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机管理审计相关问题的几点思考
2020-01-07王秋英
王秋英
(公安县天露湖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湖北 荆州 434322)
1 基层农机管理工作中现状
1.1 基层农机管理体系不健全
我国对于农机管理工作,自上而下各相关管理规定如下:
(1)《湖北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1998年7月31日湖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98年7月31日公布施实。(2)《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经2006年1月16日农业部第3次常务会议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57号,现予发布,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3)《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2009年9月17日国务院令第563号发布;根据2016年2月6日国务院令第666号《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依据2019年3月2日《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国务院令第709号)修订自2019年3月2日起施行。
进行管理审计中,基层农机管理各项工作不规范。没有详细具体的职责划分、工作流程;没有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务院、湖北省下达的相关管理规定,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业务流程。
1.2 农机管理基础工作不到位
基层农机管理工作当中,有很多工作内容依托于实践,有关农机无证驾驶、农机维修不规范乱收费情况、农机人员不懂技术、相关农机事故、农机操作定期进行培训、农机年检、农机维修等问题得不到及时的发现及高效的处理,直接影响农机设备的使用效率,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
在春秋两个农忙的季节,农业机械的使用频率很高,但是缺乏系统的管理和安排,出现农业机械过度使用的状态;公司农业各板块:水稻板块、果园板块、茶园板块、蔬菜板块等所需农业机械没有及时与公司道路的基础建设工作进行有效衔接,导致了机械资源的浪费,严重影响了农业机械的有效使用。
1.3 基层农机管理人员业务能力和业务素质较差
基层农机管理人员,大部分人对于农机领域的了解有限,大部分工作者的年龄较大,对于农机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清楚,导致对于农机各项管理工作执行方面比较消极,无法对农机风险管理起到预期的监管效果。
2 提高基层农机管理,解决现状各项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2.1 完善健全基层农机管理体系,合理规划先进农机的作业、维修过程
结合实际情况、紧密围绕国家、省里的相关规章制度,制订规范的管理流程,并对农机管理体系进行全面的完善,各农业板块做好衔接工作,提升管理的水平,为农机的使用带来有效的保障。
2.2 整合和优化农机管理资源
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及政策支持,以公司农业机械管理为中心,进行资源的有效整合。积极配合、落实政府农机部门、公安交管部门的各项农机管理措施,切实依法管理好农业机械,并充分尊重和接受政府农机部门、公安交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2.3 加强农机维修管理工作
对农机使用、维修人员进行定期培训,确保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质量。在加强农机维修管理工作中,可以通过定期与抽查结合的方式对农机维修设备工作记录进行检查,及时进行农机维修,确保农机维修设备能够安全可靠运转、延长农机使用寿命。
2.4 提高农机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通过积极参与政府各部对农机管理的相关培训,提高农业机械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结合公司实际的农业生产情况,对农业机械管理工作内容进行详细划分,协调农机生产使用与管理之间的平衡性,为农机操作人员、管理人员提供网络平台,对农机人员进行线上教育、培训及考核,加强农业机械使用人员与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拓展农机管理途径。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业机械管理对于农业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不断提高农机的检审率、降低农机的维修率,提高农机的使用效率,使得农机事故逐年减少,确保农机在农业生产中能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