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字的由来

2020-01-07张德团

闽都文化 2020年1期
关键词:编写组文史资料船工

张德团

20世纪80年代,闽清县与全国一样开始编写首轮地方志。在编写《闽清县交通志》时,却遇到一个意料之外的问题,就是打字时打不出一个县内广泛使用的常用字——“船”的“”字。当时使用的是手动铅字打字机,任由怎么找,字模字库里就是没有“”字。编写组感到十分惊异:明明县内所有关于船运的档案资料包括文件、报表,从钢笔手写到刻版油印,都一致地使用“”字;甚至从方形公章到圆形公章,以及闽侯专区和福建省税务机关发放的船证中,也均使用“船”一词呀!为慎重起见,编写组还进一步查阅了《新华字典》《辞海》《辞源》《汉字大字典》《中华大字典》,均未查到“”字;又查阅收字量更多的《康熙字典》以及用福州话标音的《戚林八音》字典,也未发现“”字。困惑中,经请教民间耄宿,方知“”字乃闽清人祖上所造用于命名“船”的专用字。

1950年的闽清云龙潭口渡船码头

闽清建县于五代后梁乾化元年(911)。县境内溪流纵横,山川阻隔。古时交通十分不便。据志书记载,宋代时,闽清人民根据境内溪流多、河水浅、河床窄、滩濑密布的特点,创造了一款船底平滑、船身细长(基本船型长约8米、宽约0.86米、高约0.82米)、头尾尖翘、船型独特的小船。配以桨、篙、舵、篷,既可航行于江河湖潭,也适航在小溪窄港浅滩,甚至该船的制造与撑行也是闽清人的技术专长。闽清人俗称其为“溪鼠”船。其载重吨余,客货兼载。自宋代开始,时间流行千余年,直至20世纪70年代铁路、公路兴起后,才逐渐式微。其足迹遍及大半省,推广应用到闽江流域二三十个县市,拥有量以千万计。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曾出现闽西北各县争相向闽清商调“溪鼠”船的火热年代。其时,闽清“溪鼠”船在闽西北深山峡谷中勇闯一条条荒溪野流,过激流险滩,避暗礁旋涡,到了从未见过舟楫的偏僻山村,促进了山区物资流通和经济发展。因业绩不凡,被载入国史省志市志,乃至各县交通志。

曾经的鼠船码头——建宁万安桥畔

关于“溪鼠”船名称的由来。一说因其船型两头尖,船体窄而长,形状似鼠,故名之;又一说,该船在浅水险滩中航行,轻便机动,灵活如鼠,因而得名。不管哪种说法,应该说,闽清人民在发明创造出这款独特船型之初,以鼠为名,是怀着一种喜悦与褒扬之意的,也是诞生之初随口呼出的俗名,就如同为新生婴儿起的昵称或小名一样。

随着“溪鼠”船使用范围的扩大及历史积累,其影响力也逐渐扩展到各种领域。比如,以文字来记录书写“溪鼠”船一词的机会增多;在日常生活、商事活动的语言交流中,“溪鼠”船称呼更是日益频繁。此时,智慧的闽清人民便科学合理地应用造字法,左边以“舟”字为偏旁,右边以“午”字做基本字,造了一个左右结构的“”字,用来为“溪鼠”船命名。

2017-2018年,闽清县政协决定,用两年时间对盛行千余年、涉及整个闽江流域的闽清船运史做一次全面调查采访,并编辑文史资料。当暂用名《闽清鼠船和米船》文史资料征集启事发出以及在采编过程中,许多老船工再三嘱咐、反复强调:历来都是写作“船”,怎么会写成“鼠船”呢?其间,不断有老船工给采编组打来电话说:务必要用“船”,不能写成“鼠船”!甚至从闽西北方面传回微信:“是‘船’,不是‘鼠船’,老船工对‘鼠船’非常反感!”而且,多部省市史志包括闽西北大多数县的交通志也都用“闽清船”一词来记述那一段辉煌的历史。鉴于上述史实和船工的强烈反响,暂用名《闽清鼠船和米船》文史资料遂郑重更名为《闽清船和米船》,并如期印行。

猜你喜欢

编写组文史资料船工
赞船工
论档案与文史资料的关系
Close Critical Analysis of Integration of the Immigrants and Destruction of the Differencein Under the Skin(Glazer 2013)
瞬间
穿插文史资料优化初中历史教学 
抗洪英雄之韩集船工支援搜救队
——搜救转移400多灾民
“互联网+”时代政协文史资料保管与利用研究
入党实务教程
上海推出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教材
地方文史资料保护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