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公益林管理问题及对策浅析

2020-01-07马万明

花卉 2020年16期
关键词:武山县公益林管护

马万明

(武山县林业和草原局,甘肃 天水 741300)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增强,越来越向往绿色环保的健康生活,在此背景下环境保护成为时代发展中面临的首要任务。而生态公益林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生态公益林不仅能够有效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还能抵御自然灾害,改善生态环境,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此,必须要充分重视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工作,不断改革与创新生态公益林管理机制,将林权所有者生态公益林的保护理念以及积极性充分的调动出来,更好地保证生态公益林的安全。但是就目前的生态公益林管理工作而言还存在很多问题,对生态公益林的持续健康发展形成很大阻碍。为此,本文以甘肃武山县为研究对象,对其生态公益林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项有效对策,以供参考。

1 武山县林业基本概况

武山县属甘肃省天水市,位置处于甘肃省的东南部区域上,属于陇中黄土高原西南边缘于秦岭北坡西段相互结合地带,主要处于1365~3120m 的海拔范围,气候特点以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为主,武山县面积约为2011km2。近年来,武山县非常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扩大造林面积,加快绿色化发展进程,当地林业建设获得很好发展取得巨大成绩,渭北、渭南等六条万亩林带已经全部建成,而且在温泉、杨河等山区地带打造了落叶松造林基地,同时扩大榆盘与咀头等浅山区水保林建设,目前造林面积已经达到45.4 万亩,其中有22.9 万亩为天然林保护区,构建起武山县,南北区域上,高山地带以及中部浅山地带等绿化框架,而且近年来在林业方面的投资不断加大,到目前为止,在退耕还林方面,投资已经超过1.04 亿元,自今年起,武山县又被列入国家公益林补偿范围,每年达到280 万元的补偿资金,为当地林业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推动当地林业建设持续稳步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下面将对这些问题展开具体分析。

2 生态公益林的重要价值

2.1 改善自然生态环境

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与管理,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加强生态公益林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生态公益林建设水平,改善与提升自然生态环境。由于长期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当中,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也造成很大破坏,为了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效果,必须要将自然生态环境问题解决好。而生态公益林建设与管理,在生态环境改善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一些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与管理,可以有效地涵养水源,防风固沙,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提高地区空气质量,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2.2 提高绿色植被覆盖率

加强生态公益林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进一步提高绿色植被覆盖率,相关调查显示,我国的林业建设水平对全球植被覆盖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成为贡献最大的国家之一,这更加体现出我国在生态建设方面的程度以及取得的优秀成果。而这些与生态公益林建设与管理工作是密不可分的,通过加强生态公益林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保护生态公益林,市生态公益林面积不断扩大,将其绿色植被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并在生态公益林持续不断光合作用下,将大量的氧气释放出来,来对空气当中的碳氧平衡合理调节,改善于优化大气质量。另外加强生态公益林管理,提高生态公益林管理水平,还为世界其他国家生态公益林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示范与模板,在推进全球生态环境问题解决上做出巨大的贡献,将我国的责任担当也充分的展现出来。

2.3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生态公益林管理工作,推动生态公益林稳步发展,对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我国林业建设当中,生态公益林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对我国林业产业发展。长期的林业发展过程当中,对自然森林资源依赖性非常强,然而森林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过度的开发利用自然森林资源,导致森林资源不断下降,这与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是相违背的,所以应当对林业产业链条不断完善,达到林业经济循环发展的良好效果。通过加强生态公益林管理工作,对林业资源能够有效区分与合理规划,使公益林与经济林自身价值充分发挥出来。让林业经济真正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承担者。

3 生态公益林建设中存在问题分析

3.1 森林质量不高,生态功能较脆弱

当前,武山县生态公益林总体质量相对较好,但具有较高生产力,且能发挥强大生态功能的有林地相对较少,多数为疏林地、未成林地以及灌木林地,林分表现为过密或者稀疏特征,呈现不均匀的分布,还有很多残次林,郁闭程度不高,存在很大比例的中小径级林木,缺少大径级林木。根据森林结构进行分析,复层异龄林比较少,而多数为单层林,呈现较为单一的林相,表现为简单的结构,成熟林不多,主要为中幼林,而且混交林分布面积少,多数为纯林,抗逆性相对较差,生态防护力量薄弱。

3.2 管护机制有待完善

近年来,武山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个人生态公益林占60%左右,因林地呈分散分布,而且地块交错,面积都比较有限,收益较低,分户管户方面还存在很大不足,面对这些现实情况,如何对个体权属林地,加强管护机制的改进与完善,更好地发挥林权所有者的工作积极性,明确其责任和义务,使其更好投入到生态公益林管护工作中来,进一步提高生态公益林效益,进一步提高生态公益林效益。

3.3 补偿制度不健全

现在在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上,中央与地方财政补偿基金,虽然类别不同,但是都是依照同一标准,这样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需要根据地类以及不同保护等级和龄级龄组,起源不同的地理位置,交通情况等,对补偿标准分类执行。然而受财政因素影响,在公益林补助方面个人和集体只有225 元/hm2,补偿标准亟待提升,和商品林相比,在收益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导致林农在生态公益林管护上面积极性不高。

3.4 管护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而且护林员都是从当地农村聘请,在森林管护过程当中,很多护林员都是一边护林一边从事自己家庭中的农业生产,来维持家庭生活经济需求,这样一来,就导致生态公益林管护方面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有时还出现擅离岗位的情况,难以将自己的管护职责充分履行,影响公益林管护效率与质量。

4 促进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对策措施

4.1 按保护等级确定建设管护模式

针对国家二级保护的生态公益林,应当通过全封抚育模式进行管理,可以进行合适的改造与间伐,或者通过人工手段对更新性质的生态公益林进行相应的抚育工作。对于国家三级保护的生态公益林,通过半封闭的形式进行抚育管理。在林业主管部门批准之后,可以合适地开展一些森林建设工作,和合理利用非木质森林。另外,可通过家庭承包、联户管护或者委托管护等形式来管护国家二三级保护的生态公益林。将管护主体充分落实前提下,相关管理部门将自身监督检查职能充分发挥出来,并在县乡村三级签订相应的责任状,认真遵循合同要求,全面核查管护合同,将生态公益林管护工作充分落到实处。

4.2 改善林分质量,增强生态防护效益

在增加森林资源总量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林地生产效率,促进林分质量不断提升,加强混交林或者复层异龄林建设,使其生态防护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并通过有力措施改造防护效益差的公益林,加大投入,促进林分质量不断改善,提升防护效果。

4.3 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金管理制度

针对当地生态公益林具体实际,构建完善的生态公益林补偿金制度,并且发挥多渠道作用,筹集相关资金,首先,政府应当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同时,建立收益者合理负担的直接补偿标准,用于生态公益林的补偿。

4.4 积极开展生态公益林科学利用

将生态公益林的优势充分体现出来,将生态公益林的多种效益发挥出来,进一步拓宽非木质利用途径,将生态公益林丰富的林地资源发挥出来,调动当地林农发展中草药和食用菌种植等,并推动林下养殖业发展,条件具备的,还可开展林下人家旅游项目开发,增加收益。同时开展限制性木质利用,对于一些重点区域生态公益林,严禁采伐,一般公益林可以选择性的进行择伐,采伐之后及时补种阔叶林,促进林分结构不断改善,增强其防护功能。

4.5 健全保障制度

基于当前法律法规基础之上,构建完善的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以及监督保护等有关规章制度,同时构建完善的奖惩办法,通过法律层面更好地保护生态公益林,避免生态公益林权属者合法权益受到影响。并结合生态公益林实际,构建完善的流转法规,实现生态公益林林权的健康流转,增加生态公益林受益机会,引入市场机制,如承包、出租、抵押、转让等各种方式,实现生态公益林持续稳步发展。

猜你喜欢

武山县公益林管护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ArcGis在辽宁省国家公益林调整中的应用
龙泉七成公益林实现信息化管理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的探讨
森林管护中GPS技术的应用
武山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中需要改进的问题
武山县2015年全膜玉米密度试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