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领导民生建设的理论逻辑及现实走向
2020-01-07闫勇张建
闫勇 张建
[摘 要] “民生思想”作为传统人本主义发展的精神积淀,是民生范畴在精神层面的生动反映。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由“物”到“人”,厘清“劳动异化”同“民生异化”逻辑关系,以追求“人的解放”为终极目的,开启了一个科学审慎思考民生问题的新视野。新时代,党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实践,围绕民生“社会实践性”的思想来源、“人民主体性”的价值取向、“有机整体性”的主体架构、“和谐同一性”的本质目标等方面,深化和丰富了马克思民生思想精神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民生思想;哲学意蕴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志码]A
人民是历史真正的主人。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这条颠簸不破的真理,反复向世人告诫:一切脱离人民的发展只会沦为“空谈”,一切违背人民利益的事业终将走向衰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不是一句简简单单的政治话语,它的背后是中国共产党人基于党和国家历史性变革而作出的深刻判断。而推动这一偉大变革的真正力量来源于人民。从人民立场出发,习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拥有9191.4万名党员的超级大党向世界发出的庄严宣告,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14亿人民的庄重承诺。从革命时期到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不改、使命在肩,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人民谋幸福,并带领人民走向民族复兴。步入新时代,党和国家面临崭新的时代形势,发展任务和发展课题发生变化,但不变的是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情怀和发展民生的责任担当。我们也在党的坚守为民的初心使命中见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改革发展步伐,见证党领导社会发展和民生变革的不懈努力。
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以实现人的全面解放为根本目的。“民生”是一个世人所关注的核心命题。何谓“民生”,简言之即取“民之生息”之意。进一步来理解,即与民众息息相关的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从先秦时期“民惟邦本”“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早期政治思想,到孔子“仁者爱人”的著名论断和孟子“民贵君轻”的鲜明对比,到唐太宗“为君之道须先存百姓”“君民水舟”之喻,再到近代以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在西方,众多哲学贤达关于民生也多有著述,从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近代的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包括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在民生问题上都无一例外地给出了自己独到认知和解读。可是,受历史和阶级局限,他们对民生的认识停留在狭窄的视阈,哲学者们“没有从实践角度去理解”[1]56马克思民生思想,源于对社会现实的冷静分析和科学思辨,从“现实的个人需要”为起点,透过“劳动异化”与“民生异化”的迷雾,以全面满足人的需要为根本目的。
党领导民生建设以人民利益为根本立场。民生思想是民生领域精神层次的概括反映,它超越民生建设的物质方面,是一定时期民生建设发展成果在精神层面的集中展示。纵观历史长河,民生建设更迭不衰,也由此孕育出了多样性的民生思想观念。如著名的道家“无为而治”学说、孔子“富民”思想等,虽各有侧重,内容各不相同。但,追求理念是一脉相承的,无不蕴含着体察民众疾苦的政治哲学、与民生息富民利民的责任担当。在“人”的发展上,中国共产党追求和实现“人”的利益更为彻底。人民立场是党领导民生建设的根本立场,党的事业发展壮大是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取得的,也要依靠人民走向更宽广的未来。从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突出位置,到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通过发展来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在共产党人心中重千金。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全党,“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2]85不难得出,新时代党领导民生建设在理论上是对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丰富,在实践上不断拓展着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内涵和外延。
一、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核心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关注人的“需要”
确定“生活”是人的“需要”第一前提。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在人的“需要”理论层面所研究的对象不是虚无缥缈居于空中楼阁里的神秘力量,而是实实在在存活于世间的“人”。在马克思看来,民生发端于人的自然需要。即人类首先要维持满足吃喝休息等等这些基本需要,这种需要不同于动物原始需要,是人类独有的“它是在生产实践和社会文化中形成的需要,譬如自由、关爱、尊重、自我实现、发展个性,以及被文化濡化的人的各种自然需要等。”[3]30进一步来说,要注意区分判断这些需要的目的因素,“如若加以抽象,将这些机能从人的其他活动领域脱离并作为最后和唯一的终极目的,那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4]55有鉴于此,马克思从关注“人的需要”这个基础条件出发认为,“我们应当首先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即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1]79
满足人的“需要”的民生活动是历史事实。“能够生活”是被马克思视为第一个历史构成事实和基本前提而出现的。除此之外,为满足人的“需要”,人类持续在从事生产、再生产的过程中进行民生活动,这就构成了在“生活”基础上的“第二个历史事实”。在日渐扩大了的物质生产活动面前,民生需要也随着人类生产实践水平和能力的提升,而日渐多元化、多样化。“民生意味着生命的存在性,马克思民生思想的基本要义是维持人的生存权。人的生命的存在,是一切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5]134譬如说对于人口繁殖问题,它带来的不仅仅是家庭人口的增加这么简单,人的繁衍这个民生活动,它把家庭细胞单元和社会整体构成不断地激活,人口增长促进新的需要不断产生,而伴随新“需要的增长”,“新的社会关系”在民生活动中产生,并且为满足新的“需要”,进行新的生产势在必行,于是,最初的民生“历史观”也正是在这种“原初的历史的关系”中孕育产生。因此,“人的需要”不仅是文明社会人类的“应然本质”,也是民生问题发展演进的“实然之态”。
(二)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复归实践本质
民生是具体存在的社会现实。马克思认为由人的需要所决定的民生问题不是虚构的历史构成。他十分反对那种同生产生活背离而抽象衍生来思考民生问题的哲学态度。马克思主张,人的需要以及为满足需要所进行的生产,不是离群索居孤单落寞的独立进行,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6]67作为一名实践唯物主义者,要认识到“生活的实际需要以及满足这些需要的实际生产与再生产、人自身的生产与再生产、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精神发展都是现实‘民生的构成内容。”[7]44
为彻底揭示民生现实性实质,马克思开始批判蒲鲁东等人的错误观点。在《哲学的贫困》一文中,马克思分析指出蒲鲁东站在自己那个阶级立场上思考问题,却无视工人阶级的现实存在,狭隘抽象地在那里空谈人的财产权,更不要说去关注全人类和社会的现实利益。仅仅为他自己那个阶级的利益思考,却对工人阶级的利益毫不关心,更不会涉及全人类的现实利益。在对鲍威尔等人批判时,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神圣家族》文稿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提出讨论人的生活,必须探讨人的实际生活所应有的權利,而鲍威尔等人只围绕权利的“概念”做文章,却不去涉及人在宗教信仰权和政治权利等方面的实际权利,其理论实质是在剥夺民众所拥有的现实生活权利。马克思从截然不同的视角,以唯物者的眼光,从资本主义殖民化现状及其资本主义制度根源来关注思考民生问题,强调研究认识民生现实性本质,提出为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地发展,必须消灭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勾勒共产主义生活的美好蓝图。
民生是现实的,更是实践的。民生产生于人们的生产实践活动,民生的一切需要的满足都要经由人们的生产实践活动来完成。马克思用洞察的眼光深刻分析指出,黑格尔哲学之所以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源于他们对现实问题的忽视背离,却对“概念游戏”情有独钟。费尔巴哈则是将哲学抽象为一种人道主义,把哲学禁锢于感性直观与哲学直观二者之间,把哲学变为抽象的人本学;而那些德国意识形态学家,在迷恋于纯粹的“批判的批判”后,从人间飞到天国,以“震憾世界的词句”终结了哲学生命。因此,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人们之所以有历史,是因为他们必须生产自己的生活。”[1]81这里的“全部社会生活”是关于“民生”另一种表述。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这些论调“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发展了,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的。”[8]50-51具体到民生问题,首先这是一个存在于人类现实生产环节中的现实问题,它的出现是由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而导致人们物质和文化需求的不满足,要从根本上加以解决还要依靠生产实践来完成。
(三)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追求人的“解放”
民生解决和发展最终靠人的“解放”来完成。人的解放,从本质上来说是为了满足人的更高层次发展需要。“‘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它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1]75并且,无论是人的“思想解放”抑或“政治解放”,都需经由“物质解放”来完成。对于“市民社会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是由于自己的直接地位、由于物质需要、由于自己的锁链的强迫,是不会有普遍解放的需要和能力的。”[1]14也就是说,人的解放是一场深刻的历史变革,它只有在人类物质生产实践达到一定程度,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出现。在这里,马克思对人的“解放”的论述,不再是简单意义上被雇佣关系的解除或是被压榨对象的自由获得,而是超越狭义政治范畴,追求实现人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全面解放”,并且这一人的“解放”是在物质生产达到一定阶段才具有的社会状态,明确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给民生问题解决找出了一条光明道路。
人的“解放”是民生诉求终极目标。马克思认为,“解放”不是停留在嘴上的口号,也不是随随便便坐等实现的,无产阶级要想获得“解放”满足人的“真正需要”,就要让自身成为“世界历史性”的真实存在,要通过革命手段“否定私有财产”,实现共产主义运动来完成。这就要求无产阶级充满革命精神,要勇于同压迫自己的不合理制度开展斗争,深刻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从而“将社会提升为无产阶级的原则的东西”[1]15进而达到人的价值实现。此时的世界也将步入一个全新景象,马克思满怀憧憬地描绘道,在那时,不分种族和地域,任何人活动是自由不加干预的,每个人可以不受限制选择任一一个工作部门,“人们可以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1]85这是人获得“解放”后应有的生活场景,也是民生发展的终极目标。
二、新时代民生建设的理论逻辑及现实走向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1]121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治国治党的政治高度,多次论述民生思想建设,强调发展改善社会民生对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积极作用。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实践,提炼“以人为本”民生发展核心要义,以实现和谐民生作为民生奋斗基本目标,揭示出新时代民生建设的现实走向。
(一)民生建设价值取向的广泛人民性
在马克思看来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应当成为社会进步永恒的主题。从早期土地革命为人民“打土壕、分田地”到解放战争“求和平、求解放”再到社会主义建设“求富裕、求富强”,从被压迫到当家作主,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的发展得到切实保障。
1.重视“人”在民生建设中的主体
作用
历史雄辩地证明,社会发展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人民群众。我们党之所以能从“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靠的也是“植根人民、依靠人民”。从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到建立新中国,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到改革开放巨大成就,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伟大创举到村民自治制度的全面展开,无论是革命、建设的发展,还是某项具体制度的首创,无不体现出人民群众巨大力量和丰富智慧。“以人为本”的民生价值取向,首要地就是要尊重人民、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的主体作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实践。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在错综复杂的民生发展新形势面前,党要更加紧紧依靠人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在人民群众创造性民生实践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从而把党发展民生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共同应对和破解民生难题。
2.强调“人”在民生建设中的共建
共享
“以人为本”的民生价值取向,明确“人”在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凸显人民是社会主义建设主体,强调建设和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服务人民。成果共享,就是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顺应人民对社会公平正义,分享发展成果的渴望,让人民群众真正享有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人民性”立场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的集中反映。在统筹民生建设方面,在农村,党中央一以贯之地坚持关心“三农”问题,数年来连续出台多个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开展脱贫减贫解决老少边穷地区贫困化问题,其核心主张“都是以‘以人为本为核心价值理念,以统筹城乡为主线,以‘多予、少取、放活为手段,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开启了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新时代。”[9]155不仅如此,在城市,改造城市棚户区、完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提供便捷高效的社区医疗养老家居服务,持续关注教育、大学生就业、社会医疗保障等基本方面,筑牢民生之基,服务民生之本,解决民生之依,营造科学完备的民生保障之网,真正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忠实践行着代表人民利益、维护人民利益、发展人民利益的庄严承诺。
(二)民生建设架构的科学整体性
在改善民生的实践中,共产党人更加注重民生建设的科学性,引领民生发展步入科学轨道。针对民生问题的复杂与多样性特质,如果缺少了客观、长远、全面、协调发展地理性思维,就会陷入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疲于应付状态,也就难以找出民生问题的症结所在,更谈不上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新时代党的民生思想,其核心要领是发展,是把民生问题放到发展中来解决。民生思想科学性体现在,既着眼民生提高的“量”,更追求民生发展的“质”。既坚持人民现实受益不断增长的“发展度”,又强调区域、城乡间人民受益公平的“协调度”,并且更加关注人民受益长期“持久度”。
新时代党的民生思想是一个系统整体,改善民生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诸多领域的系统工程,在其内部构建了以“维护人民权利、发展人民民主”的“政治民生”,“科学发展、富民共享”的“经济民生”,“繁荣文化事业、满足人民精神需要”的“文化民生”,“加强社会建设、关注社会保障”的“社会民生”,“倡导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生态民生”,形成了五位一体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总体布局,赋予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以新内涵。
1.民生建设五大环节紧密联系
民生建设五大方面环环相扣,紧密联系、相互协调、相互影响。党的新时代民生思想中,经济民生是基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民生问题更多表现为实实在在的与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吃穿住用行”等现实具体问题,而这些民生问题要想解决好,就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来支撑,发展经济民生为有效改善和解决民生问题奠定坚实物质基础和基本前提。政治民生则是根本,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和优势所在,民生在政治方面的诉求要求我们党要切实维护人民政治权利、发展人民民主,巩固人民当家做主的主体地位,进而确保人的自由、平等、公正等权利主张的实现,为改善民生提供可靠政治保证。文化民生是灵魂,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有助于人民群众理想信念的培育和精神境界的提升,增强了社会主义凝聚力和感召力,也为改善民生注入强大精神动力。黨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发展基层公共文化事业摆在突出位置,积极推进构建现代化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和保障人民群众合理文化诉求及文化权益。社会民生是关键一环,要坚持建立完善统筹城乡的社会民生保障制度,积极探索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模式,巩固社会建设各项成果,民生问题才能得到切实保障,民生建设才得以顺利发展。生态民生是载体,发展民生需要良好的外部空间和和谐绿色的生态环境,既要着眼现在,也要放眼未来。既要物质和精神财富极大丰富,也要实现人与生态、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而为民生建设提供好的发展载体。
2.民生思想五大环节整体之中有
重点
民生问题虽然“千头万绪”,但并不等于没有头绪。在注重整体全面推进民生改善的同时,要下大力气注重民生领域关键环节和主要矛盾的解决。
在经济民生方面尤以收入分配公平问题为典型。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民众现实利益的聚焦点,同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现阶段,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整体性不断提高,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收入差距逐渐拉大,社会贫富差距的“晴雨表”基尼系数持续走高,人民群众对于收入分配改革的呼声日渐强烈。解决收入分配公平问题,重在建立和完善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合理收入分配制度,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是关键,同时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社会民生是民心所系、民意所在。发展社会民生,就要着力破解百姓极为关注的“就业难、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四大民生难题,完善以“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社会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博得人民群众满意和认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面对改革发展和文化强国建设新需要,构建具有鲜明时代底蕴和中国风格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显得尤为迫切。在文化民生方面,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国家层面明确提出要在2020年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的战略目标,并就该战略目标的基本任务和实践途径作出深刻阐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日益增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渐形成,公共文化事业步入蓬勃发展的新时代。
(三)民生建设追求目标的和谐同一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人民群众在改善物质生活质量、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发展政治民主权利、提升社会保障水平、营造生态绿色环境等方面的民生诉求增加,民生问题呈现多发、并发新态势。“人民对过上更好生活的要求也在增强,对加快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的期盼也在提高。”[10]在这样的民生发展新形势下,我们党认识到改善民生的极端重要性,“群众利益无小事,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11]372
“和谐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应有之义。所谓和谐,是指非对抗性矛盾以同一性为主、斗争为次的矛盾存在状态。“求同存异”的和谐民生目标,首先承认“存异”,即一定程度上看到差别的合理存在。同时,更加重视“求同”,体现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和共同性。呈现的是同一性为主的矛盾非对抗性的民生状态,是新时代党的民生思想重要方面。
1.民生建设目标合理“存异”
和谐民生基本目标是针对我国目前民生领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而提出的。和谐民生,首先承认“存异”,认识到民生矛盾和问题的客观存在性。在民生领域,人民集中在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呼声高涨,物价上涨压力加大,就业、住房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日益凸显,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拉大,等等,诸如此类的民生问题及不和谐因素明显增多,给社会主义民生和谐建设带来严峻挑战。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这种差距是可控的,需要在发展中进一步协调解决。为此,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政策,加强贫困落后地区扶持力度,规划区域发展,开展新农村建设,培育新型农民,促进农民增收。同时,出台农村医保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为国企下岗职工及城市居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等,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促进民生和谐,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温暖民心。
2.民生建设目标重视“求同”
和谐民生的基本目标就是要达到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民生局面,体现出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和共同性,即重视“求同”。“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民生问题连接的两端是小家和大家,关乎的是个体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社会和谐的民生目标,有利于更加全面地展现党的奋斗目标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从而也有利于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以民主制度建设为例,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下积极开展基层群众自治,实现按城乡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不断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程度,监督和制约权力运行。从健全民主制度,到丰富民主形式,再到拓宽民主渠道,有效落实和维护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得到充分维护和尊重。聚焦在“三农”领域,中央政府累计支出数十万亿元的发展资金,连年提高农产品粮食最低收购价,不断减轻农民负担,多方举措促进农民增收。在社会保障方面,完善城镇居民和农村医保,开展新农合建设,促进公共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教育方面,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连年攀升,高等教育毛入学比率连续增长,国民受教育程度显著提升。通过建立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来努力营造公平正义、自由平等的社会和谐氛围,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居住条件,推动社会和谐的民生目标的实现。
三、结语
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发展民生是最好诠释。民生问题带有长期性、历史性,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矛盾又出现了,但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改善民生的实践脚步不曾停止,“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12]马克思主義民生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科学认识和系统分析民生问题的科学参照,它从实践角度出发,围绕人的需要,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和发展的办法来思考和研究民生问题,提出实现人的解放这一终极目标。这就启示我们要更加注重坚持用辩证、全面、发展地眼光来看待民生难题,树立系统思维和全局观念,在坚持全面统筹发展民生的同时,要进一步明晰其内在逻辑,分清阶段重点,按照循序渐进,有步骤、分层次的科学办法,求民生之真务解决民生问题之实,重点解决事关人民生活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以经济民生、社会民生为焦点的现实问题,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取得新成就。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3]朱志勇.“人的需要”与需要异化——马克思《巴黎手稿》需要理论探析[J].河北学刊,2008(6):29-33.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5]苑芳江,王婷.论马克思的民生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科学社会主义,2013(2):132-135.
[6]余源培,吴晓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导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吴苑华.关切“民生”:一个不能忽视的马克思传统[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6):39-45.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9]邓学源,沈其新.建国六十年中国共产党改善农村民生的递度演进及实践效应[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6):151-155.
[10]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07-24.
[1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372.
[12]习近平.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新起点[EB/OL].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gn/2013/05-15/4822757.shtml,2013-05-15.
[13]王刚,胡建东.论毛泽东“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46-53+67.
[14]陈婷.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基本意蕴及其当代价值[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