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造林绿化技术探析
2020-01-07侯丽莉
侯丽莉
(陕西省延安市林业外援项目管理办公室,陕西 延安 716000)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当前生态环境建设成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在政府诸多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取得很大成绩,有效改善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但荒山造林绿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很多方面因素,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就目前荒山造林绿化而言,还有很多问题存在,亟待改进和解决,本文结合实践对荒山造林绿化相关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荒山造林绿化的技术措施,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荒山造林绿化水平,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1 荒山造林绿化应遵循的原则
1.1 适宜性
适宜性原则主要是指造林绿化树种能够适应荒山荒地生长条件需求,进而将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充分发挥出来。在荒山造林过程当中,首先应当全面了解和掌握荒山区域地理环境以及气候条件,充分了解和掌握树种具有的生物学特性,尤其应当加强人工林分布特性相关方面的研究工作。对立地条件较为严格,而且具有较好经济效益的树种,应当首选条件优越的造林地带。相反立地条件较差的区域,应当选择对立地条件没有严格要求经济效益不高的树种。
1.2 空间优化原则
开展荒山造林工作时,由于地势高低的不同,种植环境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空间结构各不相同。在造林过程当中选择树种和树种种植分布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地形特点,了解地理空间特征,开展相应的种植工作,如身体阴坡地带可以种植一些耐寒性的树种,而具有较好光照条件的区域,可以增加常绿树种种植,将自然光照与地理空间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种植区域条件相同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栽植形式,不断优化种植空间。通过采用多样化种植能够使土壤水分和养分得到有效改善,促进树木健康生长,避免树木之间过多的进行养分争夺,而且还能在较强蓄水能力以及固氮作用下,使土壤结构得到有效改善,有效丰富生物圈的各种类型,更利于荒山生态环境有效调节和更新。
1.3 保护荒山地区原有植被
荒山地区的原有植被对当地的水土资源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还能有效调节环境自然气候,对保护环境非常有利,荒山植被通过海绵吸水效应,能够更好地保证水源稳定性,确保外部环境有着充足的水分供应,植被可以从中获取一定水资源,当环境水分下降时,水资源可以通过植被进行存储。
2 荒山造林的技术发展
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进程中,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性非常巨大,还引发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特别是我国西北一些偏远地区,土地沙化现象非常严重,而且其侵蚀速度还在逐年增长,水土流失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控制,便会引发土层逐渐变薄,加重土地沙化以及石化现象,如果进一步扩展,便会形成沙漠,引发泥沙大量下泄,造成淤泥堵塞,抬高河床。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而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保持和大自然发展相协调。我国越来越重视荒山造林工作的重要性,通过荒山造林能够对土地有效固化,降低风沙天气。科学的对树种选择,规范的进行栽培,能够促进林木快速生长,改善荒山恶劣的环境条件。目前在荒山造林工作过程当中,主要的造林技术包括,容器苗荒山造林技术以及裸根苗荒山造林技术。由于荒山地区环境非常的恶劣,缺水非常严重,土壤立地条件较差非常贫瘠,所需的营养物质提前准备好,并在容器袋中盛装,采用容器育苗造林过程当中,起苗过程当中应当将容器带周围的土及时清除,做好运输保护,避免运输过程当中导致土壤松动,打苗过程当中应当合理用力,避免对根部造成损伤,栽种时合理控制深度,回填土要高出容器,避免容器外漏,盖土过程当中将营养带撕破,使营养土侵入到土壤当中,这对苗木生根是非常有利的。荒山造林过程当中,利用裸根苗栽植技术,这种技术栽植非常的简单,苗木栽植前提前一天进行灌水,对苗木进行深挖根部,保护其根部避免遭受损伤,选择优质壮苗进行栽植。另外还有飞播造林技术,荒山地区地形地貌非常的复杂,而且面积广阔,土壤较为贫瘠,如果通过人工手段进行播种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由于陡峭崎岖的地形,在播种过程当中还面临着很多安全风险,所以通过人工播种方法进行荒山造林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此为了提高荒山造林绿化效果,可以利用飞播方式进行造林,在空气中撒播,提高造林绿化效果。
3 荒山造林绿化的技术要点
3.1 苗木移植
3.1.1 选择合适时期,提高移植成活率
春秋季节是最佳的植树季节,树木在这段时间处于休眠阶段,尚未萌芽于生根,在外界温湿度条件下没有强烈的反应。在树种栽植过程当中应当对其栽植时间充分明确,对树种具有的基本习性充分考虑,同时和荒山区的环境气候条件充分结合,科学地选择栽植时间。一些树种萌动时间相对较早,需要提前将栽植处理工作充分做好,当苗木运送至栽植地之后,及时开展栽植工作。同时充分考虑苗木的根幅,合理设置树坑大小。在栽植过程当中通过裸根方式进行栽植,应当确保高出2~3cm 树木地径。移栽较大树木过程当中,应当对其栽植方向充分明确,这样能够有效提高树木成活率,在栽植树木后,还应当通过各种措施确保树木本身水分流失,如通过草绳对树干进行包裹,树木完成栽植之后,应当对苗木加强检查,有偏斜或者沉降问题时,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应对。
3.1.2 运用合适的方法,保证栽植效果
在移栽大型乔木过程当中,为了避免苗木出现脱水问题,应当对树木适当的灌水,特别是一些常绿的阔叶树种,应当控制和减少脱水问题发生,避免树体自身水分过快蒸发,将多余的枝干以及叶片去除,针对一些阔叶林具有较强的萌动性,休眠阶段通过定干、截干等措施然后再开展移栽工作,这样不但能够确保苗木根系更加完整,还能减少人力物力方面的投入,方便运输。常绿树种以及阔叶树种移栽过程当中可以通过带土球方式进行移栽,这样能够有效提高树种成活率。
3.2 苗木的包装和运输
在进行荒山造林绿化过程当中,很多苗木需要从外地进行运输,为了保证苗木质量,提高苗木成活率,在运输过程当中应当对苗木加强保护,对确定运输的苗木科学包装,利用尼龙袋或者麻袋整齐地摆放苗木,同时对苗木根部加强合理保护工作,避免苗木根部出现失水问题,较大体积的苗木可以通过湿稻草将苗木根不充分包裹起来,这样不仅对苗木根部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还能减少根部水分散失。苗木运输过程当中应当在温湿度条件比较平衡的状态下进行运输。
加强苗木科学管理是提高苗木栽植成活率的关键,所以为了保证苗木成活率,应当加强管理工作,荒山地区大风天气较多,为了避免大风天气对苗木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应当通过有效的防风措施来建堤和控制大风造成的危害,同时还应当加强苗木病虫害防治,保证苗木生长水肥需求,促进苗木健康生长。
3.3 苗木的抚育和管理
3.3.1 苗木的抚育
在对苗木开展抚育工作当中,主要是加强土壤和树体保护工作,在树苗生长过程当中,经当加强松土于除草,栽植过程当中采用先密后疏的原则,松土过程当中深度应当控制在8~15cm 左右,速生丰产林抚育过程当中,需要进一步加强灌溉于施肥工作,加大管护力度,杜绝放牧,以免人为因素对林木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移栽苗木过程当中,由于地区的不同,应当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来进行苗木管理,大树移栽过程当中,经有关部门办理有关手续,开具检疫证明以及运输证明,绿化美化过程当中还必须要确保苗木栽植合法性。
3.3.2 苗木的管理
完成苗木栽植之后,应当和当地土壤条件充分结合科学合理的灌水,强化松土除草工作,如果树木的胸径较大,遇到大风天气必须要设置支架,将树体固定好为了控制和减少磨损问题出现,需要对树干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并对树干进行涂白,不但能够增加树木的美观性,还能减少病虫害造成的侵扰。
3.4 合理灌溉
荒山地区土壤条件比较干旱,对苗木正常生长造成很大影响,因此栽植过程当中应当加强人工灌溉工作,可以通过滴灌、喷罐以及穴灌等几种方式,加强合理灌溉。虽然漫灌措施对苗木生长非常有利,然而投入比较大。畦灌用水量较小,然而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投入。沟灌利弊基于上述两种灌溉方式之间,荒山造林过程当中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还需要科学选择灌溉方式,这样才能促进苗木健康生长,提高苗木成活率。
4 结语
在开展荒山绿化造林过程当中,不仅要保证绿化苗木成活率,还应当充分考虑造林成本。全面分析荒山造林区域的实际条件,加强荒山造林技术研究,科学的选择苗木品种,做好运输管理,通过科学的技术与措施,更好地保证荒山造林成活率,提高荒山造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