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
2020-01-07史世红
史世红
(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高平中学 甘肃平凉 744306)
学习历史可以让学生学习了解到前车之鉴,在以后的日子中不会重蹈历史的覆辙,而古诗词的学习不仅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古代贤人的情感,还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因此,在进行古诗词的学习时,学生应该认真朗读每一句话,仔细品味每一个字,体会和感受诗人字里行间的家国情怀,只有当学生真正体会到古诗词的情感,才可以让学生细细体会到一句诗词中蕴含的细腻情感,体会到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
一、结合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语文是一门具有很强实用性的学科,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体现着,所以,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进行紧密的结合,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帮助。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观沧海》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三国演义》作为导读,引出本节课所要讲解的知识,引出作者曹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看过《三国演义》的视频,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以及掌握的知识,简单地介绍下曹操,然后教师对曹操的生平做出一个具体的讲解,重点讲解曹操创作古诗词的写作背景,让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产生极大的渴望,然后让学生根据作者的生活节奏来学习整首诗。其中诗中磅礴的气势以及作者广阔的胸襟是学生重点理解和体会的内容,当学生在进行朗读的时候,要求学生调节朗读的节奏、发音、情感等,带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诗中磅礴的气势,在朗读的过程中,脑海中最好地可以浮现当时的情景,从而感悟作者的豪言壮志,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对古诗词所表达的情感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二、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因为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制订出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计划以及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望岳》时,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经过不断地朗读理解古诗内容,对诗人的生平以及文学常识有一个简单的了解,知道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以及古诗朗读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将杜甫的生平事迹以及写作背景介绍给学生,然后再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与泰山有关的视频,让学生对古诗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引导学生对古诗进行朗读,从而感受泰山庞大的气势;最后,深度剖析古诗内容,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经过对诗句的深度剖析,感受作者写作艺术之高超,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赞赏。所以,教师在进行古诗词的教学时,通过反复地朗读古诗,对作者的情感进行深入的赏析,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对作者的心境有一个充分的理解与掌握,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提升教师的文学素养,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
教师要想在古诗词教学中更好地渗透传统文化,就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对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以及价值观念有着重要的帮助。第一,教师一定要具有扎实的丰富的古诗词知识,在深度剖析古诗词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古诗词鉴赏能力。教师想要为学生全面地讲解古诗词的前提就是自己的文学功底要扎实,利用自身的文学素养来熏陶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带领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第二,教师自己本身要真正地热爱古诗词。教师首先要热爱古诗词,对古诗词学而不厌,对古诗词进行深刻的分析与研究,感受其中蕴含的感情,对古诗词中的教学意义进行深入的发掘,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刻的研读,从而对学生展开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以及文学素养的发展与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1-2]。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进行古诗词的教学时,教师应该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将古诗词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学生对古诗词以及文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有着重要的帮助,从而促进传统文化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