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地区青杨病虫害防治技术
2020-01-07麻德金措马如花
麻德金措,马如花
(门源县国营仙米林场,青海 海北 810399)
近年来,青海地区对林业建设工作非常重视,大力推进林业造林工作,森林覆盖面积不断扩大,林业资源持续增长。但是与此同时,病虫害问题却日益严重,对当地林业建设与发展造成很大影响。森林病虫害的发生不仅面积广泛,而且造成的灾害非常严重。通过对当地林区调查发现,近十年来,青海地区林业病虫害发生面积逐年扩大,特别是夏季高温天气和冬季暖冬现象,这些为病虫害的繁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导致林业病虫害发生面积逐年上升。如一些林区桦三节叶蜂、桦尺蛾虫害发生非常严重,严重影响到树木的健康生长。而且病虫害的发生种类不断增多,时常出现一些爆发性的病虫害,导致林业病虫害防治形势非常的严峻。总体而言,当地森林病虫害防治问题呈现愈演愈烈之势。青杨耐旱、耐寒,适合在青海地区寒冷多风的地理环境下生存,是当地重要的造林绿化树种。本文主要以青海地区青杨病虫害防治为研究对象,探讨青杨常见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并对其防治技术详细探讨,希望能够控制和减少病虫害,对青海地区青杨健康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推动当地林业持续稳步发展。
1 青杨真菌性溃疡病
该病又称为水泡型溃疡病,杨树的枝干是其危害的主要对象,尤其是刚刚移栽的杨树树干危害性更大,幼苗具有很高的发病率。该病之后在树干部位形成1cm 大小的圆形水渍状病斑,没有明显的边缘,用手按压流出褐色的液体。干旱贫瘠是引发青杨真菌性溃疡病的主要因素,尤其是我国干旱半干旱的“三北”防护林,这种病害的发生更为严重。所以对青阳真菌性溃疡病进行预防,首要的是将林木管理工作充分做好,确保林木生长有着充足的水分供应。同时可以选择应用100 倍液70%的甲基托布津进行喷施防治,也可选择300 倍液菌毒清进行喷施防治。
2 杨叶锈病
此类病害又称之为黄粉病,对青杨的叶片叶柄危害性巨大,通常5—6 月是该病高发期,雨季时节该病发生相对轻微,8、9 月该病发病率再次提高。感染该病的青杨叶片,在病变部位有黄色粉状的病斑,不断发展连结成片,造成再次侵染的主要病原,引发树木叶片发生焦黄枯萎。防治过程当中可以选择1500 倍液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进行喷施防治。或者在高发病期利用500 倍液65%的代森锌溶液每隔10d 喷施一次,能够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3 杨树黑斑病
杨树发生黑斑病时,首先在叶片背面出现病斑,并不断发展向正面进行蔓延,发病2d 之后,病斑呈现黑色状,5~6d 后有灰白色的小点产生于病斑中央,病情进一步发展,导致病斑连接成片形成大斑状。5—7 月开始发病,主要通过雨水进行传播,7—8 月是该病的高发阶段。可以选择1∶1∶125 波尔多液每隔10d 左右喷施一次,能够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后期防治过程当中可以选择250 倍液福美铁进行喷施防治,也可利用200 倍液25%的多菌灵喷施防治。在缝制杨树黑斑病过程当中,雨季缝制过程当中将0.3%的豆粉加入到药液当中,能够起到黏着药液作用,降低雨水冲砂造成的不良影响。
4 蛀木类害虫
此类害虫是青杨的主要住干类害虫,主要有星天牛和桑天牛,此类害虫主要通过对杨树树干进行侵食,来影响杨树生长。在防治天牛过程当中,可以通过人工手段、化学手段和生物手段联合进行防治。同时在防治此类害虫过程当中,当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防治方法。
4.1 人工防治
新田牛5—6 月开始羽化成虫,此时飞翔能力还比较弱,可以选择人工手段进行防治。在发现杨树主干底部,出现泡沫状黄色的流胶时,通过木槌对其卵槽进行砸击,将其中的卵和刚开始孵化的幼虫杀死。桑天牛具有假死性,在幼虫阶段可以通过金属丝,将有新鲜排粪孔内的桑天牛幼虫勾出之后杀灭。
4.2 化学防治
用化学手段防治天牛,可以在树干上进行打孔,联合毒签进行防治,通过树干进行打孔,打孔位置选择在青杨主干基部高出地面30cm 的位置,钻孔过程当中应当和树干保持45°的夹角,斜向下深度6~8cm。成功钻孔之后,选择50%的甲胺磷或者40%的氧化乐果以及40%的敌敌畏等溶液,注入到害虫蛀孔之内,并将洞口封死。每隔10d 注射一次。这种方法虽然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是操作起来工序比较烦琐,耗时耗力,同时对树干生长也会造成一些不利影响。因此,在防治杨树天牛过程当中,不推荐大面积应用。插毒签方法在防治天牛过程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制作毒签过程当中,首先根据4:3 的比例融化热水和阿拉伯胶,同时按照2:5 的比例混合磷化锌与胶液,利用竹签,对这些毒液进行蘸取,并根据2:3:5 的比例,和酒精、草酸以及胶等均匀混合。通过磷化锌铅签蘸取草酸胶,将毒签晒干。通过毒签来防治天牛,找到蛀虫孔之后,将毒签插入其中,并封闭其他虫蛀孔。害虫在虫蛀孔内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便能将沙子,达到消灭害虫的效果,还能有效减少用药量。通过研究试验发现,利用毒签对蛀干类害虫进行防治效果非常好,能够达到98%的防治率,而且作用时间长,操作非常方便于安全,大大减少防治时间。
4.3 生物防治
啮小蜂以及花绒坚甲是天牛的卵与幼虫的主要天敌,具有良好的生物防治效果,能够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5 青杨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5.1 栽培抗病品种
加强优良抗病品种的引进,如可以种植河北杨、新疆杨等优质抗病品种,而且也可以对本地的青阳品种进行选育,树体自身抗病虫能力,控制和减少病虫害对青杨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提升造林绿化效果,创造更大的效益。
5.2 加强检疫
从外地调运的青杨品种,应当加强检疫,特别是青杨苗木以及接穗,都应当进行认真严格的检疫工作,避免新的病虫害引入到当地,外地引入的苗木种子,在加强检疫的同时,做好消毒处理,避免病虫害的发生蔓延,给青杨树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5.3 人工防治措施
深秋到初冬这段时间,对林地间的枯枝落叶及时的清除,彻底清理枯枝败叶以及病虫枝,并集中进行销毁,有效控制和减少病虫源,保持林地卫生条件。春季对青杨树,发生的烂皮病斑及时刮除,并集中烧毁。进入冬季之后,对青杨树的树机部位开展培土工作,并做好树干涂白,控制和减少病虫害对青杨树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将产卵密度大的病虫枝全部剪除,并对零星产卵部位进行挤压杀死虫卵。
5.4 加强营林管理
在青杨树造林规划设计过程当中,应当对其生长特性于抗病虫能力充分考虑,科学地搭配种植,控制和减少病虫害造成的不利影响。在造林过程当中优选长势良好的优质壮苗,根据适地适树原则进行栽植,对林分结构科学调整,加强混交林营造,同时营造多层次的乔灌草生长环境,但是青杨树不可和落叶松进行混交林营造,在科学搭配树种的同时,增加有机肥以及土杂肥的施入,逐步改善林间的通风透光条件,为树木生长创造更为有利的空间,提高树势,增强其抗病虫能力,多雨季节及时对林地间的积水进行排除,枯枝落叶及时清扫,有效控制和减少病虫源,对树木病虫枝及时剪除,提高通风透光条件。能够有效减少病虫害对青杨树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严格按照植物检疫条例于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相关要求,加强依法控灾,构建专业化的病虫害防治队伍,提高病虫害防治效率与质量。
6 结语
林病虫害防治是一项专业性很强且涉及很多方面的复杂性工作内容,为了有效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水平,控制和减少病虫害对森林资源造成的不利影响,必须要按照计划要求,科学合理地开展防治工作。同时在防治森林病虫害过程当中,应当严格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在提高病虫害防治实效的同时,避免对森林环境造成不利影响,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与行政措施来更好地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效果,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