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保险学课程校企合作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20-01-07王茵
王茵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保险事业的蓬勃发展,行业从业人员数量也急剧增长。统计表明,到2020年,我国保险从业人员数量将达到1200万人。而以目前发展速度而言,至2015年,我国高等院校保险专业人才供给将不到1.3万名。可见,保险人才供需缺口非常明显。作为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应用能力要求较高、就业需求较强的一环——保险,在长时期以来并没有得到其应有的重视以及发展。立足于洛阳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中金融方向開设的保险学课程现状,分析了在当下保险业从业人才缺口如此凸显的情况下,保险学课程与实际需求衔接不畅的特点及原因,并以应用型课程建设为出发点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改进措施。
[关 键 词] 应用型;保险学;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7-0178-02
一、保险学课程教学面临改革的原因
(一)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培养要求
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岗位工作的技术或专业人才。主要具备以下特点: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围绕着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加以界定的;应用型人才的能力体系以满足一线岗位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强调与一线岗位实践相结合。
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决定了这样的改革方向对经济管理类课程影响较大,因为经管类专业的课程需要改革以往单纯依靠理论知识学习的方式,变为通过实践等方式获取知识以及培养能力。在这个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对课程的改革是核心与基础,要使课程避免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与讲解,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主要突出其实践应用的作用。
(二)保险学课程校企合作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保险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批技能人才充实到该行业。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培养出各类技能人才,是当前保险企业和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必须面对的一项重大而迫切的任务。在人才培养方面,校企合作办学不仅能发扬传统制度的长处,而且能够及时反映市场上对人才的要求,调整培养路线。实践证明,校企合作制度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一方面具有扎实的文化和专业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具有与岗位能力要求相对接的专业技能,使人才供应、需求双方以及学生本身都满意。
二、保险学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材及内容
按照洛阳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的专业培养方案,作为专业基础课程,保险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风险管理的基本思想、程序和方法,认识保险对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掌握保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保险业务及保险市场的基本运行方式,认识保险在市场经济特别是金融发展中的特殊作用。
(二)理论与应用部分教学现状
保险学课程安排主要以保险学课本的基础知识为主,知识容量比较大,然而目前安排的学时比较短、课本知识比较浅显,使任课教师并不能充分对保险学中与实践结合比较紧密的部分进行进一步的讲授,导致保险学课程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层面,无法深入结合应用与实践。
同时,在应用部分教学安排上,保险学课程所采用的方式以小组报告和案例分析作为核心手段,主要开展形式为针对不同教学理论内容,介绍不同的实际案例,以学生进行分组分析、讨论并且最终给出解决方案为主要方式,希望学生能够将各个部分理论内容的学习及时与实际的案例相结合,在理论知识得到应用与巩固的同时,提升与之相辅相成的实践技能。但是,仅仅采取案例教学法来进行保险学理论教学的补充,对实践能力的提升作用还是微乎其微,学生能从中培养的保险行业能力还是少之又少。
三、保险学课程校企合作建设的改革目标
(一)建立“发现教学”的教学方式
培养应用型人才首先要以学生实践及应用能力为教育核心,这就要求对教学方式进行转变,改革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以学生自学为中心进行发现教学,指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相关实例、发现问题、寻找原因、提出措施等环节,积极自主思考并掌握相关原理。
这方面,笔者在保险学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做了积极尝试:(1)让学生参与教学。将保险学课程中的先导部分,例如风险管理、保险市场等内容,设立内容大纲,然后将学生进行分组,交由学生进行内容的讲授,包括收集相关资料、准备教案讲义以及PPT,并要求授课内容要结合实例。最终以小组为单位来上台讲授相关的理论内容,回答教师和学生的提问,最后由教师和学生对各小组成员的讲授内容、方式、效果等进行详细点评。(2)让学生展示各个学习阶段的成绩。笔者在保险学授课过程中进行了具体尝试,在讲授过保险学最主要的内容——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之后,经过企业专家的讲座和指导,继续将学生进行小组分配,要求学生结合现下保险市场中的各类具体保险产品,进行汇总和PPT展示介绍,向同学们科普及推广,最终对各组介绍的产品在班级里的受认可程度进行打分,并计入期末考试总分中,改变理论知识考试的单一方式。
实践证明,上述举措不但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为保险公司输送更多实用型人才,而且对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提升也大有裨益,令学生在各个工作岗位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建立起成熟稳定的校企合作机制
保证校企合作机制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长期规律地进行合作活动与教学,要使保险学课程的校企合作应用型建设持续进行、有效推进、长期运转,这样才能够逐步完善该课程应用型建设的目标以及效果,同时也能在校企合作建设机制的运行过程中,不断完善该课程應用型建设的水平与效果。
然而在本学期保险学课程校企合作应用型建设开展过程中,笔者发现企业对参与校企合作课程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多是出于人情帮助或客户请求,这样的原因使得校企合作课程无法进入更深层次的建设。
因此,可以通过制订和完善相关企业参与保险学校企合作应用型课程建设的激励机制,比如,建立企业高校教育利益补偿机制、优先获得毕业生挑选权机制等,来做到保护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形成稳定的校企联合办学机制。这将是保险学课程校企合作应用型建设进程中课程负责人持续高度关注并且努力的方向。
四、保险学校企合作教学实现途径
(一)合作培养“双背景”师资力量
保险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培养应用型、实用型人才,必须拥有一支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具体来说,可以选拔相关教师到保险企业各部门第一线去实习或挂职,丰富并强化保险业从业的实际知识与能力,同时也可以送相关教师到高等院校的相关对口专业进行深造和培训,另外也可以聘请保险行业的专家以及技术人员做兼职或客座教授,并根据不同的保险学内容,开展一些具体实务或实训的操作。
(二)课程内构建模拟实践教学
在前期的理论课程授课环节,要同步贯彻实践教学的手段,在授课内容中注意实践知识与能力的教授与培养,例如,保险学课程中比较常见的“案例法”教学手段,能够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保险实务进行有机结合,在理论知识打基础的过程中,直接锻炼保险实务的分析处理能力,这也为后续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
同时,为了保证课程最终应用型建设的改革目标,在学时分配上,也应该将总学时的一定比例用于实践教学环节,努力建设保险学专业实验室,要按照保险业务流程下设展业、承保、理赔以及客户服务等部门,让学生在实验室里接受相关的应用型能力的学习与锻炼。
最终目标是通过长期与保险公司相关实务部门的交流与合作,能够建立课程实践平台,一方面企业高管、业务经理可以走进课堂,为学生带来专业的实务知识与技能培养,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或假期,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学会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或合作从事项目实践的能力。
(三)构建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指引下,相应的考核方式也应该配套升级,这样才能最终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因此,根据教学实践情况以及校企合作建设要求,最终通过教学考核、技能考核两个方面来进行。
教学考核主要关注到保险学课程理论的教学效果与整体评价,针对校内课堂教学部分的知识与授课内容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来进行。第二部分计划安排为技能考核,该部分计划主要以契合考核人才的标准为主,在参加了企业安排的讲座、培训、实践等多方位的应用型教学环节后,由企业方制订的项目为考核标准,以考查最终掌握的应用技能为主要考核内容,由企业出具考核鉴定,成绩达到合格及以上标准者可以通过该项考核。
◎编辑 原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