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探究
2020-01-07钟建华
钟建华
(江西省吉安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 343000)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后备军,其整体素质影响着中华民族复兴伟大事业的推进。其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成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会让学生有强有力的精神支柱。依托学习的平台以及中国梦的引导,我们要让学生在学习与实践中逐步成就个人梦想。因此,高校仍要坚持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
一、影响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原因分析
第一,教学方式落后。虽然高校教学历经改革,但依然存在教学方式落后的问题,已经无法满足当今学生的发展需要。传统灌输式的教学不仅枯燥、乏味,而且严重阻碍了教学的顺利开展。此外,部分辅导员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不足,课程开展方式也比较单一。第二,对工作不够重视。部分高校领导在人才培养上更注重专业技能及素质的培养,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还不够。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更新较快,教师未能及时地对知识进行更新,从而影响了知识传播的速度与质量。面对以上情形,学校要制定相关制度,将思想政治教育列入重要位置,否则,长时间下去会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失去实效性,更不利于学生梦想的实践。[2-3]
二、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探究
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担负着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任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高校教育的不断推进,学校加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辅导员如何面对挑战,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提升教学的实效性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
(一)用心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在学习、生活、成长环境等方面都有很多相似经历,容易产生共鸣,在和学生沟通中能够探寻他们的内心。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辅导员可以以自身的发展经历为例子,讲述自己成长的烦恼与痛苦,用心去交流,如此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辅导员要用真心去交流,用真心去启发,从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让彼此走得更进,才能更加深入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积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课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实效性,还需要教师积极创新课程教学。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间。由于大学生自身实现价值的不同,造就了其独特的心理特征,他们在价值取向和梦想的追求上也存在很大区别。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中,教师要从学生个性差异出发,采取不同的方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鉴于学生从网络获取信息的习惯,辅导员可以借助微信群、微博等平台,及时发布信息,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资料。同时,辅导员还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学生的动态、烦恼,让学生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下去奋斗、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与此同时,高校辅导员还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优化,在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的基础上,融入传统优秀的文化精神,让学生在多元化的教学中不断发展,以提升学生对思想政治教学的兴趣,并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4-5]
(三)开展实践活动,增强思想教育的渗透
实践活动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校园活动要有一定倾向的导向性,注重主题的选择,并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深度。我们要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来强化学生对梦想的践行力。实践活动的开展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科技创新和学术交流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一定要做好选题工作。此外,学校还要邀请专业人士进行指导。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要注意拓展学生的视野范围。第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让学生明确自身的责任感,能将自身梦想融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社会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毅力,还能健全学生的品格,对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志愿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合作精神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高校辅导员一定要注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根据学生所学专业服务于社会。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深化了学生对社会的了解,还能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实现自我价值。在一系列社会活动的开展中,我们要让学生真切感受国情,了解社会的需求,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他们可以将自己的梦想和价值融入其中,大显身手,用自己的努力赢得社会的尊重。[6]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在不断地发展和改革。如何保持这项工作的实效性是当今的重要任务。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只有立足当下、不断创新,用心去与学生交流,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才能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