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探析
2020-01-07梁光梅
梁光梅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计算内容的占比率较高,要求教师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性。本文就计算能力的重要性展开论述,提出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提高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具体措施
【基金项目】本文为玉林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与途径研究”(课题编号:2019B432)的研究成果。
数学课程在小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应掌握的最基本的运算能力。计算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小学生各项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师应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使其可以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于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要引起高度重视,不仅要完善教学方案,还要帮助学生在数学计算中做到举一反三,提高其数学综合素养。
一、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1.数学计算在小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
运算是数学的重要内容,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各个学段中,运算都占有很大的比重。同时,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都会运用到数学计算。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基本运算能力,能为其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应注重提高小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
2.计算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小学生发散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培养
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学习数学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小学生提高计算能力,能够促进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发展,从而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做好准备。
3.计算能力在小学阶段具有重要作用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好数学的重要基础。教师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多样化教学手段,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为学生今后学好数学夯实基础。
二、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具体措施
1.完善教学方案,设置模块教学
针对小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以此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从数学教学的角度来看,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应完善教学方案,数学计算的教学设计也应从原先的单一板块模式转变为多样化的板块模式,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化的板块模式就是将教学内容根据重点进行划分,形成教学板块,板块与板块之间有密切的联系。然后,教师再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板块内容,对重点部分要进行特别讲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其计算能力。
2.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的积极性
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小学生对学习的专注程度并不高,尤其是针对枯燥且逻辑性较强的数学知识,往往表现出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情况,导致他们在学习中不容易提高计算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利用丰富的教学经验,帮助小学生真正走进数学,使其在进行数学计算时能够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他们短时间内投入数学学习中相对容易,然而要想长期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作,教师应在教学中打破以往的教学理念,有效地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
例如,在教学小数除法运算中,教师如果直接给出计算题让学生加以练习,就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无法提起学習兴趣。为此,教师可以设计应用题,并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给学生。比如,小明在4.5分钟跑步360米,如果小明跑完800米,需要用多少分钟?教师可以先运用跑步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探究得出解题思路,再讲解小数除法的运算法则:如果除数是整数,则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时,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如果除数是小数,则先把除数的小数点去掉使它变成整数,再根据除数的小数位数把被除数小数点向右移动,再按照整数除法计算。
3.寻求多种解题思路
在新课程改革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学并不是呆板的数字加、减、乘、除的运算,而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创新和积极探索的精神。同样一道题目会有不同的解题思路,教师在教学中要丰富计算法则,帮助学生拓展思维,使其能够通过一个案例联想到其他案例,在多种解题方法中找到更加简便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让他们不仅能够掌握科学的计算方法,还能提高运算的准确度。
以综合计算为例,第一,教师可带领学生进行口算练习,在黑板上给出几组相对简单的数字,让学生通过口算的形式快速给出答案,帮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计算中来,增强其数学运算的参与感;第二,针对综合运算法则,教师写出几组综合算式,要求学生给出运算顺序,要遵循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内容的运算法则,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第三,对于重点内容的简便算法,教师可以改变运算顺序来达到快速给出答案的效果,如在700-310+25×8的计算中,除了常规运算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简便算法:“同学们,先算乘法后算加法,最后算减法,应该怎样列算式呢?”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利用括号来使综合算式的计算变得更加简便。
4.做好基础知识练习
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需要很长时间。对于基础知识的巩固练习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加强数学口算练习。在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中,口算能力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最为基础的一项。教师应从小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在基础练习中,学生不仅要追求口算的速度,还要保证口算练习的准确程度,在准确的基础上提高计算速度,打好提高计算能力的基础。第一,在练习中,对于基本口算,教师要督促小学生每天进行练习,可以让其制作小卡片,随时查阅。第二,对重点、难点进行专门式训练。教师应突破重点、难点,让口算训练实现从量到质的飞跃。第三,针对容易出错的题型进行反复练习,让学生遇到相同题型后,保证不出相同的错误。
其次,教师进行题型讲解时,要为学生重点解释计算法则和运算方式,让学生厘清计算的思路,这样才能使其在审题中抓住重点,为解题节省时间,从而准确地写出相对简便的计算过程。数学题型有许多种,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每种题型的特点和容易错的部分展开网状式学习,从问题向外延伸,在问题中联想,归纳总结运算性质,保证学生在今后的解题中遇到类似的题目时可以快速做出解答。
最后,常用的数学计算方法应熟练掌握。在日常教学中,对于常用的公式及数学的简便算法,教师要为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使他们铭记于心,在审题过程中形成条件反射,遇到问题就能联想到需要用哪些公式和简便算法来解题,在不断强化练习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
5.养成良好的数学计算习惯
由于小学生存在个体差异,他们的学习习惯往往有所不同,计算习惯都是后天养成的,教师可针对小学生平时的作业完成情况,在第二天上课时进行抽查测试,这种带有不确定因素的课堂训练,能够促使学生在数学计算中集中注意力,从而培养他们的良好数学计算习惯。第一,教师应要求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遵守纪律,认真听讲,不影响教师讲课及其他学生的学习。在听课时,学生如果遇到不明白的问题要敢于质疑,有不同的解题思路要有分享意识。第二,小学生在解题时,解答要简明扼要、有序清楚,保证教师在查阅时能够清楚地知道学生写的是什么。第三,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的学习习惯。在解答数学题时,小学生往往会因为不细心,没有看清楚数学题目,出现错误。小学生如果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做题时认真审清题目要求后再进行解答,能够有效地避免因为粗心大意造成的计算错誤。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在做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思考解题办法,落笔写出过程,最后加以检验。第四,做好检查工作。学生在做完数学题后要仔细检查,做好检查才能确保解题正确无误。学生在检查中对题目和运算过程又做了一遍梳理,提高了计算的准确率。第五,准备错题本。在教师讲解数学题后,学生可以将有代表性的题目记在错题本中,对解题方法进行详细的记录,并且定期查看,确保下次遇到相同题型不会出现错误。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教学工作,教师应引起重视,利用多媒体等技术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完全沉浸到学习的情境中,通过完善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可从实际行动入手,从计算细节入手,对于基础知识应做好巩固练习,保证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帮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具体的问题,为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赖发林.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J].学周刊,2020(12):66-67.
吴爱萍.新时代下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