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航空类专业的案例式思政教学策略初探
2020-01-07刘战合王晓璐杨波
刘战合 王晓璐 杨波
摘 要:课程思政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的重要举措。针对河南省航空类专业思政教学现状,本研究分析了航空类专业思政教学资源存在的问题,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的教学改革为例,提出航空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案例式教学策略,构建“专业+思政”课堂体系,探索并实践“专业+思政”融合教学模式,采用“组织+金课+资源”的教学实施方式,以期助推理工科专业思政教学。
关键词:思政教学;航空;案例
为加强思政教育教学方法与专业的相互融合,2018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文件中提出,要“着力推动高校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将思政教育从单纯的政治教育提高到与专业教育、素质教育融合的高度。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服务于河南航空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需求,在航空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上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结合教育部和社會发展的需求,有必要开展航空类专业的思政教育融合探索研究,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提供支撑。
一、航空类专业思政教学现状
(一)航空类思政教学资源较为零散、利用率低
河南省除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外,开设航空学院或航空类专业的高校还有安阳工学院、中原工学院、安阳学院、安阳职业技术学院、许昌职业技术学院等。从资料来看,目前河南省内高校尚无系统化的航空类专业课程思政库供教学使用。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结合学校“航空为本、管工结合”的办学思路,发展了极具特色的“航空经济”学科。然而,在做强航空类专业、提升航空类专业的内涵建设质量上,在建设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打造“金专”和“金课”的过程中,航空类思政教学资源相对零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目的性、教育性不足,专业融合交叉性较强,因此,有必要系统化地进行课程思政案例设计。
(二)系统化教育资源缺乏,无法满足当前思政教学要求
在航空类专业课程上,传统教育教学主要以培养学生航空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主。而在思政教学上,教学资源难以系统化总结和利用,不利于思政教学的高效顺利开展。就课程思政案例来看,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按照大学科门类逐步开发了相关课程思政案例库供教师和学生使用,但该系统落脚点较宽泛,提供的工科类课程思政案例较松散,系统分类细化不够,针对性不强,且并未设置、开展航空类专业及其相关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案例。系统化开展航空类专业思政教育案例库建设,不仅是满足当前航空类教育资源和思政教学的双重要求,也是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相互融合的重要目标。为解决以上思政教育资源严重缺乏的问题,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在航空类专业建设和教学上开展了大量教育教学改革探索研究,但在思政建设上依然未形成思路清晰、逻辑明确的航空类案例库建设思路,也缺乏相应的整合机制。
二、航空类专业案例式思政教学策略
(一)构建航空类思政课堂体系,打通各类专业知识教育脉络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下设两个与航空密切相关的二级学院:航空工程学院和民航学院。基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现状和专业特点,课题组分类研究并总结了航空类专业课程知识内容,并结合各专业学科教学方案、培养方案需求,构建了航空类专业课程知识网络,组织相关专业教师组建课程思政教研组,进行集体备课。根据航空类课程建设特点,教师通过搜集资料、系统分析、思政元素总结,对航空类专业课程进行分类细化,结合知识分布特点,总结提炼思政结合度较高的知识关注点、逻辑点,形成航空思政教育元素,有效结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提炼航空思政课程知识内涵,深入总结各相关专业知识、以及交叉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在航空类专业主干课程中开展有特色、无缝链接的课程思政教育。
教学实施中,不同专业培养方案不同,航空类专业课关注点也有所不同。对于航空类专业课程分门别类形成的知识网络,依据各专业服务面向、专业定位,由学校专业负责人、课程负责人、实践负责人及专业课授课教师有针对性地改善航空专业知识教学方法。根据专业异同点、专业课程特点,基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探寻思政教育案例实现途径,积极采用信息化、小班讨论、项目式等专业教学方法,总结针对知识点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实践、学生反馈,不断优化知识网络教学方法,完善航空类思政课堂体系。
(二)创建航空类专业思政教学案例,探索“专业+思政”融合教学模式
鉴于航空工程学院、民航学院与其他学院学生、教师对航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需求程度各有不同,按照各专业基础→“专业+思政”教学需求→专业教学现状→思政教育切入→形成思政教学案例→服务后期教学任务的基本流程,专业知识的共性整理和分类提升,从学生角度出发,结合教学现状,挖掘基于航空类专业的思政教育内容并探索实践与其相融的教学方法,形成“专业+思政”融合教学模式。
航空类专业涉及多个专业课程,其核心专业课往往会存在知识内容穿插、内容涵盖重叠等现象。同时在思政教育教学过程中,基础理论课程与专业课程体系的融合更多以知识体系、航空类知识设计等相互结合或融合的形式出现,缺乏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参与性。基于学科专业特点、思政教学内容及实施安排,系统化融合航空类知识体系和思政教育体系,才能有效形成“专业+思政”融合的教学模式。
基于以上分析,航空类教育体系是“航空知识、专业知识、思政知识”的“三元共同体”,如何有效地将航空类知识点融入专业实际、思政教育要点是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航空发展史、航空知识点、航空技术经济、航空技术前沿、航空报国理念等,对航空的思政情怀进行升华,提高人文素质。围绕航空类专业思政案例,结合课堂教学对象的基础和兴趣等实际情况,采用慕课、翻转课堂、引导式等新型教学方法,丰富案例式思政教学新模式,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家国观,改善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参与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三)优化航空类专业教学过程,改善“专业+思政”教学实施方式
尽管各专业聚焦与研究方向有所不同,但其教育教学过程有一定的共通性。结合航空类专业“三元共同体”特点,基于现有航空类专业教学体系、思政教育资源及建设总体要求,设计完整的航空类专业知识思政教育案例库,解决好航空类专业课程和思政教育的融合问题,将相关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积累并优化成案例库,多个专业教师协同教学,多个专业课程协同开展,把航空课程专业教育建设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建立较为完备的思政人才培养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针对以上情況,采用“组织+金课+资源”的方法提高“三元共同体”的教学水平。组织是指根据各学院不同专业教学需要,鼓励三十余门航空主干课教师积极讨论并充分挖掘课程思政资源,形成系统化思政教学案例并进行实践教学探索,结合学生学习反馈情况、教师教学体验、课程思政教学理论再次提升教学实施水平;金课是指对航空关系密切专业、核心专业课程进行重点建设,吸引各专业骨干教师参与,开展线上、线下及线上线下混合的金课建设,为“专业+思政”融合教学模式提供教学平台和教学实践机会,改进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积极性;资源是指统筹各专业、各课程教学经验总结、教学成果提炼以及教学方法凝练,形成面向专业教学、思政教学的实际教学案例,用于后期课程及其他相关课程思政教学的资源建设,提高教师教学设计、教学改革的推进效率。
三、结语
基于河南省航空类专业教育现状,课题组详细分析研究了航空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两个现状。一是思政教学资源零散且利用低。结合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航空为本、管工结合”的办学思路,分析了教学存在的问题。二是现有思政教育资源难以满足航空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要求,需要结合各校实际进行针对性建设。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思政教育实践为例,提出了面向航空类专业的案例式思政教学策略,打破各专业教学孤立的现状,构建航空类“专业+思政”教学的课堂体系;以此为基础创建面向航空类专业的思政教学案例,逐层推进,并以航空专业“三元共同体”为基础,探索了“专业+思政”教育融合教学模式;为顺利推进案例式教学过程,详细研究了“组织+金课+资源”的教学实施方式,研究内容对相关航空专业及其他理工科专业的思政教学探索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和支撑。
参考文献:
[1]王红乾.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的改革创新[J].河南教育(高教),2019,(12).
[2]夏嵩,王艺霖,肖平,等.土木工程专业教育中工程伦理因素的融入——“课程思政”的新形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1).
[3]杨昆,罗小兵,冯晓东,等.能源动力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S1).
[4]田秋丽,刘战合,郝爱民.飞行器(航空器)贸易概论课程的十九大精神融合解析[J].河南教育(高教),2018,(7).
责编:桃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