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技工院校思政课教学生态优化的实践路径探析
2020-01-07高元恒黄艳
高元恒 黄艳
摘 要:思政课教学生态从优化宏观环境着手,积极构建“三全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以优化课堂教学生态为核心,实施思政课专题式教学,构建生态思政课堂,从而提升技工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技工院校思政课 教学生态优化 实践创新
课 题:本文为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2019年度立项课题《新时代技工院校思政课教学生态优化与实践创新研究》(课题编号:2019085)的阶段性成果 。
思政课教学生态是由教学主体、教学客体和教学环体三个主要生态因子共同构成的复杂可变的生态系统,三者通过不断地相互联系和作用,维持教学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针对技工院校思政课教学生态中存在的教学整体性欠缺、教学要素及环境不均衡、教学生态位不协调等问题,技工院校需要进行思政课教学生态优化,即思政课教学要秉持生态化思维,积极协调教学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创造动态健康的教学生态环境。一方面,优化教学目标,既体现技能性、知识性,又要体现情感性,引发教学生态群体的情感共鸣,提升教学生态群体的互动性,使教学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充分迸发活力,积极寻求一种和谐共生、动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生态。另一方面,积极寻求破解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等各要素之间协调性不强、联动性不足等“非生态”难题,提升思政课教学生态过程的协调性,使思政课教学主体与其他生态系统相互共生、互为条件,实现思政课教学工作效能的最佳化。
一、优化思政课教学生态宏观环境,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
广义的教学生态是指由课程教学相关的整体性环境和环节所组成的系统,包括社会环境、教育制度、校园环境、主体生活和学习状态等,思政课教学生态优化的基础前提是构建教学生态化思维,促进思政课教学宏观环境的生态转变,实现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牢固树立“大思政”工作理念。要围绕立德树人,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学的协同力,形成学校重视支持、师生积极参与、多学科融合的良好教学局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一个根本任务;抓牢“思想教育”和“常规管理”两个环节;强化班主任队伍、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学生干部队伍“三支队伍”建设;坚持以思政课、主题教育课为基本规范,以评优树先为正面引导,以校园读书节、技能活动月等第二课堂为人文平台,以校规校纪为刚性约束的“四个抓手”,努力实现全方位全过程育人。
完善思政课教学工作长效机制。统筹思想政治工作各要素各环节协调配合,坚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主管职能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调动全校上下共同参与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形成思政课投入保障机制,形成思政课学习监督保障机制,形成考核激励长效机制;以思政课教师名师工作室为平台,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强化理论基础和技能提升。
二、加强思政课“主渠道”建设,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思政课教学生态优化的关键是促进思政课教学运行要素的生态转变,包括优化课程设置、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充分把握教学内容、恰当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等,加强思政课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建设,从而提升技工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和主渠道。要发挥好思政课主渠道作用,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挖掘教学资源、拓宽教学渠道、使课堂教学活起来,增强思政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突出思政课在教学课程中的核心地位。
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技工院校要建立并实施德技双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使各类课程都“种好责任田”“守好一段渠”,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专业课教学的基础上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不断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结合学生心理咨询、大赛选手心理辅导、学生职业就业指导等教学途径,精准设计不同的育人方式、育人载体,开设“德育讲堂”、“党史国史课程进课堂”“德育回归生活”,把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讲出来,提高思政育人的精细化水平,最终构建起思政课、公共课、专业课共同发力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三、借鉴“一体化”教学理念,实施思政课专题式教学
根据教育生态学的理论,动态平衡性是教学生态的重要特性。纵观当前技工院校的思政课教学,思政课教材侧重于理论性和历史性,逻辑性较强,与现实生活相差较远,“高高在上,不接地气”,很难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学生对于思政课往往存在抵触情绪。优化思政课教学生态的着力点就是实施思政课专题式教学,实现技工院校思政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达到课堂教学动态平衡、互动共生。
思政课专题式教学方案的开发。思政课教师按照课程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和整合,形成教学模块和系列专题;然后,以问题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融通整合教学内容设计实用性教学文书。
专题式教学方法的创新。专题式教学创新教学方法与艺术,采用案例讨论、演讲辩论、情景体验、头脑风暴等教学形式,学习借鉴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先进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感和获得感,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专题式+翻转课堂”新型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通过协调教师授课环节和学生学习环节,从而改变教学生态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功能及其互动方式。
四、优化课堂教学生态,构建生态思政课堂
在教育生态学视域下,技工院校思政课堂教学生态属于狭义的教学生态,是指“由围绕课程教学的组织与开展所涉及的相关因素所组成的系统,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学习方式、考核方式、教师与学生的个体特征等” ,这可视为思政课教学生态的微观环境。思政课教学生态优化的核心和关键就是优化课堂教学生态,包括课堂生态硬环境的优化和课堂生态心理环境的优化。
良好的教学物质环境是思政课课堂教学生态的基础,也是思政课教学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技工院校要给学生提供干净整洁的教室、完善的教学设备、优美的校园环境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样化的教学场所,努力改善教学条件,为提高德育课堂教学水平奠定物质基础。
积极健康的文化心理环境是良好思政课教学生态的目标。心理文化环境是由学校内部诸多无形的社会、文化、心理因素所构成的复杂生态环境系统,是教学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包括校风、学风、班风、课堂氛围、师生关系等诸多方面,在个人发展、目标和价值取向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健康的文化心理环境对于优化思政课教学生态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积极健康的课堂生态教学中,思政课教学将会更好地发挥美化心灵、陶冶情操的育人功能。
因此,教师应该立足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以创设“自信与兴趣、尊重与欣赏”的课堂意境为核心,构建基于生态主体的双主体教学范式,创设寓于师生双赢的和谐教学形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以促进学生认知、社会责任以及情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巧莲.高校思政课教学生态重构路径初探——以网络时代为背景[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
[2]郑声文,张晓荒.教育生态学视阈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生态的变革[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18(2).
[3]徐蓉.慕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的优化[J].思想理论教育,2014(5).
[4]李森,王牧华,张家军. 课堂生态论(和谐与创造)[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5]盛阳荣,刘金虎.优化课堂教学生态环境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J].上海教育科研,2009(5).
(作者單位:淄博市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