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审美能力的小学美术鉴赏教学探究

2020-01-07王迎花

科学咨询 2020年32期
关键词:美术能力课程

王迎花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吴淞江实验小学 江苏苏州 215124)

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小学阶段美术鉴赏教学课程十分重要的教学目标。因此,基于审美能力的小学美术鉴赏教学探究,对于小学阶段的美术课程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够使美术教师们更加明白小学阶段学生的美术鉴赏水平[1],更能有针对性地对教学课程进行设计,而且还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美术教学课程上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一、取材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美术教材上的作品一般都非常抽象的,往往不贴近生活,对于学生来说很难理解。这会使学生产生非常陌生的感觉,从而使他们对美术课程失去兴趣。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产生,美术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脱离教材,为学生选取一些贴近现实生活中的美术材料。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于美术课堂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美术鉴赏课程的学习中来,提高美术鉴赏能力以及审美能力。[1]

例如,小学美术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人美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第一课“添画”的时候,为了使学生对美术课程感到熟悉,美术教师为学生选取了学校里面的几个场地来作为背景图。教师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想象以及对于审美的判断,为这些背景添加一些物体或者对一些图片进行美化。教师通过对熟悉场景美化的过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让他们对美术课程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更有助于提升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利用多种感官进行体验,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我们熟悉的当然就是用眼睛来发现了。但是,如果单单用眼睛去感受美[2],这是还远远不够的。学生利用多种感官从不同角度对同一篇美术作品进行体验,就会有不同的感受。这样能够激发起学生对美术课堂的学习兴趣,从而也能够更好地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因此,这就要求小学美术教师在进行美术课堂教学的时候,要对学生进行多种感官感受美的培养。这样有助于更好地提升他们的美术鉴赏能力,也能够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小学美术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人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七课“色彩的情感”的时候,就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让学生体会色彩的情感。首先,美术教师为学生播放了一首音乐《歌唱祖国》,通过这首音乐,能够使学生更加快速地进入到美术课堂的学习氛围当中去。其次,美术教师向学生提了这样的问题:这位歌唱家在唱这首歌曲的时候,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最合适呢?为什么这种颜色的衣服最合适?学生都异口同声地说,穿红色最合适。因为国旗的颜色就是红色的,红色能够体现出祖国的蓬勃向上以及祖国人民的慷慨激昂。这个过程就是让学生用听觉来感受美。教师通过这样一个过程,能够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感受美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

三、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讲台上一味地向学生灌输课本上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不适用于像美术鉴赏课程这样比较艺术性的课程。因此,美术教师要转换观念,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以及授课的方式,利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对美术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并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美术鉴赏能力。同时,这也能够使美术教师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3]。

例如,小学美术教师在带领学生欣赏梵高的作品《向日葵》的时候,就可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来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加快速地融入到美术课堂的学习氛围当中。美术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了几张向日葵的照片,让学生欣赏,然后播放了向日葵从播种到长大整个过程的小视频,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向日葵的美。这样丰富的教学手段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从而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结束语

小学阶段美术鉴赏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利用以上介绍的几个方法来进行美术课堂教学。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猜你喜欢

美术能力课程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美术篇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