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现代化背景下的教育科研方式转型
2020-01-07郭婷婷
郭婷婷
(徐州市绿地小学 江苏徐州 221000)
一、推动教育教学中“道”与“术”的融合性转型
(一)精准定位,促进教研教科融会贯通
在传统教育教学中,教研室与教科室是两个独立的个体。教研室负责新型教学课程和项目的研制和开发,教科室负责传统的课堂教学。由于两者之间互相独立且互不干扰,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会造成“道”与“术”的分离。[1]不仅如此,由于教研室与教科室两个职能部门之间缺乏一定的交流和沟通,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教育科研在课程研发过程中的难度,使其不能立足于教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从而影响教育教学的整体发展和提升。因此,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发展,我们要对教研室、教科室的属性职能等进行精准定位,打破两者之间的沟通壁垒,加强两者之间的深度交流。与此同时,相关科研人员也要不断丰富和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素质,从教育实际出发,从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出发,从根本上适应教育体制的改革内容[2]。
(二)提升服务,增加思与行的真实统一
教育教学在不断革新的过程中,出现过诸多优秀的科研成果,其成果有着一定的应用价值。但是,在实际推广的过程中,它却没有引起较大的反响。究其本质原因,是由于教育方法不能与实际教学方式进行有效的结合,仅在“术”的层面上进行着浅层表达,并未与“道”进行深度融合。因此,在未来教育科研方式转型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对教研与科研进行深度了解,积极深入教育教学市场,了解基层教育工作者和教育主体的真实需求,并打破传统特立独行的科研方式,从服务于教育的角度出发,搭建科研共同协作体,提升教育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拓展思路,引领特色校园文化建设
文化视角、理论视界以及实践视域三者共同构成了教育科研中的评价系统。以农村普通高中作文教学为例,在教育科研人员对其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分别对其课程中的内涵、价值、策略以及案例等进行针对性的研究。我们能从作文的品质到作文的特色等多方面,对其农村高中作文的教学程序和规律进行不断探索和革新,在拓展发展思路的基础上,引导农村普通高中作文教学由浅入深地进行完善和提升。与此同时,我们还可通过多种方式提高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素养和作文创作修养,继而在丰富特色文化校园的基础上,满足教学对象的刚性需求,增加其“道”与“术”融合的价值和作用,引领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3]。
二、重视教学科研向实证研究的转型
作为现代化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教育科学研究在近几年的发展历程中,尽管取得了诸多成就,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通过对其教研成果内容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发现诸多教研成果是一线教师的自我主张以及个人观点,在内容表达上,多偏向于对自身观点的展示和传达,而对所研究的教学实例的应用有所忽略,不能适应教育教学的实证研究,更缺乏一定的真实性。因此,在教育现代化背景的教育科研方式转型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打破原有的研究壁垒,形成具有科学化和合理化的教育数据研究文化,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一)利用大数据分析,汇集课堂教学内容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不仅为我国经济建设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动力,在其他领域更是展现着其独特的优势和价值,也让现代化教育有了更多发展的可能。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和运用,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系统中的不同课程、教师以及学生的数据进行统一的汇总,并通过最先进的数据以及图像算法等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深度分析,得到最为权威和真实的结果。综合来说,这也是一次对课堂内容进行反馈和研究的重要过程。
(二)运用大数据监测,研判教育教学质量
大数据监测在教育教学的发展中,不仅可以为教学科研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还可以为教育提供科学有效的评价,继而为教育教学提供更加精准的研判。例如,通过查看教育数据中心的数据,我们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的教师水平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水平的指数进行获取,通过更加科学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改善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细致化的角度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三)采用大数据指标,助推素质教育使命
素质教学作为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我们通过对大数据指标的定量分析,可以对教育工作进行科学的指导和有效的诊断。例如,某市在“十三五”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发展目标引领下,制定了以教育现代化为基准的指标体系,建立了以教育公平、教育普及、教育保障以及教育开放等多重维度的数据分析模型,在进行不断量化的研究和全方位分析的过程中,为教育现代化的建设提供了精准的提升区域,并为企业地区的教育现代化发展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三、结束语
教育作为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根基,不仅影响着整个国民的思想水平,更代表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整体发展实力。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路程中,教育科研是引领教育进步和提升的重要先行者。如何做好教育科研方式方法的转型,不仅是当下教育研究人员需要关注和探讨的问题,更是未来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的核心环节。只有不断提升教育科研的整体水平和质量,才能全方位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