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助教在产品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的实施

2020-01-07张杰戴明清

河南教育·高教 2020年11期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设计

张杰 戴明清

摘 要:在产品设计专业中,计算机辅助设计是一门内容多、实践性强的学科。在有限的课时中,教师想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绘图和设计的知识,就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所授课程的学生中选择助教就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好方法。本研究通过阐述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学生助教选聘及培训的要点,进一步探究学生助教助课教学过程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设计;学生助教;课前培训;课堂助课

现代产品设计是包括造型设计、结构设计、功能设计三者的一个整合设计。产品设计即包含美学设计的产品,是科学技术的集中体现,其现代意义赋予了产品设计专业新的内含和人才培养方向,即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那么,产品设计专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不仅要包含计算机绘图和设计的知识,更要与现代计算机分析方法相融合,即采用现代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分析手段,服务于产品三位一体的整合设计。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内容相对较多,但师资和课时均有限。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合理安排课堂授课内容,有效分配学时,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知识和操作方法,尽快掌握课程内容。目前,这类课程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建立讨论小组等方法,教学方法有了很大的改善。这种课内交流,提升和优化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学生不仅要有兴趣,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

一、课程教学现状

(一)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方法

目前,针对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呼声日渐提高,应用型本科教育更注重技能的传授。本科教学虽然采用了慕课、翻转课堂等方法,但是,一方面班级人数多,教师无法实现“学生一对一、知识点对点”释疑、纠错等课堂教学;另一方面,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利用课上课下时间掌握知识和技能等,仍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近年,国内外高校“学生助教”模式的实践,为解决教学难题探索出了一条新的教学模式改革之路。该模式的作用集中体现在能够扩大教师的教学功能,递进式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二)学生学习情况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课上讲解和演示,学生操作软件,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知识,但有很多学生仍然不能掌握主要的学习内容,且遗忘较快。有时会出现学生在课上没有学会的知识点在课下又不能及时弥补的现象,这样一来,几次课后,学生就会出现跟不上进度的情况。如果学生课下有问题,或在进行练习巩固时,遇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就会出现烦躁厌学的情绪,这样很容易失去学习信心,导致成绩不理想。

产品设计专业的特点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不仅要绘制产品的外观,而且要对产品的结构、强度进行设计和分析。软件课程的内容不仅多,而且相对较深,如果一环没有解决,下一环就很难进行,这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教学的瓶颈。因此,在所教授课程的学生中选择助教就成为一个很好的办法,既能实现课上课下及时辅导,又能把学生们的主要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让教师在后继的教学中更灵活调整,包括授课内容、时间等在内的课程安排以解决主要问题,使教学和学生学习更顺畅。

二、学生助教的选聘和培训

(一)学生助教的选聘

学生助教的选择。首先,要尊重学生的意愿,选择热心乐于助人、无私为同学服务、对本门课程感兴趣、学习态度端正、绘图的空间想象力好、有一定工程素质的学生,这样才能保证他们有扎实的基础。其次,要求他们有较强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这样才能做好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最后,经过实践,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前选拔学生助教,也可以在开课一段时间后,将一部分学习兴趣被激发,愿意加入助教群体、服务班级、提升自己的专业和各项能力的学生做为中后期学生助教培养的目标。只要是爱学习、有能力引领大家的学生,可随时欢迎加入助教群体。这也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好方法。

(二)学生助教的培训

按照教学计划,开课前的一个学期,教师就在班级发布招聘学生助教的信息,提前选定学生当助教,比例可以是一个助教带领几个学生或根据实际情况选定。由于学生的辅导能力有限,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多个学生助教。提前一个学期也是为了留有足够的时间让教师将本门课程的主要内容传授给学生助教,并根据学生助教学习和掌握情况进行分派任务。

学生助教培训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面授,即本课程教师采用相关课件或微课堂辅导培训,将课程重要的基础知识教授给学生助教。这部分工作是教师的额外工作,教师根据自己的时间来安排。在工作室或教室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培训,将基础知识掌握牢固。第二种是利用假期时间,教师和学生不见面采用的教学或辅导方式。除微课堂的培训外,教师可指定较适合的网络课程让学生进行自学。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来安排和调整自己的学习。同时,教师也可以针对学生学习中容易出现困难的地方,开展网络课堂统一讲解或是留待开课前集中培训。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学习,也促进了学生助教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助教确定以后,教师以较高的标准和要求对他们进行培训,然后将班里的学生分成几组,每位助教负责一组。

三、学生助教助课教学过程的实施

(一)辅助主讲教师指导本组学员实践

对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础知识,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课件阐述和软件操作演示后,学生要进行相应的练习。由于一个教师至少面对几十个学生,对学生练习进行一对一的辅导较为困难,这部分工作由学生助教来辅助进行,也就是分组的小组长。一个学生助教辅助管理几个学生,能够迅速了解每个学生的理解和操作情况,对于小组内的一些学习问题,学生助教可以解决,不能解决的就反馈给教师,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集中解决较突出的问题。这样节省了课堂时间,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如果学生知识点掌握较好,教师可以进行下一个内容的教学。

(二)辅助翻转课堂实施和讨论

对于教学重点和难点,除了教师的讲解和演示,更要注重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正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思想应用。学习的方法和能力的传授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对于这部分内容,教师会提前布置预习任务,在课堂上让学生来展示他们的成果。这也是以助教小组为单位进行,学生助教利用本组成员课下时间组织学习和整理,最后在课堂上选派小组代表进行展示。展示完成后,在班级内组织讨论。最后,教师会根据学生们的展示情况做讲解和总结。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们将既有知识的学习,更有方法的掌握。

(三)辅助课下作业完成和检查

针对计算机软件课程大量的课后作业和练习,学生助教按照教师发布的任务和要求的时间节点,进行本小组内作业检查和辅导,学生助教及时将作业完成情况或出现的一些问题反馈给教师。很多有关软件学习和操作方面的问题,学生助教都能够解决,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同时,学生助教自身也可以得到很多的锻炼,提高自己的学习和管理才能,对其他学生也是一种触动,从而带动整个班级良好学风的形成。

(四)学生助教的全员化

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随着课程的深入,有些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能够较好地掌握软件,可以担任学生助教。这样的学生可以在学生助教有事情的时候帮助辅导本组学员,或是将班级学生再分为更多的小组,减少学生助教的负担。学生对于不同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不同,让对此知识点掌握较好的学生在這一知识单元担任本小组的助教工作,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学生助教的灵活性更有利于教学和学生能力的培养,这也是有待深入研究的内容。

学生助教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开展工作,对教师教学和师生交流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意义深远。学生助教的实施,不仅可以缓解师资和教学时间有限的问题,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使培训学生学习能力和管理才能等多方面育人目标得以实现,是当代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有效运用。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学生助教可以把学生在学习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和建议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调整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同时,学生助教也可以将教师的要求和意图反馈给学生,使学生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助教将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桥梁,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更容易、更顺畅,教学氛围更和谐,更有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蔡志平,徐明,曹介南,等.从北美大学助教机制看研究生助教培养[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4,(增刊1).

[2]潘常春,王移芝.高校助教在协助教学中的作用[J].计算机教育,2010,(22).

[3]吴珏,张宇慧,曲德伟.本科生助教制度在本科教学改革中的实践探索[J].科教导刊,2017,(7).

[4]郜艳丽,高建伟.高校助教在协助教学中的实践探索研究[J].河南教育(高教),2018,(5).

[5]王化旭,钦惠平,南亲江.职业院校“学生助教”模式探索与实践[J].职教通讯,2013,(5).

[6]唐静.从教育资源配置的维度探析高校的教学与科研[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

[7]庄丽琴,谢芳,邹穗峰.学生助教模式在我校实训教学中实施的必要性[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8,(5).

责编:红 茶

猜你喜欢

计算机辅助设计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运用
基于系统思维与方法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工业设计与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
产品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刍议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课程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
普通本科院校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析
工业产品设计CAD技能竞赛训练方法探究
以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培养高铁信号自动控制高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