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桃果实裂核研究进展及防治措施

2020-01-07韩子俊

花卉 2020年16期
关键词:树体果树现象

韩子俊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农业学校,山西忻州 034100)

0 前言

在植物学分类上,桃属于蔷薇科(Rosaceae)桃属(Amygdalus),也是我国主要的果树栽培树种。桃无论从产量、品质,还是果实本身的特性来说,都具有很大的优势。所以,桃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对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综合国力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桃种植生产,掌握桃生长发育的规律,对我国桃产业发展及桃品种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桃种植的区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般认为,华北地区为桃的主栽区域,长江以南则较少。然而,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以往主要种植热带水果的浙江、江苏等省市,目前桃种植面积也与日俱增。

同时,我国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科研投入的不断加大,桃新品种也越来越多。像水蜜桃、油桃、黄肉桃及蟠桃等新型品种,不仅香甜可口,而且物美价廉,兼具观赏及美化价值,深受人们的喜欢。

不仅如此,随着设施栽培技术的不断发展,桃设施栽培规模也迅速扩大。研究表明,在我国东北地区及山东地区,已经形成桃设施栽培的产业化基地。桃设施栽培,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使人们在冬季能够吃到各类味美可口的水果,而且,利用设施栽培对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特点,也可以增加收入,促进果树设施栽培产业的更大发展。

桃是常见的发生裂核的果实。在中、晚熟桃品种经常发生裂核,部分品种的裂核率甚至高达50%或者更高。研究发现,硬核期裂核是产生落果的前提,开始于盛花后40d 左右。裂核主要是由于对树体进行环剥处理,以及过度疏果,大水漫灌灌水或猛遇降雨,导致果实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超常发育,进而促进裂核率的增加。反之,对树体进行断根,土壤干旱及瘠薄地,适当控制水分及养分,出现裂核的现象则较少。所以,裂核是造成果实产生生理落果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研究裂核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 桃果实裂核研究进展

桃是常见的发生裂核的果实。在中、晚熟桃品种,如“大久保”“京玉”“未央2 号”“加纳岩”及“八月脆”等品种,以及设施栽培的许多桃品种上,经常发生裂核,部分品种的裂核率甚至高达50%或者更高。

研究显示,胚发育停止,甚至死亡的现象有两种情况。裂核是发生这样的现象常见的一种原因。如果发生裂核现象,便会出现常见的落果等情况,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树体死亡。裂核现象发生时,通过树体像果实输送营养的通道被切断,一旦维管束不能正常向果实输送营养,胚的生长发育就会停止,进而死亡。多数学者认为,在胚发育阶段,营养成分供应不足,也是造成胚发生死亡的主要原因。

2 裂核的特征

2.1 裂核的形态特征

研究发现,发生裂核的桃果实果形大部分偏大,重量也比一般不裂核的果实重,裂核的果实一般会比不裂核的果实提前成熟。而且,在果实的果柄处会出现或大或小的裂口,甚至霉菌病斑也会发生。更为严重的情况下,果实从裂口处开始干瘪,直至整个果实干枯。裂核果实外果皮底色为病状黄绿色,且色泽较正常果实暗淡。

2.2 裂核的生理特性

桃果实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阶段性,包括两个迅速生长期与一个缓慢生长期(硬核期)三个阶段。多数学者认为,桃裂核主要发生在第二个阶段。通过研究发现,研究桃果实发生裂核的原因,应主要集中在内果皮(核壁)的生长发育方面。

3 影响裂核的因素

3.1 品种与裂核的关系

辛阅军等认为早熟品种更容易裂核,因为其果实硬核发生相对较晚。史双院等通过研究早熟桃品种时发现,“春蕾”果实生长发育加快阶段出现时,如果果核的木质化程度不完全,极易发生裂核。研究发现,虽然裂核的果实大部分也能成熟,但商品性极差。同时,如果一些果肉比较厚实的果实生长发育比较迅速,缺氧现象便会在果肉的果核附近与果核表面的某些接触面发生代谢异常,使果肉细胞与果核细胞发生中毒现象,导致果实发生裂核。

3.2 水分与裂核的关系

研究发现,果实发生裂核现象,降雨过多以及生产中过度灌溉浇水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同时,某些大果型品种的特大果实,当果实处于生长发育迅速时期时,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供应,使果实生长速度加快,对正在发育中的果核形成一定的压力,极可能导致裂核现象的发生。研究表明,为减少裂核现象的发生,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可以在硬核期前,控制灌溉的次数与灌溉量,使果实发生裂核的现象减少。

3.3 氮素与裂核的关系

多数学者研究发现,矿质元素与裂核的关系非常密切。李靖等研究显示,外源Ca 对果实品质及果实裂核影响较大。在果实生长期,喷施一定浓度的钙溶液,可有效提高果实的品质,促进果实的生长发育,增加果实的含糖量。研究发现,果实在生长发育过程中,Ca 作为果实生长的关键元素,直接参与果实的生长发育。同时,Ca 又是调节果实生长发育的关键因子,为果实的生长发育提供必要的传导信息。所以,研究其在果实生长发育中的作用,对提高果实的鲜食品质和营养保健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Ca 属于较难移动的中量矿质元素,虽然能够作为果实生长发育必须的矿质元素,但是,由于其本身的特性,在果实的整个生命过程中,一般较难被果实吸收。研究表明,在今后的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研究使果实吸收容易的营养物质,对提高果实的质量,控制裂核的发生,意义重大。可见,外源Ca 的施用,无论在果实生长还是果实结构角度方面,并不能从本质上影响与控制果实裂核现象的发生。

同时,辛阅军等通过研究得出,N 肥是果实生长发育必须的矿质元素。而且,N 素较易被果树吸收,促进果实的生长发育。但是,通过研究发现,一旦施入的N 肥出现过量,果实的裂核率便会增加,果实的裂核率与N 肥的施入量关系密切。

3.4 激素与裂核的关系

李阳等通过多年研究,桃不同发育时期果实中的激素含量呈现动态变化。果实中IAA 和GA 的含量,是影响果实生长发育的重要激素类物质。同时,它们也和果实的裂核现象存在一定的关系。研究表明,在裂核果实中,这两类激素的含量明显比不裂核果实中含量高。而ABA 和ZR 则对果实发生裂核影响作用不明显。马焕普等通过研究发现,ABA 等激素在植物中的含量及分布,与果实品质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关系。研究表明,果实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裂核现象,一定程度上与植物体内激素含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3.5 负载量与裂核的关系

研究发现,果树的营养生长与果实的生长发育是存在一致性的。研究指出,当果树的营养生长旺盛时,果实的生长发育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果实重量也会得到促进。但是,一旦果树的营养生长不足时,果实的生长发育也会得到抑制。研究指出,当树体的果实数量超过正常数量时,果树由于过度供应果实的生长,自身的生长得不到满足,使果实的生长发育得不到充分的营养供应,果实的生长发育便会得到抑制。但是,一旦树体的果实数量不足时,果树便会旺盛生长,果实便会充分吸收营养,生长发育也会加快,出现超常发育的现象,如果果实生长较快,果实的大小超过品种应有的大小时,很容易出现裂核现象。

4 裂核的防治措施

研究表明,受到品种、栽培管理及气候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才会出现果实开裂。所以,控制裂核的发生,必须采用综合管理手段,积极培育抗裂品种,最大限度避免气候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4.1 加强栽培管理

研究发现,严格控制留果量,平衡果树生长与结果,根据实际生长情况合理浇水施肥,才能最大限度在管理上控制裂核的发生。同时,充足的氮素是桃树生长的关键。但是,应控制营养生长与果实生长的平衡。如果树体过旺,一方面过量吸收营养,阻碍果实的生长。另一方面,旺盛的树体会促进果实对水分和营养的吸收,促进果实维管束超产发育,加剧裂核的发生。

4.2 选育抗裂品种

研究发现,在建园要求与经济成本允许的情况下,应选择抗裂品种进行栽植。

5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科研投入的不断加大,桃新品种也越来越多。同时,桃设施栽培规模也迅速扩大,在我国东北地区及山东地区,已经形成桃设施栽培的产业化基地。桃设施栽培,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使人们在冬季能够吃到各类味美可口的水果,而且,利用设施栽培对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特点,也可以增加收入,促进果树设施栽培产业的更大发展。所以,研究桃果实裂核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方法,对于桃品质改善和产量增加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猜你喜欢

树体果树现象
种果树
果树冬季要休眠 易受冻害要注意
苹果秋覆膜 树体营养好
天渐冷果树防冻要抓紧
乔砧苹果密植园断根控水对树体生长的影响
蓝莓栽培过程中的简易修剪方法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怎么解决施肥引起的果树烂根
秸秆覆盖对苹果园土壤性状、树体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