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元立体生态开发为主探讨发展林下经济的途径
2020-01-07叶冰扬
叶冰扬
(安福县武功山林场,江西 安福 343200)
0 前言
林下经济是为了顺应时代要求,科学合理利用林业资源的新型发展模式,其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遵循经济原理、利用科学技术建立的一种多种群、多层次、多功能、多效益的持续可发展的生产系统。使农业和林业的发展突破原有的空间限制,相互结合产生的一种高产出,低投入的生产系统,本文将对该种发展模式展开论述,明确其已经成为新时期林业经济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林业发展的途径之一。
1 以多元立体生态开发为主的林下经济提出的背景
为了满足新时代发展的需求,发展新型的林业经济是支撑国家生态建设战略,促进林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选择。同时伴随着对林业功能和内涵的不断拓展研究。依据森林生态系统所具有结构复杂、多层次、多水平、多类型等特点[1]。在不砍伐树木,不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原则下充分利用林业资源将农业和林业相结合,打破原来传统、单一的发展模式,将“把山当田种,把树当菜种”的发展模式打造成未来林业发展的主流模式之一,于是便提出以多元立体生态开发为主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2]。
2 以多元立体生态开发为主的林下经济发展的意义
2.1 理论价值
以多元立体生态开发为主的林下经济即满足国内的生态建设,又响应国际低碳环保的发展战略。其发展模式为我国乃至全世界在生态建设层面提供良好的实践案例和指导理论。我国开发建设的以多元立体生态开发为主的林下模式的成功案例,也为林业经济发展与其他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提供良好的理论知识和参考价值,是为全球经济的绿色发展事业提供一条可行性道路。
2.2 现实意义
在我国实行以多元立体生态开发为主的林下经济模式,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它的提出和建设不仅解决传统林业和农业在生态建设时所面临的困境,也为新时代发展的情况下,农村多余劳动力的安置问题得到解决。让我国在响应世界绿色发展的号召的同时又能解决国内的发展问题。这种新型林业经济模式打破传统的发展概念,使得林业经济的发展也可以统筹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真正做到绿色发展,成就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2.3 林下经济是林业多元立体开发的主要方向
在林业经济建设中,想要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的,需要明确的是林业多元立体下生态开发与林下经济之间的重要关系,并且在二者关系掌握完全的基础上,实现纵向延伸。目前林业多元体生态开发的主要方向包括:增加传统木材的附加价值,对森林资源的有效利用;将林业产业的发展空间有效拓宽,并且提高林地的开发利用率;实施重点在于林业的生态保护,大力开发生态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目标。在这三种明确指标的带领下,林业产业要想实现转型与升级,开发多元立体结构,必须要对林下经济的发展和林业空间的利用加以关注,并且使林业资源向着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2.4 林业多元立体化发展对于林下经济的依赖
在林业多元生态立体化发展期间,要想真正实现该发展目标,需要依赖于林下经济的良好建设,结合对林下经济的良好开发,积极探索林业经济发展的新规律与新模式,提高林业经济发展的开放程度,进而逐渐将林业多元化立体发展的重点放在生态开发中,在有限的生态林业空间内部积极丰富生物种群,并且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一种多层次的林业生态系统,以此为基础大力开展旅游业,实现环境与经济效益的目标统一。另外需要结合合理的规划方式,建设林业的多元立体层次,进而将新型的物质能源和其他一些新能源有效开发,在不断增加林业副业产业基础上,满足国家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和重要理念。
3 以多元立体生态开发为主的林下经济的发展优势
3.1 维持和增加生态效益
传统的林业经济模式是以消耗林业资源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导致森林面积减少,物种多样性降低,生态效益缩减。而以多元立体生态开发为主的林下经济模式,依据生态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利用科学技术将森林生态系统所具有的多层次、多水平、多类型的特点进行合理规划利用。避免传统林业带来的森林动植物的损耗,维持和增加现有的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
3.2 增加经济效益
传统林业模式经济来源单一,不符合当今的社会发展,必须对其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以多元立体生态开发为主的林下经济模式充分利用森林生态系统的所有空间,增加林业经济的来源,从植物到动物,从低层空间资源到高层空间资源,从有形资源到无形资源,都成为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而且传统的林业经济模式资源产出率低也是造成传统林业经济模式发展受到限制的重要因素[3]。新型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很好地利用资源丰富的特点填补资源产出率低的问题。优化产业结构,增加经济效益。
3.3 增加社会效益
以多元立体生态开发为主的林下经济可以与其他行业相结合,因此会需要大量劳动力,且森林大多远离城市靠近郊区与农村。这也就帮助政府部门安置了大量来自郊区和农村的多余和闲置的劳动力。为这些闲置人员提供就业机会,创造人生价值,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
4 多元立体生态开发为主的林下经济发展的途径
4.1 对木材等生物质进行综合利用
多元立体生态开发为主题的林下经济发展打破原有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改变以往单一的木材交易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新的发展模式下,对经过批准开发的木材达到更深层次的加工,使得其附加价值获得大幅度提升,有利于增加其经济效益。同时对森林生态系统中所产生的药草、植物果实等非木质材料也进行大力的开发和利用,增加其商业价值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
4.2 加大对森林空间的多层次利用
利用相关原理针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特点进行发展,充分利用林间的生态资源和环境,开展林下种植和养殖等多种项目相互结合的方式,充分开发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利用林-林、林-草、林-禽以及林-菌等多种搭配方式,促进林下经济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更大的发展。
4.3 加大对无形资产的利用
新时代背景下,林业经济发展中将无形的资源也纳入了森林消费体系;可以加大对森林生态系统的景观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以及休闲娱乐价值的挖掘和发展力度。满足当代人亲近自然的心理需求,增加林下经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努力地将本土文化、生态特色和景观价值相结合,打造新的产业类型和价值体系。
5 以多元立体生态发展为主体的林下经济的主要发展模式
5.1 林间套种
林间套种是指将树林于经济混交林相互结合,即保证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又满足人类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种套种模式对森林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很高,当地人往往在森林其他树种周围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除了可以提高森林木材的产出率还增加了经济效益,而且具有极高的普适性,在其他地方也可以利用此种方式进行林业经济的发展。
5.2 林下套种
林下套种主要以林-草搭配的方式出现,在林下种植种草药,既可以满足生物多样的保护也增加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以全面保护和发展森林药草资源。综合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5.3 林下养殖
林下养殖的发展模式也是常见且主要的发展模式之一,林下养殖主要以禽类养殖为主。用森林资源进行禽类的有机养殖,让禽类捕捉森林里的虫子和选取植物嫩芽作为食物,此外还需人类在投入部分饲料对禽类进行养殖。而禽类的粪便既可以作为植物的肥料又可以做一些虫类的生活环境。形成一个良心的循环,农民的投入少了,收入增加了。另外可以结合种养模式的开发,进一步增加林业经济的附加价值,林下经济种养结合主要是指结合种植果树、药材以及其他的一些林业品种,来改变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时需要大力开展采摘经济。再次可以结合人工饲养各种野生动植物来充分利用林地资源,为林下经济的发展空间开发创造良好的基础,进而更加促进林业多元化发展模式的建立。
5.4 开发生态旅游
当今社会,人类对于生态旅游的需求增加了,也愿意为生态旅游消费。所以发展和开发林下经济的生态旅游也是种不错的途径。而且这种发展模式可操作性较强,即可以将林下经济的发展与景观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娱乐价值等相合进行发展,也可与其他的发展模式相结合。比如林-草、林-禽等模式,开展生态旅游,结合农家乐发展,让林下经济的发展更上一层。
6 总结
多元立体生态开发为主的林下经济开发途径就是需要将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从有形的资源到无形的资源,都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搭配和使用。对多种资源的合理化使用和深层次加工也是多元立体生态开发为主的林下经济发展的主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