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低龄段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2020-01-07刘丽娟
刘丽娟
(甘肃省华池县南梁希望小学 甘肃 745600)
在教育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和综合能力。学生通过核心素养的锻炼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这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所谓的语文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语文知识,并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语文思想方式,通过语文知识储备来解决这些真实的问题。这个解决相关问题的过程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学习思维能力,还要具备良好的实际运用能力和思考精神。教师在教学中要研究具体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一、增强对核心素养观念的科普和提倡,更新教师的授课理念
在小学阶段,学生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学习思维和独立学习能力[1]。因此,教师起着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想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首先要明白其重要意义,从内心建立起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教师只有从心底改变了教学思维,认识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才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的教育。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就会对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教学授课方式更加了解,从而更加深入地探究创新。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一是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以及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调整授课模式和内容,使其更加适合学生的成长发展;二是要定期总结反思自己授课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探究有效的方法进行改正和提升;三是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将新的授课形式和教学经验结合在一起,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开展研究式教学授课,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采用的是学生听、老师讲的教学模式[2]。这种课堂形式没有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忽略了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作用。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就要给学生锻炼思维的机会,在课堂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研究精神。比如,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拼音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将声母和韵母的发声规则教给学生,然后带领学生学习课本上关于语文拼音的知识,最后留给学生一些探究任务,让学生自己研究、分析整体认读音节的拼读规则和发音方法。教师可以给出一些含有整体认读音节的词语,并引导学生思考,通过类比等方法寻找相关的规律和语文现象。相对于传统的授课模式来说,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研究的过程中,学生也能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加深自己的印象,从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和对语文知识的研究能力。
三、增强对学生的语文知识敏捷度,锻炼学生语文意识
任何教学活动都离不开与真实世界的联系,小学语文的教学更是和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师要加强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和学生生活的联系,通过讲解生活实例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种教学方式能够锻炼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敏感程度,有助于学生在思考语文问题时灵活运用所学语文知识,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准确筛选出有效信息,然后运用语文思维深入思考。这也就锻炼了学生的语文知识思考运用能力和语文意识,提升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个板块名叫“语文天地”,会拓展一些有趣的语文现象,让学生去思考。比如,在讲汉字的组成时,教材上举的例子有“口+少=吵”“月+半=胖”等。通过对这些字的分解,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汉字的意义,也加深了对这些汉字的印象。因此,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课下去搜集相关的例子。在搜索的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更多这种由几个字组成的有趣字体,也就能更好地理解汉字的组成和实际意义。
四、引导学生养成科学学习习惯,自主学习
语文知识的学习还需要学生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对新接触的语文知识要主动了解和消化。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建立一套有效的学习机制,通过课前预习、课上听讲、课后复习这几大板块来加深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提升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断加强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在这个自己探索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自然而然会得到提升。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只有有了足够的学习热情,学生才能有效地自主学习。对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课前要预习相关内容,了解课堂上要讲的语文知识,带着问题听讲,提高上课效率;二是在课后要及时复习,对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行总结和概括,形成一套自己的理论体系,以便在运用所学知识时更加快速、准确。
五、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开始。教师在这个启蒙阶段要做好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锻炼学生的语文思维,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