更多的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这些地方今天因此成为了不毛之地;他们毁掉了树木,山丘、土地失去了保护,变得贫瘠,洪水也因此倾泻于草原之上,人们受到自然灾害的侵袭。这类事件在历史长河中不胜枚举,充分说明了我们不能像统治者统治异族人那样支配自然,也不能像局外人一样冷眼旁观,人类生存于自然界,理应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与自然界相统一。
超验主义自然观的代表麦尔维尔和卢梭,两人都在与自然密切生活多年后,对人性、对社会、对自然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卢梭笔下瓦尔登湖的美景,呼唤着人们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提倡一种“天人合一”的观点。麦尔维尔所著的《白鲸》,通过捕鲸业的繁荣,以小见大地折射出工业时代人类发展与自然的巨大矛盾冲突,与老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观念不谋而合。
西汉淮南王刘安在他所著的《淮南子》中,用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敏锐地揭露出人与自然严重对立的局面,警醒世人做事需有度,不可泛滥。违背时节、暴殄天物、乱砍滥伐会导致王朝覆灭。《淮南子》汲取了道家“崇尚自然”及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总结出了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观念。中国传统文化是生态性质的,各个学派对山川河流、鱼虫鸟兽无一不是爱护的,包括我国古代占据大一统地位的思想——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提出了生态性的认识,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主张人与自然界地位平等,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融合的整体。道家主张“道法自然”,“道法自然”中的“自然”是自然而然之意,放在生态中便是顺应自然,按照自然规律发展,它讲求自然的法则性、规律性、有序性,并强调人类要顺应自然。
习总书记在推进浙江生态文明建设时提出“自然休养”、生态功能区划分和“生态补偿”等生态文明建设措施。遵循自然规律,在其基础上生产生活,充分发挥自然的力量,做到顺势而为,如同顺水行舟,将会事半功倍。生态功能区划分依据各个区域不同的生态类型特点进行,并对划分的生态功能区进行合理利用与开发,做到物尽其用。充分发挥各个区域的生态优势,可以将生态优势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提高生态经济效益,实现区域生态环境、资源、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补偿”顾名思义就是以人类的行为主动去补偿、综合治理对自然造成的破坏,用经济补偿生态,达到保护生态系统、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的目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等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绿色发展的期许,温情的表述揭露了生态危机背后的严峻形势,这是新时期的历史使命和命运重担。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吸收了老子“道法自然”的精髓,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生态文明建设需要领导人顺应自然规律而“有为”。从原始社会的狩猎时代与农业社会的农耕时代,到18世纪60年代英国兴起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开始用机器生产,再到19世纪最后的30年以及20世纪初,工业重心由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轻工业转移到以电气、化学、石油为支撑的重工业,人们对自然的态度从敬畏变为利用,最后变为征服。两次工业革命不仅让阶级对立起来,也让人与自然逐步对立。中国作为世界的一员,也未逃离这次世界级污染。“亚里士多德曾经说:‘悲剧主人公自身的过失往往会造成悲剧的结局。”[7]今日环境污染问题加剧也是人类昔日没有顺应自然规律造成的。新中国成立后,40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环境问题也愈发严重,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与合理利用资源及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生态环境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人民群众对生态和谐发展的欲望更加强烈,对良好生活环境的需求不断增长,使党和国家对生态治理愈发重视。“恶化带来的影响往往是不可逆的。”[8]即使如此,国家领导人仍然致力于寻找改善之法。习近平总书记在陕北插队时,曾带领人民群众根据当地具体环境兴建沼气池;在河北正定时期,因地改造,绿化河滩地、改造荒滩;在厦门任职期间倡导生态价值观,找准城市生态定位,珍视并开发特色风景资源,正确处理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依法依规防范处置生态问题等思想和做法[9];在浙江工作期间,进行了深刻的生态文明研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等理念,通过实地考察,分析当地生态优势与环境劣势,制定切合实际、因材施教式的生态治理方案,让每个省市根据自己的区位优势,形成自己的生态治理特色,这便是“道法自然”中效法自然,根据自然特点及规律顺势治理的重要表现。“一个普通人所走过的艰难历程,需要依靠钢铁般的意志,从而创造出一个不平凡的人生。”[10]国家走出生态环境问题的艰难历程,同样需要统治者用钢铁般的意志,将环境从被破坏的道路上拉回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道路上来。“真正伟大的不仅仅是始终抬头仰望天空,更是在看清生活苦难的真面目后依然能够仰望星空,积极地面对。”[11]我们看到自然的“反抗”后,依然要敬畏自然、顺从自然。第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人民自觉地进行“无为”行动。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时提出“让生态文化在全社会扎根”的思想,对生态环境治理,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还要深入思想,在人心中形成生态文化观,发挥以文化人的作用,不仅要绿化生态环境,也绿化人的头脑。对于生态治理,“我们都是尘世中平凡的那一个”[12]。培养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形成全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扎根文化,以一种行为准则、一种价值理念的形式,时刻约束自己,让生态文明实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践行生态文明建设行动。
4结语
老子自然观包含丰富的生态智慧,“他以‘冷眼向洋看世界的清醒和‘热风吹雨洒江天的激情,思考宇宙,关照社会,眷注人生,给我们留下了博大精深的哲学遗产、智慧宝藏”。本文通过对老子自然观的解读,让生态观念在当下“自然、和谐、发展”的主题下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王珺.浅析《挪威的森林》中的生死情结[J].汉字文化,2019(12):80-81.
[2] 刘彦汝.浅析希腊神话的特点[J].戏剧之家,2019(23):232+234.
[3] 余晓晓.浅析《月亮与六便士》思特里克兰德死亡的魅力[J].汉字文化,2019(18):92-93.
[4] 刘新元.浅谈电影《小森林》美食背后的生活智慧[J].戏剧之家,2019(26):97-98.
[5] 刘玉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演进[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0:24-25.
[6] 戴建业.戴建业精读老子[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9:89.
[7] 陈思怡.浅析《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的悲剧[J].汉字文化,2019(10):99-100.
[8] 雷澳佳.浅析电影《驿路》中人性的隐恶[J].戏剧之家,2019(23):109+111.
[9] 鄧辉.习近平同志任职厦门期间的生态文明思想的探索与实践[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9(5):40-45.
[10] 周云菁.孙少平的平凡世界:人生就是苦谛,各有各的心酸[J].汉字文化,2019(12):27-28.
[11] 余雅雯.浅析《小鞋子》里苦难生活中的人性之光[J].汉字文化,2019(18):102-103.
[12] 胡佳敏.浅论电影《幸福的拉扎罗》中的魔幻与现实[J].汉字文化,2019(10):91-92.
作者简介:彭楠(2001—),女,江苏苏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广播电视。
指导老师:侯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