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利用轨道交通进行城市片区规划调整
——以贵阳轨道1号线小河片区为例
2020-01-07耿培
耿培
(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贵州省贵阳市 550081)
0 引言
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轨道交通建设,城市的发展因轨道交通发生了巨大变化。贵阳市作为轨道交通发展的后起之秀,也在不断探索,如何利用轨道交通引导城市片区发展。本文通过以轨道交通TOD模式对贵阳轨道交通1号线小河片区的沿线规划调整初探,尝试通过沿线规划调整更好的发挥沿线土地利用效率。
1 规划区概况
1.1 地理位置
贵阳轨道交通1号线经过观山湖区、老城区和小河片区。本次研究的目标规划区位于贵阳轨道交通1号线南部末端,轨道交通1号线从规划区中部穿过,设有清水江路站、场坝村站和小河停车场。规划区北部以贵昆铁路、清水江路等为界,南部以金戈路为界,西侧以西南环线、浦江南路和小河停车场西边界为界,东侧以松花江路和珠江路和西南环线为界,规划区面积1.54km2。规划区属于贵阳市南部的小河片区,北邻老城区,西邻天河潭新城,西邻龙洞堡东部新城,南邻花溪生态新城。
1.2 现状分析
1.2.1 建设用地现状
现状以居住、工厂、山林地为主。居住、工厂主要包括中兴世家、枫阳小区、美成新都小区、毛寨村、西南工具厂、枫阳液压公司、华阳电器厂、王武监狱、贵州省生物研究所、贵州省激光技术应用工程研究中心、贵阳市金开区人民检察院等,其余为农林用地。
1.2.2 土地潜力分析
该区域可直接开发利用的一类用地基本没有;需要拆迁、拆迁难度不大的土地,主要包括临时建筑、1~3层村庄建设用地等二类用地较少;需要拆迁、拆迁难度大的土地,主要大型工业厂房、80年代以前建设的多层小区、中小型市政基础设施用地等三类用地较多,拆迁利用难度大;存在一些自然山体及林地等不可开发利用土地需保留的用地。
1.3 规划区发展分析
1.3.1 小河片区面临巨大发展机遇
小河区处于双龙新城至贵安新区发展轴,是贵安新区联系老城区和双龙新城枢纽,贵安新区和双龙新城的建设为小河片区的发展提供外部动力。轨道交通1号线、规划S1号在小河片区相交,形成轨道换乘枢纽,促进小河枢纽地位的发展。
1.3.2 小河片区面临问题
发展相对缓慢。小河片区在20世纪80、90年代经历快速,进入新世纪后,随着观山湖区建设、老城区改造和贵安新区的建设,小河片区的发展相对缓慢,相关服务配套设施缺乏。
1.3.3 小河区发展规划
在空间上形成“北城、南园”的空间结构,北部以公共设施、居住等功能为主,南部为工业园区。北城规划形成中心商贸区和三江口商贸区,本次清水江路站、场坝村站、小河停车场规划区就位于北城的三江口商贸区。
2 TOD模式下规划调整策略和方案
2.1 发展目标
提升小河片区在贵阳市的地位,整合贵阳市的空间结构;贵安新区、双龙新城和经开区的发展,促进小河副中心的发展,使其成为贵阳市南部发展龙头。
2.2 TOD规划调整策略
2.2.1 特色和差异性(Distinction)
清水江路站外围主要为航空工厂、三线建设工厂(西南工具厂、华阳电器厂、永红机械厂、枫阳液压厂等),规划有体育馆、娱乐康体用地、山体公园等地区重要的配套设施。依托航空产业、体育设施、山体公园等设施发展为文化休闲商贸区。场坝村站位于经开区“北城”与“南园”的结合部,可以依托经开区的产业,发展为其服务的总部基地。小河停车场位于规划区末端,呈带状,可以依托清水江路站文化休闲商贸区、场坝村站总部商务区的就业人口发展为王武居住区。
2.2.2 多元化土地利用(Diversity)
车站周边聚集商业、商务办公、文化娱乐、餐饮、居住等混合功能,力争将规划区建成为18小时活力地区。
2.2.3 优质设计(Design)
在规划区将街道、广场、商业、生活、娱乐等诸多元素与轨道交通站点相融合,形成具有吸引力的、开放的城市空间,引导市民在车站周边驻足、休闲、小聚,真正形成围绕轨道交通车站的城市公共空间。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以常规公交为补充,实现轨道与常规公交之间的零换乘,增加轨道交通客流。支撑由轨道交通引导发展的可持续城市发展模式。
最后,通过TOD模式下沿线规划调整,小河轨道沿线规划形成“一轴、双心、三片”的空间结构。“一轴”沿轨道交通1号线的地区发展轴;“双心”依托轨道交通清水江路站和场坝村站,分别形成文化休闲商贸中心和总部商务办公中心;“三片”分别为清水江路站片区、场坝村站片区、小河停车场片区,如图1所示。
3 结语
目前贵阳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开发,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在结合考虑现状和规划城市功能、交通功能的基础上,研究部分站点的定位与沿线规划协调发展,提出TOD视角下部分站点的城市功能定位和功能策划建议,优化轨道沿线地区土地的使用,后期可通过土地利用和交通衔接一体化的优质规划设计,提高轨道沿线土地的使用效率和轨道交通的吸引力,引导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实现贵阳城市土地利用和轨道交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图1 调整后片区空间结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