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独立学院学生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0-01-07

科学咨询 2020年2期
关键词:学校老师学生

王 丽 路 遥

(1.新疆财经大学商务学院公共基础部教师 新疆库尔勒 841000;2.新疆财经大学商务学院经济学系辅导员新疆库尔勒 841000)

独立院校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1]本文通过了解学生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也能为更多的独立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建议。

一、当前独立学院学生教育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学生文化底子弱,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足

部分学生在初高中阶段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知识体系零散、基础薄弱。学生进入大学后,由于专业性变强,会出现部分课程跟不上的情况。另外,大学与初高中的培养方式也是不同的。因此,“不懂就问”的现象在大学出现的概率相对较低。首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足表现在纪律较差,课堂上较为松散。有些学生随意迟到、早退、旷课,且屡禁不止。其次,学生对于上课的内容接受率较低。部分学生上课只带手机来到教室,上课铃声一响,就抱着手机打游戏、聊天。更有甚者,会用手机与亲朋好友视频聊天,他们根本不关心老师在干什么,讲的什么内容。最后,部分学生上课严重分心。他们一会儿和同桌聊天,一会儿睡觉。无论什么课程,他们的心思都不在课堂上,对自己的未来毫无规划,缺乏理想和计划。

(二)普遍存在心理落差,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

相当一部分学生甚至家长都认为自己所在的学校比不上“985”“211”学校。因此,他们存在将来一定没什么前景、不好就业等想法。这在不同程度上会给学生造成“低人一等”的影响。还有一部分学生家庭经济相对困难。因此,他们会产生自卑的心理。在自卑心理的影响下,学生的自我认知会出现偏差,对自我失去信心。比如,学生参加活动不积极,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自己不行,参与活动会让别人看不起自己,因而上课不积极发言,甚至不参与课堂讨论,并认为自己的观点可能都是错误的等等。这种现象又会加剧学生的自卑心理。长此循环下去,学生就会丧失锻炼的机会,甚至影响自己的人际交往与性格发展。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三)学生应用实践能力整体不高,素养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一方面,学生的实践能力达不到社会的要求。独立院校的学生大多数情况都是被动接受理论知识,且理论知识体系也相对不完整,掌握得不扎实、不牢靠,根本无法达到社会对理论知识的要求,更达不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要求。虽然学校会利用假期时间,要求大家去相关企业、单位实习,提升实践能力,但只有个别学生去认真参与了社会实践。大部分学生不会去社会实践。他们会弄虚作假,只要在社会实践表格上盖章就行。因此,让学生在假期提升实践能力最终都流于形式。在平时的教学周内,虽然有实践课,但实践课的形式、次数都有限,达不到提升实践能力的要求。时间久了,学生对实践能力的重视程度也就逐渐下降,从而产生无所谓的态度。另一方面,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达不到社会的需求。这主要表现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都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方面。思想道德素质从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就可以看出。例如,上课迟到、旷到、扰乱课堂纪律、破坏正常的教学秩序、目无师长等行为。身体素质差主要体现在缺乏体育锻炼方面。另外,部分女生在爱美、减肥等观念的影响下曾出现低血糖晕倒的现象。这既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又对学生自己的身体健康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心理素质差主要体现在老师说不得、骂不得,同学之间也说不得、骂不得方面。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较为强烈。稍有不顺心的事情发生,学生就不去上课、打电话向父母“诉苦”,让家长解决此类问题。还有一些学生因为一些不顺心的事,最终导致自己出现了抑郁的症状。这些情况都会影响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录用,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

(四)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强,但成效不明显

综合来看,总体成效并不显著。主要原因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独立院校中的许多教师大多是刚毕业的年轻老师,既没有创新创业的经验,也没有较多的参与到企业实践和社会实践的经验,因此,他们无法给予学生更多指导性的建议[2];二是负责创新创业的老师大多都是辅导员或者行政人员兼任,对创新创业的重视度不够;三是创新创业制度不完善,财政支持力度不够。即使学生萌发了好的创业点子,受各种制度影响或者资金不够等因素制约,最终多数好的想法都不了了之。这不仅打击了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对独立学院而言,创新创业也就成为了一纸空谈,空中楼阁。

二、加强独立学院学生教育管理的对策

(一)采取有效措施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强化其学习效果

首先,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在思想层面意识到大学阶段的学习尤为重要,抛弃“进入大学就解放”的思想观念。比如,学校可以经常举办一些讲座、经验分享会等,甚至可以让一些学习较为积极主动的学生利用班会时间深入各个班级,讲讲自己对大学学习的认识及其重要性。其次,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必须有一定的制度措施相配合。老师可先从纠正不良学习习惯开始,如严抓考勤,帮助学生改正上课迟到、早退、旷课等习惯。同时,在课堂中,针对“低头族”“游戏族”等情况,老师可采取上课交手机的办法,以班级为单位,每个班购置一个手机袋,按照学号给每个学生编码,上课之前,每名学生将手机放在墙上的手机袋里。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上课的抬头率,又能为老师打考勤提供便利。再次,要想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老师的专业技能、教学方法也是不可或缺的。老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尽量避免“满堂灌”的形式。对部分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老师最好能结合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事情或者方式来讲解,让学生在开心快乐中掌握知识点。例如,财经类的相关课程,老师授课时也不必拘泥于教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课堂设置到某些企业、工厂,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学习。最后,良好的师德师风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品德高尚、人格正、关心学生的老师,一定会受到大家的欢迎。

(二)积极利用心理学,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使其自信自强

首先,学院应成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室的老师应该具有专业的素养。同时,学校可聘请一些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定期给学生举办一些心理讲座,解决学生中常见的一些心理困惑。其次,学校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开设“心理驿站”,让学生可以自由倾诉。专业的心理老师要适时“指点迷津”。再次,班主任、辅导员要对学生用心,多注意学生的言行举止,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经常给予学生鼓励,放大学生的优点,帮助学生摆脱自卑心理。最后,无论是系部还是学校,都要经常举办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游戏等,鼓励学生参与,在活动中扩大学生的交际范围,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突破自我认知的局限性,从而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自强的意识。

(三)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培养应用型人才,提升其综合能力

首先,学校应尽可能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采取有效的实践方式,如大学阶段,特设一学期让学生去相关单位或行业实习,使其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并在实践中提升能力。学校要积极开展“大学生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日活动等,磨炼学生的意志,增强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另外,学校要重视与企业的合作,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提升实践能力打下基础,实现学校与各单位、企业的良性互动,形成实习、就业的无缝链接。其次,学校要提升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识,改变学生“实习就是玩,实践就是玩”的心态,将教育引导与制度相结合,从根本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实践意识。最后,学校要将社会所需能力及要求及时传达给学生,引导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社会的需求动态,以便学生查缺补漏,不断完善自我,提高就业质量,实现优质就业。

(四)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措施,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效果

首先,学校应制定完善明确的创新创业培养目标,不断加大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完善创新创业制度措施,营造校园良好的创新氛围,吸引优秀企业进行合作,搭建学生科技创新的实践平台。例如,启动创新创业专项启动资金、设立“双创”中心,班级设立“双创委员”等,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与相关企业、公司合作,共同培养学生,优秀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进入企业、公司。其次,学校可为学生配备一批具有创业经验的老师或辅导员,帮助学生不断完善创业想法,使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同时,相关老师或辅导员也应积极主动地把学生好的想法及时搜集起来,将具有可行性的创业想法及时整理,上报学校,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趣。再次,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一定要不断提升认识水平,改变创新创业不是就业,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才是“正经工作”的传统思维。最后,学校可加强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环节,让学生通过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此增强自己的创新意识。例如,学院近期举办的“娃哈哈杯”营销大赛,既符合财经院校学生的特点,又是学生提升专业技能的良机。许多学生在比赛中感受到了快乐,挣到了“第一桶金”,且在活动过程中得到了学校、老师的大力支持,激发了学生想要自主创业的积极性。这对学生就业观的形成也是十分有益的。如火如荼的创业大赛活动吸引了大量学生的参与。有一部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各类校内外兼职,在网上开淘宝店,利用手机做微商,在校外注册公司,或者是担任辅导员助理、教师科研助理等等。这些竞赛都较好地提升了他们的综合能力。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就业率的提高。根据商务学院历年毕业生的数据调查显示,自主创业的学生每年呈上升趋势。这些活动、竞赛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学校老师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学校推介
学生写的话
老师,节日快乐!
送给亲爱的老师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奇妙学校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