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土材料在乡村改造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以莫沟村为例

2020-01-07杨倩楠

建材与装饰 2020年3期
关键词:窑洞乡土传统

杨倩楠

(郑州轻工业大学易斯顿美术学院 河南郑州 451450)

1 概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乡村生活成为人们向往之地,进而推动乡村旅游迅速发展。但是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和高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建筑材料被应用于农村自建房,如抛弃砖木结构,选择砖混结构,进行瓷砖贴面,更有倾向于欧式小楼的情况。由此导致原有的当地传统乡村环境和民居建筑结构遭到损坏,传统技艺失传,出现千村一面的情况,进而原有的乡村整体风貌受到影响,乡土文化特征不再明显。那么,在乡村改造设计中,如何保持乡土本色,保留乡村趣味,延续乡村记忆,塑造具有地域属性的乡村环境,成为我们需要关注的课题。由于乡土材料所具有天然属性,具有亲和力,利于回收和再利用,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在乡村改造设计中,注重乡土材料的表达和应用,这是避免城市化,缓解乡村旅游日益严重同质化的有效途径。本文关注乡愁情感的寄托,提倡乡土材料的重新回归,以乡土材料为切入点,从一种新的视角解读乡土材料在乡村改造中的应用,以莫沟村改造为例,从设计角度对乡土材料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

2 乡土材料的分类和特性

我国乡村分布范围很广,由于地域的不同,乡土材料种类也极为丰富,乡土材料的运用也会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河南豫西地区的传统乡土材料为分析对象,主要分为天然材料、人工材料和其它材料。天然材料主要有:木材、生土、石材等。人工材料主要有:砖、瓦等。其它材料还有传统的农具、生活用具和其他废弃物等,研究其不同的物理属性、结构属性、文化属性等,重新解读乡土材料在改造设计的意义。

乡土材料是具有生命力的,具有不同的色彩、质地、肌理,承载着一个地区的时间沉淀,继承着一个地域的传统工艺。如木材,从大自然中的植物而来,具有天然属性,其纹理丰富、色彩亲和,多被人们用于生产生活,在传统建筑中木材被广泛应用。石材本身蕴含沧桑、朴拙之感。砖和瓦为人工材料,常见于民居建筑中,给人温暖亲近之感。将这些乡土材料以当地合理方式进行建构,形成不同的形态语言,可以彰显出地域特性,传递出当地的文化特色,演绎场所精神意境,寄托人们对于家最初的乡愁。

3 乡土材料在乡村改造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在乡村改造设计中,应尊重乡土材料的天然本性、对其天然形态进行研究,注重沿用传统工艺的沿用,讲究不同材料之间的组合搭配,同时也要注重新技术的应用,达到再现乡土元素的目的。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该强调新技术背景下多种乡土材料表现形式的重构,对新语境下设计手法进行创新。在乡土材料的不同特性中寻求设计灵感,用现代设计手法展现乡土材料之美,重新诠释乡村空间文化的多样性,使其呈现出地域文化的多样性表达。将从以下几方面内容对乡土材料的具体应用手法进行阐述:

3.1 保护继承

不发达社会生产力导致人们在建造房屋时只能就近取材。因为材料受到地区环境限制,劳动人民用智慧采用不同的方式和结构进行搭建,满足建筑的建造条件,从而形成不同地域性传统建筑的风格。就河南地区而言,豫西地区有代表性居住文化符号的地坑院,如三门峡陕县张村塬的人马寨和庙上村等,有保存较好的天井窑院。地坑院的成因主要是基于独特的黄土层,其土质结构紧密。在材料的应用上主要有青砖、青瓦,主要使用在院内地面四周和地坑院与地面四周的房檐,另外窑脸的基座一般也以青砖加固。豫南地区如信阳周河乡西河大湾古村落的张氏焕公祠,则体现了典型豫南建筑风格,房屋为歇山式砖木结构。屋顶是灰瓦,墙体是青砖,檐口用雕花砖封檐。传统建筑的结构和乡土材料的应用在一定成都上反映了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人们的宗教信仰、社会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等,它的修筑过程也是匠心独运的体现。在乡村改造实践中就要把当地的工匠发动起来,实现艺匠结合,注重保留传统建筑结构和掌握应用乡土材料的精髓,最大限度发挥材料本身的特性,不拘泥于造型样式,将传统进行继承发扬。

3.2 巧妙组合

乡土材料具有多样性,在改造设计中可以通过单一材料或者多种材料的排列组合方式产生出人意料的视觉效果。如砖可以进行不同的排序方式和砌筑方法,进行堆砌,形成多样的肌理表面。不仅注重传统材料的组合堆砌手法的传承,也要基于现代形式美法则,在掌握不同材料特性的基础上,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进行巧妙的组合搭配,形式独特的语言。比如在墙体设计中利用夯土墙和砖瓦可以进行创意组合,加强设计感和艺术感,形成具有虚实关系的意境美。在地面设计中,将多种乡土材料融入,丰富设计元素,更加真实地反应乡村景观的生态美感。

3.3 功能置换

具有乡村烙印和时代记忆的乡土材料也可以现代功能创新演绎,将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材料,甚至是一些废弃的材料,将其独立于建筑实体之外,进行重新设计和定位,转变其原有功能属性,赋予其新的价值和意义,使之成为空间记忆点和情感寄托。比如,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工业产品和器械进入农村,导致很多传统生活用具和农具已经不再使用。那么可以对于这些废弃的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和改造,可以产生新的功能,具有新的活力。

3.4 新旧融合

利用新技术,将乡土材料和新材料进行综合利用,达到设计目的。在项目改造中,在保护和继承传统的同时,也需要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加入。新旧材料的完美融合更利于体现乡土文化的多样化和时代性。

4 莫沟村改造中的乡土材料表达和应用

4.1 莫沟的基本情况

河南省孟州市莫沟村,位于太行山区南端,三面环沟,在村子西侧有一条汶水河。依托地形地势,村民依山挖窑洞居住,目前遗存有元末明清窑洞180多孔。河南孟州市针对当前农村普遍存在的生态失衡、城乡差别、贫富差距、精神缺失四大问题,提出“一修复三实现”探索农村发展的新路径。莫沟村的河边是老村,坡上是新村。空间层次分明,具有这一独特的上、中、下三个部分,修复工作也以此展开。上层空间仍以现有民居为主,在满足当地村民居住的基础上,将其改造为美食街、茶馆和手工作坊等商业空间。中层空间主要修复遗存的明清窑洞,发展民宿旅游等。其中有三座老窑洞改建而成的一座独具特色的窑洞图书馆,还有以南太行和黄河岸边窑洞为特色的窑洞民宿。下层空间重点以改造汶水河水系为主,打造生态景观,并发展娱乐休闲业态。

4.2 景观与环境

为了避免莫沟村乡村景观设计的城市化,在整体景观于环境改造上,莫沟村提倡最大限度保留当地乡村风格,维护当地生态环境,营造一种具有乡村特色的品质。下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乡土材料其在景观与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4.2.1 道路铺装

在村子的整体道路铺装上采用多种乡土材料,不仅起到硬化地面作用,还可以降低经济成本,同时利用不同种类乡土材料的巧妙组合,极具特色。在乡土材料的选择上主要采用砖、碎石、青石条、老木头、石磨等。这些乡土材料砌筑方式的不同,能变化出多样的图案和花纹,形成丰富的视觉肌理效果。刚进入莫沟村的地面主要以青石条铺设,并将石材表面进行打磨处理形成有几种不同肌理,并进行组合铺设,或者作为汀步。还有一些道路地面上采用当地砖,并使用不同的组合方式,产生多种视觉效果。另外还有小路采用碎石块,如图1所示。

图1 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4.2.2 景墙

村口景观营造在体现乡土材料的过程中具有首要的作用,乡土材料的运用直接展示了当地村庄的历史记忆和元素的识别特征,入口景观是乡土气氛营造的形象关键。在莫沟村的入口处景墙主要采用当地的砖、泥土和瓦等乡土材料,再加上“老家莫沟”四个大字,充满乡土特色。在其他景墙的设计中运用本土建造工艺素泥浆抹面,以抹灰的方式将墙面立面肌理做旧,丰富立面的层次感,再将传统青砖、瓦片进行复位重塑,进行组合搭配,形成独特的建筑语言形式,如图2所示。

图2 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4.2.3 设施小品

就地取材,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保留农村生产生活用具,如石磨、犁头、马车等,显现出特有的地域怀旧肌理,怀念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使人们通过这样的视觉化景观直观感受并与生产文化场景进行互动,塑造乡村景观环境的田野情趣和艺术化氛围。在莫沟戏院广场区,保留石磨、麦秸杆堆和架子车,形成景观小景。还有利用磨盘、陶罐当地植物而建的景观小品。随处可见的标识和路牌,大多是利用老旧木板做成,具有怀旧的特色,如图3所示。

图3 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4.3 建筑特色

莫沟村的窑洞多依坡就势而建,在窑洞的修复上,提倡修旧如旧。在上层新村的建筑主要以青砖和瓦等乡土材料为主进行改造。下面主要从老苗图书馆的改造上分析乡土材料其在建筑上应用:

在传统窑洞结构改造上主要保留原有建筑形态,巧妙运用传统乡土材料进行复旧。比较有特色的要属于由三个窑洞改建而成的老苗窑洞图书馆是一座具有有窑洞特色和庭院式的乡村图书馆。把原来狭小的三个老窑洞组合到一起,在地面相邻的空地上,新建一个空间开敞的大厅,既满足了现代公共空间功能上的需要,同时也具有传统院落的痕迹。大厅的高度超出窑洞,屋顶设计成双层,这样不仅为了解决采光、通风问题,还可以引入天光。屋顶材料选择也是使用本地的砖和瓦片,保留乡村建筑原貌。为了让结构稳定,内部结构如柱子和梁等,则用钢结构,这样可以顶住两边的高墙,顶住土的侧压力。但是为了避免钢材料破坏乡土气息,选择一层木头将其包裹,实现新旧材料的完美融合,如图4所示。

图4 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5 总结

在乡村改造设计中应挖掘和传承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文脉和乡村记忆,唤醒人们对乡村环境历史文化追溯和思考,乡土材料的表现和应用有助于形成延续具有自身特点的乡村环境。本文以莫沟村为例,尝试探索乡土材料以多种表现手法进行呈现,为乡村改造设计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猜你喜欢

窑洞乡土传统
“窑洞对”里的镇江人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乡土中国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陕北窑洞民居
论窑洞的建筑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