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村走出的北斗“造星人”
2020-01-07杜羽丰邢大军
杜羽丰 邢大军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北京举行,举国振奋,全球瞩目。而从浙江东阳一个小山村走出去的科学家蒋虎博士,是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北斗卫星系统总体设计师之一。他参与了北斗三号试验卫星中的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卫星方案设计,以及4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关键技术攻关课题研究,为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導航系统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山村学子走进科学殿堂
“我是一个农村孩子,成长在有四兄弟的家庭里,排行第三。我最初的梦想只是走出山村,摆脱窘迫的生活。”蒋虎说,父亲一直督促他读书多下功夫,争取将来找到好工作。
1988年,蒋虎考入浙江师范大学物理系。在大学里,他如饥似渴,几乎放弃所有休息时间,一心扑在学习上,他常常一个人去图书馆、教室自习到很晚。他用严格的自律,践行对父母的承诺。功夫不负有心人。1992年,他成为全班当年唯一考研成功的毕业生,而且物理科目得了95分(100分制)的高分,这在当时的校园引起不小的轰动。他进入了中国科学院深造。
1995年,他从中科院云南天文台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专业硕士毕业。2002年,他从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博士毕业。谈起求学之路,蒋虎非常感慨。他说自己一路求学都非常幸运,“从初中、高中到大学,都碰到了良师益友,当然最重要的启蒙老师是自己的父亲。他是村里的会计,在我上学前,就早早地训练我使用算盘进行加法、减法的操作技巧,为我以后在航天科研路上的敏捷思维提供了最初的启蒙。”
有志者终成“造星”专家
蒋虎的包里,笔记本电脑和数据备份工具两样东西是标配,无论到哪里,都是形影不离。
“加班是常态,永远是工作第一,生活第二。”蒋虎说,航天人最重要的素质不是才华,而是特别能奉献。卫星发射成功那一刻,只是表明运载火箭的发射任务圆满完成了。作为卫星研制方,还需要接着开展卫星功能、性能指标的测试。这类在轨测试通常需要近1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测试不仅仅在实验室进行,还要在卫星基地进行,封闭式管理长达数月。测试过程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比如放射性元素辐射、燃料泄露等不安全因素。测试过程直接关乎测试人员的生命安全,测试规程必须慎之又慎。蒋虎说,只要有需要,航天人24小时随时待命,执行出差指令。时间最长一次,他在大西北出差两个月,孩子的学习自然顾不上了。他的妻子也是航天人,他们在读研时相识。夫妻俩跟儿子经常见不上面,有时候他们加夜班,次日回到家时,儿子已经去上学了。
卫星设计专利纷至沓来
“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的圆满建成,是我国航天科技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之一。整个北斗导航卫星系统98%的器件国产化,关键器件均为中国造,真正实现了‘中国星,中国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第四个全球组网的卫星导航系统,跟GPS、格洛纳斯和伽利略比起来,功能性能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4年前,长征运载火箭把“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升空,如今,“墨子号”科研团队已经取得令全球瞩目的辉煌科学成果。蒋虎也全程参与了“墨子号”量子卫星工程研制,另外还参加了卫星发射、在轨测试、在轨实验、长期管理等工作。蒋虎在“墨子号”量子卫星发射升空后的4年时间内,已经牵头申报了8项“墨子号”卫星平台技术相关的国家专利,其中已经有5项专利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今年上半年蒋虎的个人科研工作也获得了大丰收,先后有两项专利获得授权,发表了多篇国内外科技论文。除了量子卫星、北斗卫星工程,蒋虎目前还参加了多项科研任务,包括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卫星工程、天基多波段空间变源监视器(SVOM)卫星工程,以及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蒋虎说,一想起自己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如今终于能为祖国贡献绵薄之力,便感到十分欣慰。
(张晓玛摘自《浙江日报》/图 槿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